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刍议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精读细品、圈点批注、深度对话的方式来了解文章的主旨,发挥想象力,拓展文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进行深度阅读,使学生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深入到文章的内部,与文本展开多重对话,提高阅读能力。
  一、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在深度阅读中,学生要善于筛选出文章的重要信息。通过快速浏览确认信息的检索区间,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或句子,提炼出要点信息。学生在总结概括文章的要点信息时,要用在原文中找到的对应语句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进而形成准确的认识,做到从文章出发,不主观臆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出现“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因果倒置”“答非所问”“牵强附会”等错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及思想,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形成正确的认识,真正把握文章的重点。学生要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把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区分开来,去掉无效信息,将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组织语言。
  二、把握文本结构,概括中心意蕴
  把握文章结构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只有通过深度阅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写作特点,清楚文章的框架。学生在大脑中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文章框架结构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寻找内容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章框架结构清晰了,学生在寻找关键信息和内容要点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有目的性的阅读会使学生更容易突破要点,形成主观的深刻认知,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意蕴是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阅读的重點。只有把握了中心思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要点信息,对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态度进行准确把握。为了更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学生首先要抓关键部分。学生在进行深度阅读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那样会找不到内容要点和关键信息,进而导致对文章的主旨把握不准确或者是出现偏离。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都是要抓住的关键部分,可以说它们就是概括中心的要点信息,要特别关注。学生要善于从这些部分分解出要点,提炼出信息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
  其次是抓文体。不同的文体在表达中心的时候也是有侧重点的,学生要明确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如新闻类记叙文主要看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有什么社会意义,这些都是通过简单的记叙来实现的,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报告类的文章学生需要看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作者通过写作想要表明什么观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科普文章科学含量比较高,从记叙上语言比较正式、朴实,但是主旨会很明确,一般就是介绍什么新成果、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见解。学生只有了解了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在自主思考和阅读时才会轻松应对。不同的文体表达不同的思想,在概括这些要点信息时,学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后要抓联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展开想象和创造,大胆地进行联想和猜测,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产生的背景,甚至将文章运用的材料都联系起来,全面地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给文中内容正确定位,归纳文章中心意思。
  三、做到“三问”,分析文本特征
  在深度阅读中,学生要善于探究文本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此时学生要做到“三问”。也就是问“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学生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头脑中有了这些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就会积极主动,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来把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具体特征。
  学生了解了这些特点,就会思考作者如何介绍写作对象?使用了哪些技巧?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在探究为什么写时,学生可以思考某些表现手法为何这样运用,某些语句、段落为何这样安排,因为这些都与分析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有关。当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后,对于文章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实现深度阅读。
  四、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学生在评价文本的观点和倾向时要注意抓住核心内容,全面分析,不能片面地考虑或者以偏概全,同时还要尊重事实,有理有据。评价时虽然可以发表不同见解,但决不能游离于事实之外,或只抓住细小的一点无限放大。评价一定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对文本进行全面、客观、恰当的评价。学生对于文章的评价要注意拓展开来,深度分析,要从具体事件、场景入手,由表及里,深入拓展,从而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总之,在进行深度阅读时,学生要灵活使用阅读方法,从多角度来分析文章,形成个性化认识。学生的认识要以文本为依据,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归纳出文本的主旨,形成深刻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10048)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語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有效的学习模式,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验,会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融入到语言环境中,进而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验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成语文素养。体验式学习
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将课堂分为预习反馈、互动释疑、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四个有机融合而又环环相扣的环节,它强调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学习、独立生成完成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或者是当堂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课堂活动就是讨论。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化解疑难生成新的问题等等。那么如何将讨论在课堂中合理适时地加以利用呢?  一、讨论要有的放矢  在活动前置式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其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由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的篇幅通常都比较长,同时,在个别文章中还存在较多
小品建设,即园林建设中那些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小型建筑,要求做工精细,外形小巧,供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休闲、娱乐,也有一些造型独特的凉亭、具有一定内涵的雕塑等供人们欣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质量将对房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造成影响。首先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施工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都开始迅速增加.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控制我国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将采暖风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建
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五千年历史文化等相关内容融入进去,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进而促使学生提高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品味经典作品,组织学生展开专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一、品咂经典,领悟价值观念  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精心编排的,不少内容都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传承千年的优
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打造出与电力企业发展相互适应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是生活之乐。”阅读不仅指课堂阅读、课本阅读,更包括课外阅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对高中生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视,好多学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