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

来源 :VOGUE服饰与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式潮流不断涌现的当下,历经时光洗练的裸色厚积薄发,释放着抚慰人心的温柔力量。
   与肤色极为贴近的裸色和时尚潮流的关系总是若即若离。放眼秀场,作为丝绸、羊绒等传统面料的底色,它肩负着设计师们彰显质感的任务。而回到生活中,舒适百搭的它又化身成熟稳重的代名词。而就是这样看似一成不变,甚至给人留下因循守旧之感的颜色,见证了社会从保守走向开放,突破桎梏与藩篱的历程。
   裸色步入时尚舞台的故事还要从20世纪初的睡衣文化开始追溯,作为内衣的标准配色,裸色的私密感使其逐渐发展为一种彰显性感的工具。在好莱坞电影中,它是闺房卧室中吸引眼球的主角,女演员们的优雅举止搭配近乎与肤色合二为一的睡衣,令观者浮想联翩。彼时的裸色风潮在电影的推波助澜下,开始流行于上层阶级纸醉金迷的狂欢庆典中。作家F.Scott Fitzgerald的许多代表作都将20年代风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闪耀着裸色光泽的绸缎与雪纺化身歌舞名伶的第二层肌肤,在舞池中肆意欢歌。
   然而,美国经济大萧条与二战的接踵而至扑灭了爵士时代最后一丝烟火。觥筹交错的过往只剩回忆,华服美饰也不见踪影,裸色的光辉时代看似一去不复返,但硝烟和战火却为它提供了另一种发挥余热的空间——战壕风衣。
   这种适用于潜伏在满天黄沙中的颜色因为出色的实用性,在战后颇受欢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好莱坞女演员Marlene Dietrich将风衣的中性气质演绎得无懈可击,而Audrey Hepburn则将其诠释出古灵精怪的一面,以劳动证明自身价值的社会女性们,也效仿着电影中潇洒帅气的形象武装自己,个性与独立的特质在裸色内核中生根发芽。
   转眼到了60年代,裸色的发展走向两极分化:战后婴儿潮下出生的一代在及时行乐的精神指引下越发叛逆不羁,似乎内衣外穿的出位行径才够表达她们的玩世不恭。裸色的性感魅力也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而真正走下银幕,步入更广泛的潮流领域。在高级时装界,CELINE和Chloe也嗅到了裸色的独特魅力,在广告大片中定格了优雅法式女郎们别样气质。
   随后,女权运动的兴起为裸色走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女性政客们如何在展现权威的同时兼顾感性的亲和优势?裸色便是答案。它作为有着强势廓形的权力着装的软化剂,为其注入温暖与柔和的特质。从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到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第一夫人Laura Bush皆是裸色套装的拥趸。对政治社会极为敏锐的Miuccia Prada则将裸色频频融入自己的系列之中,在90年代掀起一股“Ugly Chic”的热潮。
   进入21世纪,裸色的热门程度丝毫不减,千禧年的波希米亚风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设计师John Galliano在Dior时代的一系列闺中着装灵感自然少不了裸色系的影子,胸前和腰际的未完成感令裸色内衬若隐若现。而以Giorgio Armani为首的休闲套装一族也借此风生水起。据福布斯于2010年的估计,裸色的优雅号召力已为Armani先生累积了超41亿美元的个人财富。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裸色的柔美闲适与离经叛道正在同步上演,近几年的时装周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它视为秀场的主旋律,带我们走入一个个精心打造的裸色天地。Jacquemus早在2018年春夏系列中就重现了母亲漫步海滩的优雅场景,模特们画着晒伤妆,身着深浅层次不一的裸色紧身裙,在秀场中闲庭信步。
   Coco Chanel曾言,“我总是使用裸色,是因为它最接近自然。”Karl Lagerfeld为Chanel操刀的2019春夏系列便是最好的证明,在大皇宫内人工搭建的海滩边,模特们身着80年代的大廓形裸色斜纹软呢外套、开司米毛衣和网眼针织裙,赤脚走在沙滩上,远处的海水不时袭来,轻拍岸边,甚至让人感受到海边清新的空气和夏日的微风。
   逃离日常现实的束缚成为本季设计师们广泛讨论的议题,大家的会议地点也都不约而同地选在了沙滩与小岛上,设计师Natacha Ramsay—Levi带领Chloe女孩们来到伊比沙岛和摩洛哥,长至脚踝的裸色缎面和针织长裙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行走的步调,在奔忙之际驻足欣赏沿途的风景。
   与此同时,许多设计师选择通过时装展现裸色的力量。Maria Grazia Chiuri发现了舞蹈与时装在呈现肢体之美上的相似性,在Dior的秀场上,Sharon Eyal和八位舞者翩翩起舞,传统的芭蕾舞束腰、紧身胸衣勾勒出女性的身体线条,而翻腾的薄纱和网面针织则展现了裸色刚柔并济的姿态。作为Riccardo Tisci在Burberry的首秀,他用内衣外穿的手法将裸色塑身衣置于夾克之外,为女性亲手穿上新时代的力量铠甲。
