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乡诗常见意象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落叶归根、怀乡情结浸透在了我们的血液之中,而生命中我们又会经历一个必然的离乡过程,所以乡愁是古今人们共同的情结。古人的乡愁更浓厚,由于交通工具不发达,离家距离远、时间长就更难与亲人团聚,因此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怀乡古诗的魅力在于它能拂撩沉淀在人们心灵中的乡愁,这就是古典诗歌怀乡诗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怀乡诗 意象 涵义 形成过程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诗人往往要借助这些惯用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和词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了解这些代表意象的常见涵义及形成过程,对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常见反映羁旅怀乡主题的意象如下。
  一、月
  月亮是独特的,原因在于它的浪漫传说与永恒。不管时空的流转,古今共一轮圆月。因为“隔千里兮共明月”,常借“明月千里寄相思”,所以月常寄托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尤其在一个人静静的对月、赏月的时候,最容易触发乡愁。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唐代李益的《从军北征》:“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杜甫的《月夜亿舍弟》:“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浓浓的乡情凝结在月亮之上。
  二、青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青山因其地理自然特点,能够寄托诗人思乡之情。雄浑沉稳的青山给游子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诗人经常通过登高或者远眺的方式抒怀,所以当游子远眺青山时会想到山脉连接的那一段自己遥远的家乡。而“青”也包含着万古长青之意。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青山深隐旷达、山色亘古不改,万古长存。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另外,诗人的小我境界是怀乡,大我境界是思念故土、或者思念故国。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阻隔了作者眺望故国的视线,同时也是触动诗人愁绪的意象。
  三、风雨(或者风)
  风雨这一自然现象进入诗人的思维情感世界之后便不再是自然界的物象,它成了点染诗人情感的意象。而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都浸渍着离愁别绪,所以诗人通过感受风雨的凉意,来表达内心的离愁别绪。因为风雨给诗人的冲击力之大,所以该意象就成了触发乡情的载体。另一个原因是,风雨过后是一片惨景,落花、落叶等更让诗人伤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成了断肠人的思想载体。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声吹起了诗人的羁旅乡愁。白居易的《阴雨》:“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雨滴打在诗人心中,便是浓的化不开乡愁。
  四、鸿雁(飞鸟)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而且它能穿越广阔的南北距离,所以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归巢之鸟,衬托自己有家不能回的苦闷。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借鸿雁传达辗转流离的离愁别绪。
  五、船
  船象征游子的漂泊,所以是羁旅怀乡诗的常见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杨花、柳絮、孤云、浮云、沙鸥等。而一叶扁舟,天水茫茫,愈发比照出人的渺小。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船中的旅客不禁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像这样的意象还有很多,本文只是从常见常用的意象中选取了几个加以分析。另外,意象也有时代特点,不同时代诗人们所选的意象也不尽相同,这一点我们也要了解。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邹立峰.古典诗歌鉴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完形填空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做好完形填空在高考英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实词,即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辨析,及习惯搭配、惯用法,并对复杂句式结构的分析,运用上下文语境、语篇知识和生活常识理解文章的能力。本文将作详细介绍。  关键词: 完形填空 高考 考点统计 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聚焦    一、2009高考考点统计  二、命题规律分析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由
在众多基础教育学科中,我们的母语——语文教学是最好下口的一块大饼,谁都有能力来露两手。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看看热闹了一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从最初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也随之修改,到各地涌现出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从最初教育家的新理论、教研组的新观点,到实践者的新教法。一种原本积极探讨的科研摸索为什么会变成如今怨声载道的光景?行内人、行外人,实践者、理论者,每个人都以
摘 要: 教师服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观念。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做一名称职的教育服务者。本文从教师服务意识的概念及必要性出发,提出教师提高服务意识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教师提高服务意识 必要性 方法和途径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入,教育成为一种服务,一种精神性的特殊服务。教师是教育者,现在作为一名服务者,与其他服
“用足介入”,明眼人一看,便知此语是从“用满用足政策”一语化出的。然而要论及此题,首先要提到《可贵的介入》一文。 去年底,当广东发生“12.15中堂水道事件”时,《羊城晚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的特点  1.高中新课改物理教材分类更加合理。  改革后的教材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和必修又分不同模块,每一模块设计者都有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要求,适合于不同的授课对象。新课标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按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去编排教材,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章节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和发展的差异性。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师要把观念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拓宽教学思路,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下面我就高中化学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注重两个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
摘 要: 新的教学理念的确立,课程理论的变革,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必将引起学科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到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本文阐述了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六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教学改革 趋势    作为科学教学的化学教学,其功能已不只是传授和继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还应是将化学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人生观、世界观主
摘 要: 在世界范围内,高校教师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德国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独特点的高校教师制度,这些特点对我国的高校教师制度建设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 德国高校教师制度 特点 成因 启示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学研究两项任务,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高等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在世界高
一、案例分享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三》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具体的要求是能按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可以是体育竞赛,可以是学习竞赛,等等。  针对这一习作要求,考虑到学生初次涉及新闻报道的写作,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写作题材,就会难上加难。于是,我在习作前就和学生一起回顾了近阶段学校开展的一些竞赛活动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关系到几代人的生命质量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设定做教学的现状,转变那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改革与创新,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注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