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不同语境中的“封建”及相关短语的含义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封建,封建社会,反封建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55-03
  
  2010年高考湖南文科综合第25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此题答案为D项,涉及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单科第1题: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此题答案为B项,涉及秦以后偶尔出现的分封建国的做法对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
  2009年高考广东历史单科(B卷)第2题: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此题答案为B,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地考查了“封建”的本义和古人对“封建”的定位。
  汉语旧名“封建”本指殷周分封制度,又延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殷商西周尤其是西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代”,周天子授权亲属、功臣或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做法才是典型的封建制。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的主权,诸侯及下属世卿的各种权利与利益可以世袭。
  伴随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崩溃。经过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诸侯割据和争霸,完成统一的秦朝确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汉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的主导趋势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封诸侯的做法总体上被推行郡县制(或类似的地方制度)取代,世袭的贵族政治也被有任期的官僚政治代替。秦汉以来封爵制虽还存在,但主要是“封而不建”这种虚封现象,即皇帝仅将爵位、尊号与财富赐予皇亲国戚或臣属,但不授权他们建立诸侯国;此间类似于西周那种封土建国式的实封绝少出现,著名的仅有汉高祖刘邦先后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西晋时期分封诸王等。
  秦汉至明清时期各种文献提及的“封建”,一般用以指称分封建国或封爵建藩,比如唐朝柳宗元的千古名篇《封建论》,就对殷周世袭分封制(“封建”)和后世相对的郡县制(“郡邑”)作过深入探讨。
  19世纪中叶以来,中日两国还以“封建”“封建制”对译西洋史学术语feudalism(封土封臣、采邑领主制)。西欧中世纪(476-1492年)的封建主之间普遍存在封君封臣关系:封君把土地封赐给封臣并提供保护与帮助;受封者在封土内享有政治统治权的同时,要效忠封君并承担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义务。这和西周分封的诸侯在封地享有世袭统治大权的同时要向周王履行一定义务有相通处。中世纪西欧的地方封建主控制的领地名义上接受皇帝或国王统辖,实际上是独立王国。这使西欧各地往往处于诸侯割据状态,明显不同于后来取代这些封建邦国的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feudalism与西周“封土建国”又都造成分裂割据局面,这种状况持续很久才被中央集权政治代替。当然,西欧中世纪的feudalism与西周“封土建国”又存在区别:西欧的封君封臣之间以权利、义务和责任为基础,双方更类似一种契约关系;而西周分封的诸侯以同姓子弟居多,分封制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互为表里。此外,就社会背景而言,西欧中世纪时期宗教(基督教)绝对控制文化甚至一度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而中国历史上宗教从没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并始终受制于世俗政权。
  民国时期对“封建”的界定最为复杂:许多学人立足于“分封建国”这一本义的同时,也用它来指称西欧中世纪制度;有学者如郭沫若从外界对西欧、日本的历史划分中受到启示并对“封建”作宽泛理解,从而用“封建社会”界定周末(战国)至明清时期;有学者如陈独秀甚至开始将“封建”同专制、落后、反动等紧密联系从而赋予其贬义。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等人在延安时期著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用“封建社会”定性周秦以来漫长的历史;毛泽东还多次将“封建”和中国的反动制度、反动势力和落后消极面紧密联系,使特定语境下的“封建”被进一步阐发为革命的对象。作为深刻影响中国话语的伟人,毛泽东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划分和继续将“封建”用作贬义词汇的提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历史理念与叙事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基本沿袭了郭沫若、毛泽东对封建社会的划分和毛泽东在革命年代对“封建”的进一步定性。时间一长,这种表述深入人心,似乎约定俗成了。
  不可否认,大陆中文书籍出现频率较高的封建割据、封建军阀等语汇,与“封建”本义引申出的分权、割据之义确有相通处。而其他与封建有关的短语诸如封建作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包办婚姻等等,其语意明显同专制、落后、保守、愚昧等紧密相连,其实这些早在民国新文化运动期间就被赋予的各种贬义同“封建”的本义完全脱节,但人们已经习焉不察。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语境出现的“封建”,意义迥然不同。加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又是近代才引入中国的,这都使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人物本人的认识发生错位。比如历史教科书习惯于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事实上孙中山在有生之年提的“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建国和贵族世袭制,认为中国早在秦朝就已经结束封建制度,并没把秦汉至清朝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封建社会。
  然而,许多中学教材至今仍将战国秦汉至清朝前期界定为封建社会,晚清(1840-1912年)和相继的民国时期则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及秦汉至清朝前期这段历史时,“封建”几乎成为一个中心词汇:与政治有关的通常是封建政治,处于统治地位的集团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与经济有关的多是封建经济,农民受的剥削则是封建剥削,农民阶级和所谓封建地主阶级的对立就构成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此间各种制度便是封建制度,包括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文化制度等;至于社会中有地位的人也多被加顶封建的“帽子”,诸如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地主、封建士大夫等等。似乎“封建”成了秦汉至清朝前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代名词。
  ’事实上,把秦汉至清朝前期界定为封建社会,不但同“封建”的本义很难联系起来,而且明显与西义相悖。中世纪西欧的国王把土地包括当地农奴作为采邑层层封授给领主,领主对受封而来的土地拥有政治统治权,这些封建贵族的生产单位庄园兼具行政、司法和经济权,体现了土地占有与政权占有的合一;而中国秦汉至清朝总体上是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相分离, 即政治权力只能由专职官吏行使。中世纪西欧农奴制盛行,法律强调农奴人身属于主人并且世代为农奴,对封建主存在法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似乎人的地位永远固定不变;而中国农民(即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要松弛一些,往往可以购买土地或改事他业。此外,西欧中世纪时期诸侯林立、分裂割据,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与中国秦汉以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状况大相径庭。
  传统中学教学还把封建社会作为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即封建社会有前资本主义、前近代社会的意味。这主要受斯大林“五种社会形态说”的影响,即人类社会通常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至于封建社会的状况,往往描述为经济上农业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占主导;政治上专制统治盛行,等级制度森严,缺乏民主;思想文化伴随历史发展而日趋保守,甚至扼杀人性;并且落后制度在步入近代时常常因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引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这其中的许多方面其实普遍存在于古代农耕文明(不含工商业较发达的希腊雅典城邦等地)与近代欠发达的社会中,并不是单单所谓“封建社会”才具备这些特征。
  至于传统历史教学定位的反封建斗争,典型的有3种情况:1.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针对本国政府的武装斗争和改变社会的设想,如中国历史上陈胜起义以来的历次农民起义,农民阶级提出的“均田免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等主张;2.近代反对专制王权(或皇权)与等级制度并倡导民主、自由和主权在民的革命斗争,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3历史上尤其是近代的反传统思想,比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统治阶级的变法或改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近代洋务运动,没有对君主专制或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提出异议,就没被定性为“反封建”。至于课本把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定性为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主要基于他们抨击过君主专制制度;又如晚明的李贽,否定孔子和儒家文化的神圣性,被认为是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的中文书籍和日常用语经常使用的封建、封建社会、反封建等概念,往往和“封建”的本义相去甚远!
