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汲取,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的过程,有了足够的储备,学生才有能力去很好地表达,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我管理学生阅览室已经一年多了,观察每周在阅览室阅读的学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高低,语文课内阅读的指导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磨砺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才能让阅读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效。通过观察到那些语文素养好,阅读效果明显的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一般规律,我归纳出几点可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广阔,受益终生。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首先,要培养学生有计划地读书。读书计划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既要看基础知识方面的书籍,还要看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书籍。读书要有计划,长短结合,既有长期计划也有短期计划,并贵在坚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读书任务,持之以恒就能得到收获。其次,引导学生读有意义的书,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书中获取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次,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小学生由于识字量的限制,在阅读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因而要想把书中的内容读懂、读通。此时,就要借助工具书了,因而工具书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很重要。最后,要引導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时,可以记的内容有: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二、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把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展示,营造校园“大环境”;用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班级“小环境”;用优秀阅读个人、优秀阅读家庭事迹介绍、表彰等办法,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这样大小结合、校内外并进,以浓浓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三、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因而要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这些书籍既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四、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因而教师要系统的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小学阶段常用的课外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1、精读法。就是对某些文质皆美的名篇名著、重点文章逐字逐词精研细读。在读的时候要动脑去想,对文章加以体会,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要分析、研究作者的思想,揣摩其布局谋篇。总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将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2、浏览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是逐字逐词的读下去,而是快速的观其概貌,发现和寻找书中对自己有用的材料。浏览时,自己没有兴趣的地方可一带而过,有兴趣的地方则仔细一些,读到有用的材料,可以摘抄下来。这种阅读方法主要针对那些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文章。3、 跳读法。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有选择的阅读有关文章的有关段落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总而言之,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提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只有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外阅读资源,让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写作能力中起到它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许多国际项目通过成功的索赔能使工程收入达到工程造价的10%-20%,有许多工程的索赔甚至超过了工程合同额本身,“得标须低价,获利靠索赔”是许多国际承包商的成功经验总结.
【摘要】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阅读方法是关键,而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则是阅读的核心。要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获得体验和感悟,那就需要让学生多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師要注重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读后学会交流,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拓展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逐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读感知合作中感悟表达中体验生活中提升  阅读是学生对文本通过阅读解构而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减负,究竟减什么?有人认为就是减轻学生的功课,少让学生做作业,少看书……比方有的教師在教学中干脆简单地讲讲课本,课后也没有布置作业,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确实是很轻松,一天到晚除了在课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送完了毕业班,又迎来了一个三年级班。三年级是义务教育进入第二学段的起始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对孩子习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将来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虽然从教二十年了,却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着许多的迷茫。面对新的学生,我心中越来越忐忑。尤其是习作教学,一直是我的教学短板,也是我比较畏怯的教学领域。几十年来的深刻反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