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只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点,学习古人的智慧,借鉴历史的经验,更好地为现代和将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还要实现良好的家国情怀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学习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展开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关注点过于倾向基础知识的传授,答题能力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历史学习充满功利性,而缺少人文情怀的内涵。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一、丰富知识储备,进行人文资料补充
  学生们普遍对历史故事具有探究和猎奇心理。由于受到篇幅章节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发现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料相对缺少,特别是关于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素材更是稀缺,基本上围绕着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展开,都是客观理性的文字介绍。学生们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来了解和渗透这种家国情怀。 教师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想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能够灵活扩展各种历史人物故事和相关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讲解,进而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实现优秀的人文精神渗透。基于此,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丰富相关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扩展认知视野,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观念。
  比如在古代汉朝历史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苏武牧羊的故事普及给學生,在出使匈奴的时候被扣留,面对多次的威逼利诱,后来还被流放在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放羊,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坚持了十九年始终不肯妥协,后来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回归汉朝的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在当时的恶劣生存环境下,在生死无常的命运安排下,苏武的是非观,家国情怀更是有了一个突出的表达。苏武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代表着国家的荣誉和形象,不屈服不投降为汉朝赢得了尊严。通过这样历史故事的普及,学生的历史视野进一步扩展,也为苏武这样的坚韧不屈的精神所折服,实现有效的爱国情怀渗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创设强烈的情境氛围来感染学生和震撼学生,从而实现良好的共情效果,提升家国情怀的渗透效果。
  二、进行情境创设,进行综合感官体会
  直观、感性的事物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综合感官效果,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渗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历史故事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想象,但是只用一种方式难免单调。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多种表现方式,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实现良好的情感渗透效果。
  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人民的自发抗击斗争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故事情景渲染,深化对故事的印象,在无形当中提升家国情怀素养。又比如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林觉民的《与妻书》呈现给学生,感受人物的丰富精神内涵,体会主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还有,音乐和歌曲也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家国情怀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播放相关的歌曲给学生听。比如在抗日战争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播放《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河一泻千里的恢宏气势,体会到当时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不屈不饶的民族信念,还可以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不忘国耻,居安思危。
  三、尊重学生主体,进行认知深化引导
  学生是家国情怀培养的对象,必须重视他们的自身探索和体会,才能实现有效的情感渗透。在初中历史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表面的感性认知实现深刻的理解体会,从而实现家国情怀内在的、深入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语言描述或者多媒体展现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对家国情怀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深入的了解,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当下背景下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实行为和方向,做到知行合一。还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带领他们去历史古迹或者烈士遗迹去调查研究,在全面的参与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是历史学科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从而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也为祖国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借助历史教学这一载体,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和培养,勇于承担起祖国富强繁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谢菡.西部素质教育.2017(13)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J].许小标.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董赟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必然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乡土文化则是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强国的目标定位更是让乡土文化具有了时代意义。当前,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规划的提出,对农村教育提出了要求——农村学校要善于利用当地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到属于自己的教学发展特色,而乡土文化正是农村学校所特有的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  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
期刊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发现学习的乐趣。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  引言  将
期刊
摘要: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行为具有指引作用,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下,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和机遇,与此同时对于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变与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变与创新  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
期刊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潜能发展,此前提下,高校治理与管理的关键是提高个体的自主性和整体观。自主性是人探索自己和世界的内部动力,能驱动主体参与、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学校治理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可以趋向去管理化的学校治理的理想状态。整体观作为一种认识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从认知的角度帮助个体用更适应性和有效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以新的观点来理解事物),以非对抗式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自
期刊
摘要: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柴米油盐的购买,大到理财投资金融的运作,都有数学的身影。传统教育模式之下,课堂教学的数学与实际生活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割裂,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更是无从谈起。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依据新课改的新型教学理念,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做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
期刊
摘要: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具体到初中阶段,就是加强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据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于上述,本文中笔者就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为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理念也在诸多学科教学之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而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性也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地理作为初中相对重要的学科,更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这也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微课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即对微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课程资源;初中生物课堂;应用  就微课程资源而言,它为现代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科学地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利用微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让
期刊
摘要:拓展性阅读具有两大特点,首先,重点展现在帮助同学们针对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进行相应的了解,其次,则是对老师专业能力与同学们主动学习能力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同时,将拓展阅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满足新课标的需要,还能够拓展同学们的眼界,是提升其人文素质的基础性保障。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进行中和科学的決策是息息相关的,优质的决策能够使课上教学变得趣味十足,进而促使阅读教学模式获得更
期刊
在小学教学中,当谈到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时,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也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密技”,可阅读理解能力老是提不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经过平时的实践,下面就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