创建体育小组模式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生命线,是立教之本,是发展之基,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事业的一篇大文章,是常谈常新的永恒主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本文作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体育小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效课堂体育小组模式
  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大半个学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有过困惑与焦虑,可是我执着不放弃,在反复的研究与探索,思考与交流中,潜心研究体育小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看到,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学生得到的信息总量大于教师的输出量,因为学生不仅接受了来自于教师的信息,还接受了来自于同伴的大量信息。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启发得当,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会迸发出很多闪光的思维火花。以往我国的各科教学,受赫尔巴赫及其弟子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传统教育把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个阶段,这五个基本阶段又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教短的时间内,简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由于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打造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情感,讨论问题,结交朋友,相互促进,发展个性,最终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体育小组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是教学论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变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是把学生(自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同组学生与学生之间,小集团与小集团之间通过互动,相互切磋与观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体育教学的分组既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所采取的组织措施,也是小组教学模式的小集团的基本形式。体育小组教学模式的小集团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区别对待和有利于集团学习的要求所采取的组织分组。
  三、体育小组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设计了适合不同教学材料的不同教学策略,如交错法、小组竞赛法和小组分层记分法等。交错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成员一部分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教互学,最后达到对全部内容的理解。它一般适用于描述性学习材料,所学内容最好是可以分解的事实性、分析性知识,而不适应对技能的学习。小组竞赛法则适合于传授目标明确、答案单一、内容确定性强的课程。小组分层积分法与小组竞赛法的适用范围接近,实施程序也接近,自是在小组学习之后不进行学习竞赛而进行测试。在这三种教学策略中和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是小组竞赛法,其教学策略是:
  1、呈现新概念
  教师运用现有的教学模式传授新概念,对全班同学集体授课并在课下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学习。
  2、确定不同性质的小组进行练习
  确定不同性质的小组是所有合作学习策略的必要且关键的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原有基础等因素将学生划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各有一名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两名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让学生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中讨论刚刚学过的内容,并发给学生练习题及答案纸,让学生配对练习,互相检查。
  3、开展学习竞赛
  通常每周举行一次学习竞赛,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中抽取原有成绩、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竞赛组,每个竞赛组有三人组成,将全班分为多个竞赛组。参赛的学生水平接近,比赛谁答对的题目多。
  4、评价小组成绩
  每一竞赛组总分120分,答对题目最多的选手得60分,其次是40分,20分。比赛结束后,返回各自的小组,计算各小组的总分和平均分,给优胜者以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为: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能力根据和性别差异组成不同性质的小组──开展小组学习与小组间的竞赛──评价小组成绩,进行奖励──小组解散,组成新的学习小组。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除了遵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外,还应特别注意分组时的方法策略。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为了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用的措施,其中分组教学是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教学分组的形式主要有固定分组和临时分组。
  固定分组是按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以及兴趣等条件,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组。一般以某一种条件为主,再兼顾其它条件。例如,男、女生和班上课的时候,可首先按性别进行分组,然后再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教学的需要,对同年级的学生按男、女生重新编班,同时上课,新编的班再按其它条件进行分组。固定分组有利于对不同性别、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
  临时分组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条件,掌握技能的进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临时的各种组合。例如,某次课的教材是支撑跳跃和耐力跑,学习支撑跳跃时可先按学生对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组;学习耐力跑时可以再按学生的体能进行新的组合。近年来的体育教学研究表明,学习耐力跑教材时,按学生的体能进行分组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友爱精神。在游戏类教学中,体育教师可按友伴关系进行分组,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组教学中,培养和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对小组教学组织工作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的使用应十分注意分组的质量。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条件进行分组是提高体育小组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组的组长是组织体育小组教学的关键,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领导,同时对小组内、外关系的处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教师对小组的活动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不应使体育小组的教学流于形式。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勤于学习,科学实践,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体育小组教学模式研究,着力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和看法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谈了一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学生减负教师增负习惯兴趣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各地区各行业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应的对人才的需求也越
【摘要】大多数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还没有能维持体育教学的室内体育场馆,给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下的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本文在室内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为体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室内
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寻找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文化情境,以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把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探索型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  一、发挥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十几年来的数学教学使我体会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在数学的学习中,投入旺盛的精力,产生如痴如醉的热情,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渴望了解,潜心钻研,反复玩味,数学成绩将会迅速提高,数学尖子和数学
【摘要】儿童的美术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羊城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主体部分,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和创新等特点,长期受到这一文化熏陶下的美术老师和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将羊城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本文通过从儿童画创作中渗入岭南羊城文化元素的原因、具体的融入方式和创新,以及这一做法的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相关的探讨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儿童画创作岭南羊城文化认识与创新  岭南
【摘要】通过对中职美术教育现状的阐述,并对中职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说明了美术教学本身不应该是产生财富的手段,教育创造出人才,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中职美术教育已兼具了普通高中学生考入高等院校、中职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双重性质。每年中职学生考上高等院校的比率都在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的趋同,然而考不上高等院校的中职学
学位
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品德心理的发展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对某项技能是否掌握,运用得是否得心应手,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正确得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学生的学习情绪低下,知行不能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情行方面的和谐发展,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