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帆起航正当时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驻泗溪镇洋港村工作队自2021年7月进驻以来,走村串户、“号脉”村情,不断推动落实“党建引领固成果、为民服务建新村”的乡村振兴任务,全面开启驻村“新征程”。
  初下村部,凝心聚力抓党建
  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驻村工作队制作了党支部党史学习记录本,在村部开辟了“党员学习角”,积极参加泗溪镇的“周二学习课堂”、洋港村党员大会和支部书记的党课,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党性意识。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党建引领下精准实施,洋港村党支部是具有凝聚力的党支部,希望各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打造美丽乡村多多提出建议和意见,大家共同努力,为洋港村振兴而奋斗!”驻村第一书记王平在党员大会上说到。
  驻村工作队利用党员大会契机,深入了解洋港村的基本情况;与原第一书记杜柏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交接工作,在原有扶贫数据的基础上,精准识别村里“五类人员”,建立好“民情台账”,做好入户走访的计划安排,最大力度发挥基层战斗堡垒的战斗力。
  工作一月,走村串户知民情
  “王书记、何主任、刘主任,你们快进来坐,喝口水吧。”脱贫户熊欢秀热情招呼着驻村工作队进门。
  在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在村组干部的帮助下,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走访了脱贫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给他们送去食用油和牛奶的同时,也走进了村民的心里。
  从刚下村时村民的好奇和客气,到如今部分村民和工作队员们熟稔地打招呼,工作队面对面与老党员、脱贫户们深入交流,了解民生需求,记录村民意见,前后了解并收集了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部分村组道路需硬化、路灯待亮化、留守老人买菜难、旱厕改建推进难、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关爱少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好了为民办实事清单。
  疫情反复,“出行不便”成为疫苗接种的一大难点,驻村工作队就用自己的私家车接送村民去县妇幼保健院疫苗接种点接种,做到包接包送、应接应种。工作队还制作了简单明了的“工作名片”发给全村村民,上面有工作队名称和队员的姓名、电话,方便有需求的村民直接联系工作队。围绕“蓝藻治疫”,驻村工作队联系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博士团队,争取该院“克罗蒙宗——克藻灵1号”项目到村里蓝藻多的地方进行局部实验,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净化水资源,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确保农耕生产。
  产业兴旺,引产引智促发展
  “柳军种养合作社是洋港村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水产品养殖销售等……”村支部书记聂宪党向工作队员们介绍着村里经济发展的情况。
  产业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作队在驻村第二天就走访了江西金农科技生态园,了解到柳军种养合作社为洋港村村集体所有,但由于村里经费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于是工作队计划充分挖掘利用村集体现有资源,筹建“洋港村振兴养殖基地”,开展“养殖土鸡产业项目”,吸纳部分村里的劳动力,将养殖场运作起来,使其产生效益,并带动脱贫家庭继续增收致富。
  針对洋港村的30亩工业用地和500亩荒山,工作队计划通过多方宣传,进行招商引资。到时不仅可为村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能吸引在外人口返乡归家,为建设家乡出力。同时,工作队思考利用高校的人才与科研团队优势,建立科技试验田,研发出高优高产作物,既让老百姓的粮袋子满起来,也让钱袋子鼓起来。
  问计于民,才能带富于民,乡村振兴工作队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精准“号脉”产业发展规划和推动项目计划实施,及时组织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小、发展难等问题,引产引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下一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对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立足现有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精准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秉持实干精神,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原则,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助力洋港振兴发展,继续乡村振兴“征程”。
  作者简介:王平、傅梦霞,上高县泗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广西、贵州等6省(自治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高站位扛起政治责任,高标准完善工作体系,高效率优化帮扶机制,紧紧围绕“兴产业促消费”工作要求,创新开展粤桂粤黔协作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多措并举推进消费帮扶,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8月
期刊
2020年,九江市柴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万众一心、砥砺前行,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区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3617户9756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以来,柴桑区赓续脱贫攻坚精神,重点抓好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五个衔接”,建设全面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
期刊
大余县以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两项“国字号”试点为契机,按照“系统集成、协调高效”的理念,坚持以“治”促“改”,“治”“改”一体,深入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全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大余县召开,大余县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建章立制,打造“规范宅改”  大余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宅改工作,既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又把它作为一项民
期刊
近日,行走在赣县区阳埠乡新联村,只见群山起伏,层峦叠翠,蜿蜒的村道通往茂林修竹荫映下的村落。栋栋农民新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山岭之中,高高的移动信号塔,直插云天。你如果向村民打听这一切变化,他们会告诉你,这些成果的取得,“大村长”功不可没,“大村长”就是赣州市赣县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刘志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群众  2018年10月,一场如火如荼的“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迈出新路头。党的富民政策露了头,亿万农民个个有奔头。国税免征到田头,扶贫帮困到户头。新型合作医疗到人头,晚年生活个个有靠头。百姓生活人人过上好日头,举国上下歌颂党的好领头。”“党的政策是春风,吹得人心暖融融,吹得山清水又绿,吹得小康日子红。”这些流传在乡村闾巷的歌谣,生动而又形象地赞美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是亿万农民的心灵
期刊
坐落在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温汤镇水口村,是个美丽的小村落。这里道路干净,种满鲜花,村庄内的赣西夯土老屋建筑群保存完好。村里不仅有无人售卖点,还有庭院咖啡馆,融合田园风光与民宿用餐体验的“日落晚餐”,一经推出便受到很多年轻游客的追捧,常常一桌难求。  这些新鲜点子,都来自村里的大学生专职村干张拯。他年纪不大,经历却很丰富。大学毕业后,他用了9年时间,实现儿时环游世界的梦想,之后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期刊
资溪县融媒体中心张银华同志从2017年7月担任高阜镇莒洲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以“当有情怀的扶贫干部、做有温度的扶贫工作”为座右铭,用实际行动“做贫困户的贴心人、做留守老人的守护神、做传统古村的宣传员”,通过精准施策,实现整村贫困户提前脱贫,带出为民团结的村班子,发展了集体经济,推进了文明实践活动,山区古村从基础设施到乡风民俗发生了巨大改变。张银华先后被评为高阜镇优秀第一书记和资溪县“四进四联四帮”
期刊
在江西赣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是热血青年,身着戎装,在国防事业中建功立业;脱下军装回到地方,恪守忠诚,甘于奉献,勇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一張张黝黑的脸上,写着坚毅;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充满力量。身上有泥土、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这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兵支书”。  乡村振兴“领头雁”  2016年,宁都县竹笮乡侧排村“大老板”崔春林,舍下手头年创利税200余万元的公司,担任村党支
期刊
周六一早,接到电话:“明哥,今天回来摘枣吧!再迟,就只有晒好的红枣干了!”打电话的是老家村里的老邻居田浩。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夏末初秋,田浩枣园枣园里的枣由青转黄,由黄变红,此时也是他一家最忙的收枣之季。因之前,我与田浩有约定,连续三年,每当收枣之时,他都电话通知我回村摘枣。我也有叫必到,不仅感受收获的喜悦,也想看看他的枣园和村子的变化。  驾车一个半小时,回到老家赣县白鹭,来
期刊
玉峰村是江西省玉山县西北部怀玉乡的一个行政村,为名震浙赣的儒佛名山怀玉山所在地,是怀玉山旅游的核心区,平均海拔1100多米,年均气温12至16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怀玉书院、三清朝旭、玉琊擎天、十八龙潭、灵岩飞瀑、龙岗松涛、孽龙遁踪等成为具有玉峰特色的自然景观,史称“奇峰耸立、古松华盖”的神山福地。  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制约,加之山区农民观念上的差异,与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