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观念多元化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痛惜当今社会道德的滑坡,对高校某些教师道德素质不良深感忧虑。确实,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深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不少是消极的。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冷静的分析,不同时代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下建设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充分考虑新观念、新思想的影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市场经济下道德观念的新变化
  
  1.市场经济下求利思想冲击无私奉献、安贫乐道的观念
  在市场上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商品经营者,总是自发地倾向于以追求自身的利益为目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驱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辐射到学校,有利于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激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但是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特点,又可以诱使一些人为了个人私欲而“重利轻义”乃至“见利忘义”,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教师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有的人在市场经济的这种负面影响下,染上了弄虚作假、追逐个人名利的坏思想、坏作风,出现了人格的扭曲。在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的教师重金钱,轻事业,敬业精神下降;有的热衷于炒股票、校外兼职,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增加“灰色收入”上,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给学生的纯洁心灵带来了不利影响。有的人把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交往、党政工作中,助长了权钱交易腐败之风的蔓延。在一些教师中也出现了按酬付劳,“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单纯雇佣思想。有的人在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利益,有了一些本领就摆架子、索高价,亵渎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与无私奉献、安贫乐道的传统师德大相径庭。
  
  2.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冲击礼谦让人、精诚合作的观念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激烈竞争的现实、优胜劣汰的机制,激励着人们刻苦努力、不断创新。但市场的竞争机制极大地助长了个人英雄主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使一些善于捕捉市场机会的人,特别是那些把牟取利益作为自己追求的唯一目标极端利己主义者,不惜损害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在教育领域,在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与礼谦让人、精诚合作的传统师德观念背道而驰。
  
  3.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冲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观念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有利于培育人们的自主、自立和自强精神。正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了生机。但是,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冲击着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传统师德观念。
  
  二、面对市场经济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师德建设应采取的积极对策
  
  1.引导教师妥善处理师德建设中几对主要因素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教育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物质保证,也对教育事业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接受的内容,引导教师处理好几对关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一是协调好义与利的关系。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道德着力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重利轻义还是重义轻利或者两者并重,义利对立还是义利统一,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义利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一般说来,义指正义,应该是高尚的道德原则,有时又指道德情感、道德境界以及义无反顾的高尚行为。利则指利益或功利。在社会主义社会,又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是国家、民族、人民之大利。“重利轻义”和“重义轻利”都割裂了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关系。历史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在对待人生与金钱的问题上,在看到金钱与人生的密切关系的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金钱的局限,不能把它看作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志,要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获得金钱,树立科学的金钱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思潮的侵害,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奋斗中充分展现。
  二是坚持竞争与协作的统一。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虽然在不同的制度下,竞争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后果,但它始终没有改变社会发展加速器的作用。协作同样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在生产领域,协作促进了生产的现代化;在科技领域,协作集思广益,集百家之长,汇众人之力,攻克科学难关。事实说明,个人的贡献和作用总是有限的,真正的力量在于集体,任何人要真正施展才干总是离不开协作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教师要充分认识优胜劣汰的价值,积极热情地对待竞争,在优胜劣汰中求上进,图发展,同时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公平和效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平与效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在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解决公平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在改革中创造一种机会均等的环境,使每个人能有发挥才能的大致相同的机会,在相同的条件下展开公平的竞争。
  
  2.用理解的管理范式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个人来讲是一个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各方面、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高等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时,要从知情意行各环节、各方面加强建设,促进教师道德的内化。只有当教师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行动,才能实现道德的作用,只有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为教师个人道德,才能完善教师道德人格,实现教师的现代化。师德的内化主要靠教师的自觉、主动,但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激励教师较快地、顺利地将师德要求内化。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时,组织者、管理者只有深入群众之中,理解教师、关心教师,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任何道德都是特定利益或利益关系的反映。高校加强师德建设时,一定要考虑教师的利益,尊重教师的利益,要用“移情”的方法,理解教师,从教师的希望和感受出发,制定合适的师德规范,采取教师乐于接受的方式加强建设,而不是说大话,说空话,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下,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是不会让人接受的,要注意义利的统一,让教师感觉付出的值得,在加强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同时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榜样的作用远远超过空洞的说教,领导的践行,往往能收到巨大的榜样效应。
  
  3.加强制度建设,开辟道德修养新途径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全靠教师的自愿、自觉,全凭教师的良知、良心,也难能如愿。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都有拈轻怕重的惰性,而加强道德修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与牺牲个人利益作斗争的过程。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着太多的诱惑,没有纪律的约束,人就容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不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加强师德修养一定要有明确的师德规范、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备的督促体系、相应的法制建设。高等学校加强师德修养时,不仅需要教师的自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还一定要配以制度建设,以制度、纪律引导和约束大家向更高的师德修养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实施,我国的国家教育权还包括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教育机构及教师的监督权。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职能部门监督、执政党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体制实施国家对于教育的这一监督权。在高等学校内部,要有相应的制度建设,要有与现代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维护教育法所体现的价值原则,革除人治时弊,力促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与转变,使现代社会的教育观念、法律观念融入人们的行为之中,形成实施教育法的良好文化氛围。既有宽松自由的环境,利于教师愉快的教学与科研,让教师心情舒畅地、自觉自愿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又要有制度与纪律的引导、约束、激励和督促,使教师不敢和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偏离师德建设的轨道。也只有这样内外结合,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它包括阻塞型低通气与阻塞型呼吸暂停两种类型,而且两种事件结束时常伴有微觉醒的发生。一方面微觉醒的
自 CP67/412×崖86/50组合中筛选出凉蔗90—585实生单株经常规育种程序选育,区试与表证示范表明:该品系产量糖分较高、抗逆性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攀西蔗区热量条件 From
引言rn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很快,现象学进入教育领域,马克思·范梅南是教育界中的现象学者,致力于采用现象学的理念解决教育问题.他的理论对我国影响颇大
英国安德森公司AM-500型双滚筒采煤机的动力是由左、右两台电机供给,采用双电动机双电缆进线方式。电气设备分别安装在采煤机左右电机的开关箱内。左电动机开关箱装有左电机
“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传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我的观点是,在欧洲文明启蒙之初,我们是从那赋予教育以灵感的崇高的理想起步的,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沉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  “可是,当理想与实际拉平
大学研究从德国的洪堡开始,经过美国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已经有一个半世纪。如今科研已经成了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它不光为大学争得了荣耀,而且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大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科研及开发、科研及教学、科研管理都出现了一些矛盾,如何在坚守大学本性的前提下处理这些矛盾是高教界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 大学科研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
我矿原来的废石漏斗如左图所示。它的缺点是废石从大于5米的高处落下,不经缓冲,倾泻到受矿皮带上,漏斗受着强烈的冲击,容易损坏。1972年,我们对上述漏斗进行改进(如右图所
期刊
目的:  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两者的复合应用是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较好的麻醉用药。本研究采用1%利多卡因复合不同浓度(0.375%、0.5%、0.75%)罗哌卡因用于
中国矿山技术经济研究会年会指出,我们过去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吃草率从事,不讲科学的亏不少,教训深刻。我们办一件事要调查,要研究,在技术工作上不能马虎,在经济工作上也不
有位管理专家在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赢在中层。”对此我颇有同感。一个企业中的中层部门和中层干部十分重要,一旦中间环节出问题,整个企业就会瘫痪。一所学校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对高校的发展来说,提高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具体应提高以下十种能力。    一、提高学习力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基础性能力,也是一名高校中层干部成长进步的源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应包括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