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哥特艺术的蜕变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19世纪哥特文学的奠基之下,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朋克音乐迎着这股别于中世纪的哥特之风,为新哥特文化的繁荣开启了一扇大门。到90年代,哥特电影进入它的黄金时期,又由此衍生出哥特动画。时间的两级,一边是中世纪,一边是当下;一边是仰望神明、寻求安息,一边是直面死亡,反思人生。哥特之风历经洗礼,在视觉语言、思想内核与意象选取上,既烙着最初的那种印记,又呈现出新的文化表达。
  【关键词】 哥特风;哥特动画;蜕变
  美国电影家蒂姆·伯顿(Tim Burton)的动画作品屈指可数,但其真人电影的灵感源泉却永远来自他的动画创作。他以“哥特风”(Gothic)闻名,影片离奇、冷峻、阴霾、华丽而又不乏幽默的基调,为他赢得了来自世界的掌声。然而死亡的主题与晦暗的色彩终究不能让这些作品与中世纪的哥特艺术画上等号。那么他的哥特风格,是否只是剥离历史语境的一个代号呢?
  一、沉浮于时间的哥特艺术
  12世纪中期,“哥特风”兴起,继而于13至14世纪达到鼎盛,届时,瘦长的尖拱、十字形的平面结构、飞扶壁的奇观与精致的玫瑰花窗,遍布欧洲教堂。直至15世纪基督教文化地位渐弱,哥特艺术悄然落下帷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安·莱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尤道弗的奥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1794),济慈(John Keats)的《圣艾格尼斯之夜》(Eve of St.Agnes,1819),“哥特风”以半正统文学的形貌复兴,探索人性的善恶,注入社会谴责与现实批判。直至20世纪20年代,哥特风作为一种次文化,延伸到美国,渐于多个文化领域开疆拓土。90年代,“哥特电影”开始了它的黄金时期。在题材与影像表达上,动画艺术自身也有了一丝悸动。
  二、蒂姆·波顿的哥特动画——风过处的一簇绝妙结晶
  从早期的半自传式作品《文森特》(Vincent,1982),经典之作《圣诞夜惊魂》(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到后来的《僵尸新娘》(Corpse Bride,2005)和《科学怪狗》(Frankenweenie,2012),蒂姆·波顿模糊了动画与真人电影的界限,让哥特之风深入到动画中去。
  1.视觉语言的哥特之风。从人物形象上来讲,波顿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都比例夸张,身躯枯瘦,面庞僵硬而惨白,双眼硕大且空洞,深深的黑眼圈既像极了导演年轻时的自己,又带有哥特音乐人的烟熏妆的意味。《文森特》中的小男孩头发蓬乱,头大身小;《圣诞夜惊魂》里的杰克(Jack)是一具白骨;僵尸新娘面如骷髅,眼睛还可以被随意摘取。这些“异类”,有着自己的信仰与世界观。他们努力忍耐、存活,渴望被接纳。
  从环境与服装设置来看,影片中高耸的大门,空旷的房间,歪斜的尖顶教堂,蜿蜒的植物和狭长的帽子,都不得不让人想到哥特式建筑。如果说蒂姆·波顿的动画在塑型上撷取了哥特教堂的特质,那么在整体冰冷色调中掺杂的华丽(如《圣诞夜惊魂》的圣诞村,《僵尸新娘》中的灵界)就有彩色玻璃画的影子。动画中隐约泛着通透色泽的地方,洋溢着善和真,没有世俗丑恶,也不戴生硬的面具。
  2.关于死亡意象。纵观蒂姆·波顿的动画,绝大多数都涉及死亡意象,它往往隐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是动画故事中的亡灵。杰克与他的万圣节村,僵尸新娘与她的地下世界,小狗Sparky复生之后的非常状态(它由自己被撞碎的身体拼接而成,全身上下布满了钢筋与螺丝钉,也不需要食物与水)。他们打破“常人”世界的宁静,令人恐惧不安——这通常占据着影片相当一段时长,就像如今许多人会以有色的眼光与异样的心态去看待他们认为的“不正常”现象一样。亡灵,从一开始就被视为“敌人”。第二层是所谓的“常人”。蒂姆·波顿把这些“常人”处理的很有意思。他们虽然活着,却已然带着一副死亡气息。这些人内心麻木、思想封建,肮脏不堪。像没落贵族维多利亚的父母,他们宣称婚姻是一种纯粹的合作关系(Marriage is a partnership),为了金钱利益,把女儿嫁给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暴发户的儿子。第一层死亡意象里,角色呼吸停止,模样古怪,却总有一股生气。他们善良、乐观、真诚,愿为别人的幸福努力拼搏、付出一切;第二层死亡意象营造的是活肉一团,空有身躯,心灵却永如他们的双眼一样呆滞。蒂姆·波顿用两层死亡意象,将生与死的清晰界限悄然消解了。
  三、动画的哥特之风——褪去光韵的另一种救赎
  哥特风中,有的东西在解构,有的东西长存,还有新的东西应运而生。在波顿的哥特动画中,我们找寻得到中世纪的影子,却又更多地涉及了复兴时期与当代的哥特文化。
