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情境教学,强调“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经历和感受起步创设地理情境,以此激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好奇,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提倡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用途和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13-01
  当下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成功扭转初中地理教学的处境,提升地理学科的地位就成为初中地理教师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中被反复研究和尝试,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一、情境类型
  1.活动情境
  情境教学的类型之一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主。鉴于初中地理的学科性质和用途可以根据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并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活动,例如辩论会、野外实习、演讲、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研究等。在活动中给学生制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思考,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2.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设立问题情境时,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在问题情境的实施中,通常以问题引课,以问题为主线展开课堂,最后通过解决问题使课堂前后衔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利用设疑,给学生不断制造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
  3.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情境以往是以地图、模型等媒体为主,伴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情境类型日益丰富起来如:电子地图、白板投影仪、多媒体技术、三S技术等。目前最受重视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Power point、多媒体CAI课件制作、Author 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利用这些软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通俗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多角度体验和感受地理事物,最终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和智力的目的。
  4.实体情境
  所谓实体情境是创设以客观存在的地理事物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情境。根据地理事物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真实地理事物创设的情境,如:挂图、地图、模型、标本、科技展览馆,天文台等,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事物演示,把握和了解到地理事物产生的现象和原因。另外有一些地理现象和规律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如:火山喷发、地震、极光等,这些只有依靠实验及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这种地理实体情境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知、体验和观察。
  5.语言情境
  教学语言对于教师及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语言在传递知识和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简洁、直观、幽默、饱含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领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及情感体验,目的是有效地掌握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6.生活情境
  现实生活存在各种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出现在课本中也可能不被提及,但是这些知识都是学生熟知或是亲身经历过得,生活情境的创设就是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把这些学生们熟知或是亲身经历过得事物和现象放进课堂中,这样既可以是学生有自信学到知识也可以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课堂中。这种从“身边的地理事物” 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及掌握地理知识[2]。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品质
  兴趣是学生学习、拓展思维的最好动力。情境创设的运用上通常注重各种充满趣味性的手段进行地理教学,如运用鲜活的生活实例、优美的音乐、声像一体的画面、色彩丰富的图像文字等,使地理成为趣味性强、知识丰富的学科,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3]情境教学也可以利用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有积极的美感体验,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品质。
  2.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可操作性情境,比如模型制作、社会调查,野外实习等。通过创设这些可操作性的地理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的实践机会,促进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产生地理问题的原因并更进一步的认知到地理的本质和所用范围,为以后能够正确的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境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在不断变化,从过去的教材到现在网络式的学习渠道,地理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而情境教学正是弥补单一化教学方式最好的办法。这种方式需要从学生的能力、个性等方面考虑进行分工合作,使小组成员各尽其责,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互相帮助、鼓励,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培养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又能够是同学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启迪,相互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4]
  4.情境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能力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开始,地理情境教学主要从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性观察能力,并且给他们留下充足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利用地图直观的观察、想象、分析、比较、归纳、记忆已成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最终使探究的过程转化为创造的崭新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学祥.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尝试[J]. 新课程(中学),2013,08:10-11.
  [2]张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7(1):66 -68.
  [3]陈志强.《把生活搬到地理课堂中》[J].考试周刊.2013,(45):137-138
  [4]张淑艳.初中地理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王宇蕾(1990-2-2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理教学教法研究
  通讯作者:
  张新主,博士,硕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形成问题意识,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首先要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其次,要掌握在阅读教学中艺术提问方法。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提问;艺术;阅读教学;
【摘要】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对许多初一新生来说会有新奇、新鲜的感觉,但学习方面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对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一新生的作文写作教学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让学生学习自然轻松的过渡。一、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二、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三、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作文写作练习机会。四、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展示的
摘 要: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161-01    如何构建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黑板、粉笔、书本、教员讲解转移到电子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及
目的研究开发新的登革热疫情监测方法,解决登革热疫情上报存在的问题,以适应口岸卫生检疫的要求。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字化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教学"。对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观测切入点,深度剖析化学
目的比较微波与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 方法宫颈糜烂患者 80例,单用康妇特栓组 40例,单用微波治疗组 40例,比较二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治疗轻度宫颈糜烂疗效无
【摘 要】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科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则是数学课堂的最终目标,课堂的高效性使用的是即时评价方法。此方法具有快捷、直接的优势,不仅能够为教师有提供有效的教学改进依据,更能促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其积极展开教学研究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即时反馈和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即
【摘要】以CDIO为核心的工程教学理念,并基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从师资、教学条件、考核评价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保障。  【关键词】CDIO 应用性本科 实践教学 改革探索  【基金项目】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43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41-0
阐述了新《会计法》要求建立内部监督制度的原因及单位应当怎样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制度。
关于仁化暴动、中央红军过境仁化,国共两党及民国期刊都有相关记载,通过分析不同史料,不仅可以展现党史事件的复杂演变,而且可进一步深化对这两次事件过程中国共两党在军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