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边的“健康炸弹”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华网报道,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曾调查2055名青少年饮用能量饮料情况,发现24.7%的青少年饮用后心率较快,24.1%入睡困难,18.3%头疼,5.1%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症状,3.6%自述胸痛,0.2%的人甚至发生癫痫,另有5%的调查对象出现不良反应后就医。鉴于目前对能量饮料销售几乎没有限制,无论在超市还是小商店,人人均可购买的情况,研究人员建议应采取措施,限制青少年购买能量饮料。
  此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曾有一位男子在俱乐部狂欢的6个小时中,喝下了25罐能量饮料,结果因严重咖啡因过量突发脑溢血。接受手术治疗数年后,该男子的语言能力仍然没有恢复。
  查看能量饮料的主要成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咖啡因的存在。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有成瘾性,一旦停用就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是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肿瘤等疾病,甚至導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中,咖啡因就在3类致癌物清单上。

青少年是主要消费人群


  当下,能量饮料的销量与日俱增,而青少年和运动员是其主要消费人群。有调查显示,美国大学39%~80%的本科生至少饮用过一次能量饮料;在英国,近70%的10~17岁青少年长期饮用能量饮料。
  英国公共卫生部部长表示,2006~2015年,英国的能量饮料销量增长了185%。在中国,虽然暂时缺乏青少年的消费数据,但销量增长全球最快。英敏特调查显示,纵观全球,2015年能量饮料销量居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33亿升)、中国(14亿升)、英国(5.61亿升)、泰国(4.65亿升)和越南(3.51亿升)。

建议每天1~2罐,但仍有副作用


  能量饮料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主要是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美国运动医学院专家、得克萨斯大学麦戈文医学院的副教授希金斯说:“我们现有的科学考察表明,在能量饮料中发现的过量咖啡因可能对心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肾和内分泌系统以及精神症状有副作用。”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对咖啡因没有药物耐受性,因此更易于产生不良反应。对青少年而言,咖啡因日摄入量不能超过100毫克,儿童则不能超过25毫克。但市场上常见的能量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为每100毫升含21毫克~25毫克。这表明,如果青少年或儿童每日饮用2瓶能量饮料,就有可能对健康产生威胁。
  《加拿大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称,在12~24岁的青少年人群中,尽管大多数人饮料的日摄入量可以控制在建议的1~2罐,但仍有55%的人会出现呕吐、胸痛甚至抽搐等不良反应。2013年,据政府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管理局的一次医院调查发现,2007~2011年间,因饮用能量饮料后出现心动过速、痉挛和头痛等症状而看急诊的患者数量,从1万人激增到2万人以上,且这些急诊患者中大多数都是青少年或者较年轻的成人。

最危险的方式:能量饮料 酒精


  除了饮料中惊人的高咖啡因含量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饮酒或运动期间饮用能量饮料会更危险。和能量饮料摄入有关的案例(包括猝死、冠状血管痉挛、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室纤维性颤动等)中,大多数都与过量摄入能量饮料和(或)与酒精混合使用有关。在我国,虽然没有上述报道,但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少年并不知道能量饮料的成分,也根本不知道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的区别。青少年购买能量饮料的原因,在于其宣传的止渴、提神、可增强运动表现等生理功效,但对摄入能量饮料的潜在风险几乎一无所知。
  因此,加大能量饮料副作用的科普力度,是重中之重。美国运动医学院提出了三项建议:1.停止向高危人群,尤其是儿童推销能量饮料;2.不要在剧烈运动之前、期间或之后饮用能量饮料,更不要与酒精同饮;3.应指导消费者了解苏打水、咖啡、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的区别。
其他文献
自己曾上过“认识整万数”一课,恰巧张齐华老师也上过这堂课,与自己的进行对比,收获不少。(以下我的设计均称为A,张齐华老师的均称为B)  导入——材料选择,源自生活  A:  师:同学们,我们学数学,经常和数打交道。这里有一组数,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数如下)  九九十二百零三九千零四三千零五十  师:这些数会写吗?怎么写?  师: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呢?(总结:这一组数都可以表示多少个一)  师:
有效的练习课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练习课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实现“学在练中,乐在习中”的练习目标。下面,以“圆的周长”练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基础练习,为回顾知识备一把梯子    练习课经常会看到两种模式,即“先讲后练”和“先练后讲”。前者是先回顾、复习新课内容,再进行练习;后者则相反,先呈现与原有知识经验相关联的学习材料,在实际解决问题中,
教学片断: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是苏教版新增的教学内容,怎样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我上课之前思考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创设了以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替换”策略。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片。(电脑出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师:知道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吗?谁能简要说一说?  (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踊
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直接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效果,其中的反差,引发了我的深思。现将这两个教学片断的对比和思考,与同行们交流、切磋。  A 班连加的教学片断    一、观察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秋天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小英家的南瓜也丰收了,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插图,从图中你看到小英在干什么?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英和南瓜。  生2:小英先运了4个南瓜,然后-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明确学习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使学生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3.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本次学校运动会的资
一、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二、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三、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
基本信息  书名:《少年与自然:水草书》  作者:韩开春  ISBN:978-7-5568-3869-1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180页  定价:25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拥有童心的人会让人想到《战国策》里的一句话,“返璞归真,则终身不辱。”儿童文学家冰心曾说:“要想找到童心,须
教材中的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和情节。从课程理念和教材设计的角度来看,主题图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主题场景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有比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二是具有比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三是使学习材料的呈现显得既灵活,又生动,并能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四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广大教师高度赞同。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义认识不够,对这些学习方式的特点、教学要求及其一般程式尚未深入研究,致使这些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并未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在他们的课上还有不少随意性、形式化的东西。据此,笔者就这几种重要数学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呢?下面以“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为例,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感知问题    1 填数感知——萌发所想。  师:在下面的口里填上什么数字。结果能被2或5整除?分别有几种填法?最后借助计算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