  当地中海西岸的犹太民族创造基督教时,他们认为自己超越了佛教和回教而足以成为“公教”,具有审判世界的先定合法性。从《圣经》的《旧约》到戏剧体史诗《约伯记》,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修道院的书信,无一不阐释上帝意志的难以琢磨,无一不否定个体、肉身与现实人生。信教徒怀着满心虔诚,阅读、学习上帝不容置疑的神圣教义,从中沐浴一种来自上天的神性光辉。哥特建筑,为这种“神圣的沐浴”提供了最优越的场所。尖顶直入云霄,飞檐交错,氤氲光线浸入玫瑰花窗,钟声肃穆且悠扬,一股无形的力量油然而生。祷告与忏悔时,人变得渺小,与尘世隔绝开来。他们收敛心神,力图超越现世纷繁,就像黑格尔说的那样,“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
  哥特风复兴时期,宗教的神性被政治理性取代;浪漫主义强调人的独特个性;现实主义揭露世间黑暗、批判现实。哥特艺术也在这样的洪流中逐渐退去“神”的光韵。后现代之后,大众艺术与先锋艺术不断解构与反叛,哥特艺术从神性回归到人性之上,成为一种反对专制和维护自由的途径。
  在当初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者眼中,“哥特”象征着粗鄙和野蛮,如果不是哥特人,他们所崇尚的古希腊、古罗马的灿烂传统也不会沉睡千年。意大利美术史家乔治·萨瓦里(Giorgio Vasari)在《名人传》(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Sculptors,and Architects,1550)中毫不留情地抨击哥特建筑比例怪异、笨拙和无序,言其“玷污了整个世界”。这与当下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持有偏见甚至反感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差别。有趣的是,哥特艺术的复兴与盛行恰与主流的这种鄙夷联系在一起。哥特风在文学中重获新生,发源地正是当时处于文明主流之外的英国。英国人为阻止国王牢笼般的专制,推崇哥特风,并奉哥特人为自己的祖先。若要追溯哥特动画的艺术精神,它与英国哥特文学的萌芽是紧密相连的。越是颠覆审“美”的东西,就越是要直接呈现于世人眼前。当主流所宣称的那种“美”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哥特艺术带给世人新的感悟、新的冲击。观众终能从中发现一种别样的美。当哥特动画的观众开始思考“究竟何为生?何又为死?”的时候,哥特艺术家通过诠释“自我”(即所有的非主流群体自身)而获得救赎的目的就达到了。而艺术,也因哥特艺术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人与神之间的)而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尔·列维.西方艺术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
  ②[美]爱伦·坡.丽姬娅/世界哥特小说选[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01
  ③刘怡.哥特建筑与英国哥特小说互文性研究:1764~1820[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④谭平.压抑下的情欲——哥特美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05
  ⑤丁钢,王婷.基于哥特文化特征的当代哥特动画浅析[J].电影评介.2012(15):31~33
  ⑥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齐白石  原名纯芝, 字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   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  1888年起,弃凿学画,先后从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曾从陈作埙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 。   190
期刊
中国电影行业的竞争,有时剑拔弩张,有时一团和气。  《建国大业》VS《风声》,两部同具爱国情怀的商业电影正在电影院里交相辉映。一部出自国内最强的国有电影公司中影,一部出自国内最强的民营电影公司华谊,票房上的各自丰收是好事,而且与国内其他经济领域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相反,两家电影公司此番的“竞争并合作着”,中国电影行业正走向更有序的市场竞争。  这个10月对华谊很重要,它正面临着两件大事。一个是《
期刊
被誉为中国版《人鬼情未了》的《爱有来生》,自九月公映起,好评如潮,却质疑不断。早前,俞飞鸿应对媒体时,坦然面对质疑:“我听很多作者型导演说,就算拍悲剧都不能让观众哭,好像煽情是件特别没面子的事。我倒不这么看,观众到电影院就是享受,可以看喜剧片笑到肚子痛,也可以看我们这种电影哭到眼睛肿。我知道我很多朋友都看哭了,导演最大的诚意应该是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作为俞飞鸿“十年磨一剑”的处女作,《赤
期刊