  在学术界,冯天瑜先生把商代和西周称作“宗法封建时代”;不再将秦汉至清朝这段历史作为封建社会,而主张定名为“皇权时代”。有些教科书如已在浙江、武汉等地使用的初中《历史与社会》,也不再将中国的战国秦汉至明清这段历史冠以“封建”的称呼,此前的殷商西周则用“封邦建国”定格,欧洲中世纪仍定性为“封建社会”。这就体现了“封建”向本义回归并兼容古义和西义。
  “封建”这个古老的词汇,在近代发生嬗变并走向社会话语的中心位置,并继续盛行于当今的书面和口头语中。近两年高考出现的这些与“封建”有关的选择题,再次提醒我们:要明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出现的“封建”及相关短语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对相关问题有更理性的把握。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2007人教版,2005人教版,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8—04    江苏省自2005年9月进入高中新课改,至今已有几年。自2007年9月起苏南地区普遍使用的2007年人教版教科书(必修),比2005年版有了较大修改,既有突出的进步,也还有明显的不足。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本着对
[摘要]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甚短,学者多视其为一个整体而不作分期研究。实际上,它仍经历了一个萌芽、兴起、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它的历史可以科举制废除与学部设立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为萌芽、学制系统确立、求速发展、整顿提高、再度扩展五个阶段。它的发展变迁,与人们对师范教育重要性及办学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相一致,又与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相吻合,并受制于后者
论及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体制,学术界曾经多采用“朝贡贸易体系”这一概念,而目前更多使用的是“广州体制”(The Canton System)这一说法。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的演变一般也被描述为从“广州体制”向“条约体制”转变。但学术界迄今对于“广州体制”的认识,基本上都着眼于清政府对于中外交往的管理和控制,而忽视这一体制由于中外之间的互动而得到的调整;着眼于一些规定和条文,而忽视了其实施的具体情形;
[摘 要]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坚持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方向,形成了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风格。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阐述的文化理论注重民众、追求民主的历史进步观,是对中国专制文化思维的突破;根据地文化艺术运动表现出的民主文化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民主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凸显的民主文化观,概括起来就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吴自兴(1979~),男,中学=级教师,甘肃岷县城关中学教师,主要研究中学教学与教法。  关键词:文,史,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39-03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是越到现代,似乎“文史分家”的情况就越严重,以致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多不懂文学,学文学也多不理睬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提到“我们
[摘要]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机构和组织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存活下来,得益于特定的生存之道:中世纪大学不是社会变化的旁观者,它们应时而生,以独特的社团性结构适应了时代的新要求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它们在当时欧洲政治舞台上娴熟运用斗争和妥协之法得以生存,并通过博弈建立起固定的课程、学位、系科和学院体系;大学完成了城市、教皇、王权寄予其的厚望,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民众是以“大清国之子民”的立场与外夷相抗的。因此,他们对于“奸相”的指责,并不纯粹是官与民的对立,所谓“无君无父”、“忘恩负义”,在用词上更能显示的倒是传统文化里忠义与奸佞的不可调和。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固然有游离于官府之外的一面。但反侵略斗争毕竟不同于国内阶级斗争,不同于天地会、白莲教。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常常使官与民之间还有相通的一面。为今日史学家所称道的民众义举,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则多是士绅。
[关键词]定国是诏,明定国是诏,上谕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61—03    一、问题的提出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德宗皇帝颁布“上谕”,开始了戊戌变法。但此“上谕”在教材中的表述中却出现了差异。  高中人教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在“戊戌变法”一节中说:“1898年,光绪帝颁布《
摘要 1951—1971年美国对印度援助经历了启动、发展、高潮和跌落的发展阶段。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始终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 美国,援助,印度  中图分类号 K7 K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22—0015—04    对外援助是战后国际关系,特别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球冷战格局之下,外
今年90岁的曾彦修老人,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社长、人民出版社社长等职。他回忆说,1927至1937年,对青年影响最大的不是中国共产党的书,也不是马列著作,那时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并不了解。郭沫若、鲁迅的书影响最大,只要有小学的地方就能看到。郭沫若的革命浪漫主义诗、田汉的歌词,启发人们变革社会、推翻旧社会。解放后,郭沫若只讲官话,但在历史上,他的作用不亚于鲁迅。鲁迅的话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