   我觉得时尚在某种程度上迷失了方向,我们很容易被潮流所席卷,而这些潮流已经与男女真正想穿什么失去了联系。”选择重回90年代的Tom Ford概括了自己本季使用裸色的动机,“我希望赋予她们自信的感觉。”在人们用缤纷色彩掩盖自己内心恐惧的时代,裸色以最坦然的方式,与我们展开了一场久违的亲密对话。
其他文献
《十三岁的故事》,捧在手心上,任慢慢斜阳下广袤的阅读时空延伸及至无限的温馨、芬芳……十三岁的故事,便深深藏在心窝里那个最舒适与惬意的地方,愿光阴隧道里的温情肆意疯长,成长为最美的年华,纵使人生岁月丰收在望抑或即将生命终点也不停歇  掩卷,细细回味《十三岁的故事》里的点点滴滴,感觉那不仅是诗一般的时光,更觉得那光阴隧道里的温情是最美的。十三岁那年,“我”多少次为母亲从一楼到五楼、五楼到一楼扛上扛下着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倾听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存在着以下三种倾听现象:  一是“我想说”现象。老师在讲授新知或问题到一半时,一些略懂皮毛的学生就开始高举小手说:“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内容枯燥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
孝心无价    她生于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在她刚刚出生未满两个月时,妈妈就因一次手术意外失败,造成全身瘫痪,从此卧床不起。  为了照顾母亲,从9岁开始,她在学校旁边租了间小屋,开始了带着母亲读书的生活。每天早上,她早早起床,做好早饭,打扫好卫生,给母亲喂饱饭,然后匆匆地扒上几口饭背上书包去上学。中午,她带着从学校买回的盒饭和母亲爱吃的菜,回家和妈妈一起吃。下午放学后,她飞快地回到家,做好晚
世界有了光,才有了精彩。  清洁工叔叔的头 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 王本昊  清洁工叔叔的头是光的,上面连一根头发都没有,像盏光滑的灯泡。清洁工叔叔的头是光的,表面常覆盖着汗珠,闪烁着光芒。清洁工叔叔的头是光的,他还有一个神奇的能力,能使拖过的地板和他的光头一样的光。每当我看见他在辛苦劳动时,就觉得他那可爱的光头像金子般,在我心中闪闪发光。(指导老师 丁之境)  猪豆豆回复:生活处处有亮点!比如清洁工
亲爱的爸爸:  在我的镜头里,你一直是最温暖的。  胶片袋里留存了许多:顺光,虚实,纵深感;走路,抽烟,静立,遥望。那个时候你是我的模特儿,不论是怎样子的影像,你都愿意留给我。  我最喜欢的相片,是那时候用各种光源拍静物和人像时,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为你摄下的一张:阅读报纸的安静模样,KODAK暖黄色的基调,加之白炽灯的柔暖。  初中写《我的家人》,我写你。写到眼里都是泪。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生活的艺术在于平衡得失,管理的艺术在于刚柔并济。学校是一方心灵净土,一处精神特区。学校的快速和谐发展既需要刚性制度的奠基和守护,也需要柔性管理的抚慰和关照。刚性的制度散发规则之美,让一切有章可循,井然有序。柔性的管理散发人性之美,如春风拂面、细雨润肤,让人心平气和,心悦诚服。作为学校管理者,“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只有“刚”“柔”并济,“人”“法”双馨,在刚与柔、人与法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才能有利于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已深入到我们的教学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我们既可以把现有的图片、声音、文字、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更为生动和有趣,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主动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
作者简介:龚雨琳(1994-),女,汉,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  近几年,怀旧、致青春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消费着快餐式的爱情,同时,又无比向往着找回纯真的爱情。在怀旧电影中,曾经有过的伤痛记忆被美好人性与纯真的情感所取代,成为慰藉心灵的文
祖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光芒。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在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校在推进国学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主要体会有:    一、适应“三新”,全力推进国学课程实施    1.开设国学课程是民族复兴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  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