我偏爱透过印痕来感受艺术家们的才情,总相信朴实无华的印记之中,涵藏着高尚的品格与心灵,我乐意去探访和交感。  ——徐承中于独山农居    诗意在阳光下流淌  初秋,杭州郊区良渚小镇,圆缘版画馆。  空气里带着青草的芬芳,和煦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洒遍文化村圆缘版画馆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圆缘版画馆,在秋日的午后,显得格外自然、浑朴而大气。  此时,圆缘版画馆的主人——祖籍杭州的台湾人
期刊
金秋送爽,九月如歌,喜迎伟大祖国60华诞前夕,9月5日著名书画家杨良民先生从艺50周年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北京首展式在北京中民大厦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的党政军领导及著名书画家近200多人参加了首展式。     杨良民,1953年十月生,笔名:石尧。斋号:厚土山庄。职称:研究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国家文化部艺术委员;国家人事部一级艺术委员;中国新闻国家出版社书画院院长、常务副
期刊
为期6天的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18日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是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书展。这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出版文化交流活动。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300家展商参加了这个可以追溯600年历史、被誉为“出版界奥林匹克”和“世界文化风向标”的图书盛会,参展出版物多达40万种。  新闻出版总署
期刊
宋卓逍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世代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熏陶,儿时即喜涂抹,少年时代师从谢稚柳、申石伽先生研习传统文化,于绘画用功最深,寒来暑往,默默地潜心于艺海之中,可谓博学多才,大器晚成。  宋卓逍的作品以人物为主,兼及山水花鸟,作品不论大小皆勾勒精到,造型奇特,意境高古,格调不凡。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大多夸张、奇崛及变形,意在达意而不求形似,超越了绘画的写实传统,摒弃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充满了浪
期刊
【本刊讯】2009年10月11日,由全国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北京红旗飘飘文化传播中心、湖南一片红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怀念开国主席毛泽东全国将军书法展暨毛瓷0901鉴赏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生平研究会顾问、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树海,中共湖南省委督办专员、湖南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励明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全国毛泽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杰克·凯鲁亚克57年前的旅程仍未终止。自芝加哥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的66号公路早已名扬世界,跨掉一代的文学也成为经典一代的文学,但同样是重建秩序的中国现当文学却尚未摸索到自己的经典化之路。1994年,钱理群等学者曾发出“现代文学必须经典化”的强烈呼吁,20年后的今天,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也被挤上了议程,但争论者们始终莫衷一是。  思及桂裕芬女士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句评价“她可以用
期刊
2009年9月24日,北辰洲际酒店会议厅掌声阵阵。“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老杂技工作者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夏潮,中国杂协副主席孙力力、李西宁、程海宝,中国杂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邵学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邹玉华、曹建明及全国各地的老杂技工作者代表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李牧首先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