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学生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发现学习的乐趣。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
  引言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也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意识到项目教学发的积极作用,并尝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对项目教学法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未能满足预期要求。为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计算机基础学科特点,探索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方式。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通常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这就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在无形间加大了教育难度。此外,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虽然经常接触计算机,但是主要利用计算机上网娱乐打游戏,很少真正系统的学习计算机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这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节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高职院校采用的计算机教材主要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为基础,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此外,教材出版之前需要经过三审三校,出版审核流程较为复杂,新的知识点无法第一时间在教材中体现,这也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节。
  3.重视理论讲解忽略实践教学
  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关注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通常以口头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忽略了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对某一操作进行反复训练,忽略了實践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项目
  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既要满足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的需求,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每位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不同,学习能力也各不一样,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差异化的学习项目,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推行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设计项目不仅要考虑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项目本身的层次性,将不同知识点穿插在同一项目中,从而有效实现项目教学法的创新价值。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为了有效提高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分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根据班级实际人数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6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推选组长负责项目的实施和汇报。在安排小组成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确保小组内有1~2名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能,从而实现小组内的互补。在明确组内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项目,要求小组成员通力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项目。
  3.对项目教学实施科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从而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要做出调整,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评价本身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成绩判断学生好坏的错误思想,关注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外,还可以加入学生互评的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比较,发现各自的优缺点,确保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总结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侯金环.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课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10)
  [2] 陈晓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个案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 2015(03)
  [3] 曾炜.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1)
  陆伟宇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在线教育的推广发展,当前教育教学已经实现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相互融合,通过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优势补充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还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教学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为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初中英语;英语课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思想已逐渐渗透于现代课堂活动之中。英语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文化理解、沟通阅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引导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主体效果难以提升。初中作为学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基础和技巧的提升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
期刊
摘要:现如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代替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而就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说,除了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外,教师也要注重他们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这一议题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希望对其他的教师有所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初中阶段,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内容,是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过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意识。由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满足高中学生学习的需求,影响了高中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因此,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情景、生活等教学手段教导高中学生,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日趋成熟,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相关知识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要点。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教授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并指导学生由此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使其真正强化自身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关
期刊
摘要:有人曾这样教育: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世界各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发展方向却是一致的。美术教育被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是培养具有创意及多方面技能的国民重要环节之一。被认为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而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美术教育的重点使命则是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创新和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开展体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面对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都感到身心俱疲,体育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缓解他们的压力,还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伴随教育改革的大潮流,高中体育也开启了专项化改革进程。本文从高中体育开展专项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入手,进而分析目前实践过程中遭遇的众多困境,针对性地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近几年,国家对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呈现直线上
期刊
摘 要: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影响,并在日后的生活中运用这种影响,即数学思维方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并让他们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升整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我国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阶段、素质教育阶段,而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层出不穷,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的水平,教师在将读写结合教学法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也可以提醒学生总结相关的写作经验,通过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关
期刊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必然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乡土文化则是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强国的目标定位更是让乡土文化具有了时代意义。当前,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规划的提出,对农村教育提出了要求——农村学校要善于利用当地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到属于自己的教学发展特色,而乡土文化正是农村学校所特有的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  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