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所在,特别是涉及弱电解质的相关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电解质溶液浓度大小的比较谈点体会.
  一、坚持“三看”原则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经验的累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是高考中重要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重点及难点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的化学成绩有所提高.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相对较难的学习内容.有些学生在该知识点学习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因而教师需要对此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现状.针对上述知识点教学而言,归纳总结为“三看”.第一,看反应,主要针对的是溶液中的溶质,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反应.第二,看成分,需要对溶液成分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重点查看溶质成分.第三,看酸碱性,需要检查溶液酸碱性,从而了解溶液中溶质的酸碱性.
  二、注意区分酸溶液与碱溶液
  在电解质溶液中,主要是以酸溶液及碱溶液为主.对酸溶液而言,其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也就是c(H );对于碱溶液来说,其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大,即c(OH ).而其他的离子浓度,主要是通过酸或碱的电离程度来判定,通常情况下第一步电离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多元弱碱、多元弱酸.
  三、盐溶液
  无论是多元弱碱酸根,还是多元弱碱阳离子,基本上都是以分步水解为主.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步都是水解.例如,在NH4Cl溶液中,具体浓度比较如下:c(Cl-)>c(NH 4)>c(H )>c(OH-).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呈现中性.对酸式酸根离子,需要了解其电离程度,并且明确水解程度的大小.例如,在NaHCO3溶液中,具体浓度大小比较为:c(Na )>c(HCO-3)>c(OH-)>c(H ).针对同一离子而言,在对比它们的浓度时,要注意区分其他离子的影响.例如,物质的量浓度,在相同溶液中,c(NH 4)比较为:c(NH4HSO 4)>c(NH4Cl)>c(CH3COONH4).
  四、混合溶液
  溶液混合是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电解质溶液浓度大小比较的关键问题.针对混合溶液而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否发生反应.如果能够发生反应,紧接着需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还有物质浓度,再考虑电离因素,或是水解因素.例如,100ml0.1mol/L的酸醋与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离子浓度大小是c(Na )>c(CH3COO-)>c(OH-)>c(H ).醋酸钠水解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现碱性.
  五、“三种”守恒关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关于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需要依靠三种守恒关系,分别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首先,对电荷守恒而言,主要针对的是溶液中阴离子,其负电总数,等同于阳离子总数.在化学学习中,电荷守恒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按照电荷守恒给予公式,然后通过对比获取离子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例如,在NaHCO3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c(Na ) c(H )=c(HCO-3) c(OH-) 2c(CO2-3).其次,對于电解质溶液来说,物料守恒主要针对的是电解质,其在发生变化之前,其中某元素的原子物质的量,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变化之后的溶液,包含所有元素原子总量之和.物料守恒实质上与原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是其个数及质量守恒.例如,在Na2S溶液中,S-2的水解,HS-的电离、水解,水的电离,它们的关系如下:c(S2-) c(HS) c(H2S)=12c(Na )(Na 和S2-守恒),c(HS-) 2c(S2-) c(H )=c(OH-)(H、O原子守恒).在NaHS溶液中,HS-的水解,还有电离及水离具体如下:HS- H2O与H2S OH-,两者可以相互发生反应,而HS-与S2- H 相互发生反应.基于电荷守恒角度分析,存在以下等式,c(HS-) c(S2-) c(OH-)=c(Na ) c(H ).将上述公式进行叠加,有如下有关系:c(S2-) c(OH-)=c(H2S) c(H ).最后,质子守恒.在溶液中,无论是结合氢离子,还是远离氢离子,氢原子总数保持不变,是固定值.根据上述推导可知,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离子大小比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考虑,依据具体情况明确浓度离子的比例,然后借助相应的公式推导验证是否具有合理性.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借助“三种”守恒关系,能明确一定的化学关系式,帮助学生列出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针对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紧扣化学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实际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开展层次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主体的分层,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动手技能、心理状况、学习成绩、成长环境、在校表现等进行基础分层,再根据学生的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从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角度,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谓生活化情境教学,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的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生活化情境启发教学  物理学科虽然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其内容还是相对
期刊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教学,辅以对学生的美育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前,教师的教学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学实践反思,只是简单的重复,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学习新课程理念,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关注学科教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从宏观上了解知识点的范围,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运用不同的策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关键词:宏观具体初中物理复习  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覆盖面很广的知识点如同盐和维生素这类物质一样,是所有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必须品,而对于组织复习工作的教师来讲,若是只在微观知识点灌输方面努力,而不能注意到复习方法的灵活性,则难以引发学生的复习激情,反而会让课堂显得缺少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化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能够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的魅力.  一、巧用探究实验,引入化学世界  对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进行调查发现,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动手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些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提出问题,进而无法顺利地进行实验.或者是
期刊
物理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其中既有充满逻辑的哲学思考,又有实验性的证明,其规律是建立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的思考总结上的.它不仅考查学生在实验中涉及的一些具体的知识点,还会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创新表现,并且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学习到的实验方法和物理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培養学
期刊
摘要: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正常情况下应是能观察到淡黄色火焰的产生,同时有固体生成.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有其他颜色的杂质产生,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可靠,对学生理解与分析实验现象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钠燃烧实验的显性化改进,以提高燃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钠燃烧实验改进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多,其中钠的燃烧实验即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必修的实验中的一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我不断尝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变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些抽象的知识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生活是生命科学知识的源泉.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恰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引入课堂,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实物生物课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