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杂技工作者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9月24日,北辰洲际酒店会议厅掌声阵阵。“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老杂技工作者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夏潮,中国杂协副主席孙力力、李西宁、程海宝,中国杂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邵学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邹玉华、曹建明及全国各地的老杂技工作者代表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李牧首先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和中国文联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杂技艺术取得的骄人成绩,并激励后一代杂技新人,续写新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林建做了60年来中国杂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回顾讲话。从50年代杂技工作者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讲起,讲到50年代在波兰、前苏联获得的杂技金奖,60年代拍摄的多部杂技艺术电影,70年代举行的全国杂技调演,80年代中国杂协的成立,90年代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一系列重大杂技活动,2001年举办的中国杂技艺术节,一直到新世纪以来北京举办的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桩桩件件,一一历数,把大家的思绪带回了共同经历过的光荣岁月,自豪和欢欣的情绪在全场升腾,真正是“回望征程,岁月如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讲话结束时,会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邹玉华和曹建明分别宣读了向从艺60周年老杂技工作者和为中国杂协工作做出贡献和突出贡献者颁发纪念牌的决定,在欢快的乐曲和热烈的掌声中,40多位代表走上舞台接受到颁发的纪念牌和证书。
  中国杂技团老艺术家金业勤,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李甡、何天宠,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孙力力,中国广播说唱团副团长、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刘全利等十多位同志相继发言。他们分别谈到杂技理论、教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结合在文艺工作和协会工作中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从不同角度歌颂了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杂技事业奋勇前行、成果斐然的大好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表达了一定要把中国杂技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决心。
  最后,邵学敏做总结发言。他肯定了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在杂技界造成很好的影响,进一步形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崇德尚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号召大家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创杂技工作和杂协工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明清城墙继承了中国6000多年来的筑城技术和以城墙为载体的中国传统城市文明成就。从古代城市规划及工程建设而言.城墙并不是简单的一道墙体,而是城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选址、城市防御、城市风水、城市礼制等级及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城市空间结丰句、城市给排水、城市防洪抗灾等几乎所有重大城市生活事项的主要工程实体和控制系统,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设施与最鲜明的地标性景观。实物资料证明,明清城墙的规模大小有
期刊
齐白石  原名纯芝, 字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   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  1888年起,弃凿学画,先后从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曾从陈作埙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 。   190
期刊
中国电影行业的竞争,有时剑拔弩张,有时一团和气。  《建国大业》VS《风声》,两部同具爱国情怀的商业电影正在电影院里交相辉映。一部出自国内最强的国有电影公司中影,一部出自国内最强的民营电影公司华谊,票房上的各自丰收是好事,而且与国内其他经济领域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相反,两家电影公司此番的“竞争并合作着”,中国电影行业正走向更有序的市场竞争。  这个10月对华谊很重要,它正面临着两件大事。一个是《
期刊
被誉为中国版《人鬼情未了》的《爱有来生》,自九月公映起,好评如潮,却质疑不断。早前,俞飞鸿应对媒体时,坦然面对质疑:“我听很多作者型导演说,就算拍悲剧都不能让观众哭,好像煽情是件特别没面子的事。我倒不这么看,观众到电影院就是享受,可以看喜剧片笑到肚子痛,也可以看我们这种电影哭到眼睛肿。我知道我很多朋友都看哭了,导演最大的诚意应该是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作为俞飞鸿“十年磨一剑”的处女作,《赤
期刊
我偏爱透过印痕来感受艺术家们的才情,总相信朴实无华的印记之中,涵藏着高尚的品格与心灵,我乐意去探访和交感。  ——徐承中于独山农居    诗意在阳光下流淌  初秋,杭州郊区良渚小镇,圆缘版画馆。  空气里带着青草的芬芳,和煦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洒遍文化村圆缘版画馆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圆缘版画馆,在秋日的午后,显得格外自然、浑朴而大气。  此时,圆缘版画馆的主人——祖籍杭州的台湾人
期刊
金秋送爽,九月如歌,喜迎伟大祖国60华诞前夕,9月5日著名书画家杨良民先生从艺50周年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北京首展式在北京中民大厦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的党政军领导及著名书画家近200多人参加了首展式。     杨良民,1953年十月生,笔名:石尧。斋号:厚土山庄。职称:研究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国家文化部艺术委员;国家人事部一级艺术委员;中国新闻国家出版社书画院院长、常务副
期刊
为期6天的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18日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是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书展。这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出版文化交流活动。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300家展商参加了这个可以追溯600年历史、被誉为“出版界奥林匹克”和“世界文化风向标”的图书盛会,参展出版物多达40万种。  新闻出版总署
期刊
宋卓逍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世代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熏陶,儿时即喜涂抹,少年时代师从谢稚柳、申石伽先生研习传统文化,于绘画用功最深,寒来暑往,默默地潜心于艺海之中,可谓博学多才,大器晚成。  宋卓逍的作品以人物为主,兼及山水花鸟,作品不论大小皆勾勒精到,造型奇特,意境高古,格调不凡。他笔下的人物造型大多夸张、奇崛及变形,意在达意而不求形似,超越了绘画的写实传统,摒弃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充满了浪
期刊
【本刊讯】2009年10月11日,由全国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北京红旗飘飘文化传播中心、湖南一片红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怀念开国主席毛泽东全国将军书法展暨毛瓷0901鉴赏展在湖南美术馆展出。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生平研究会顾问、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树海,中共湖南省委督办专员、湖南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励明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全国毛泽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杰克·凯鲁亚克57年前的旅程仍未终止。自芝加哥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的66号公路早已名扬世界,跨掉一代的文学也成为经典一代的文学,但同样是重建秩序的中国现当文学却尚未摸索到自己的经典化之路。1994年,钱理群等学者曾发出“现代文学必须经典化”的强烈呼吁,20年后的今天,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也被挤上了议程,但争论者们始终莫衷一是。  思及桂裕芬女士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句评价“她可以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