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给我的感动……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我要求休学一年。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就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亲戚……都穷。”
  “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说,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我说:“父亲说,他只能供得住一个中学生,俺兄弟俩同时念初中,他供不住。”
  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的爱面子的弱点早在此前已经形成。我不想再向任何人重复叙述我们家庭的困窘。
  老师放下夹在指缝间的木制长杆蘸水笔,说:“你等一等,我就来。”
  过了一阵,她回来了,情绪有些亢奋,有点激动,坐在椅子上,她说:“我去找校长了……”
  我的心怦然动了一下,她没说找校长说了什么,也没说校长说了什么。现在她双手扶在桌沿上,低垂着眼,似乎有一缕无能为力的无奈。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嘱道:“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忽然听到背后一声“等等”。她拢拢齐肩的整齐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两只手插在外套的口袋里。走过一个又一个窗户,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教室的前门和后门,我很不愿意看见同班同学熟悉的脸孔,便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她又喊了一声“等等”。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我点点头。她又安慰我说:“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起头来,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旋即垂下头避开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
  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25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的我说:“我有一件事对不住你……”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我浑身战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之中,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1962年毕业恰逢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考取了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父亲说:“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20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了……”
  我猛然想起休学那年,出校门时那位女教师溢满眼眶又流挂在鼻翼上的晶莹泪珠。我对已经跨进黄泉路上半步还向我忏悔的父亲讲了那一串泪珠的经历,父亲听后喃喃地说:“可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女先生哩……”
  我今天把40年前的这一段历史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今,各种欲望膨胀成一种强大的浊流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扉,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一般,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选自《关于一条河的记忆》,有删改)
  写作借鉴
  陈忠实用质朴的语言,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女教师形象。
  为了留下为贫困所迫,不得不休学的“我”,她去找校长争取,为了安慰不得不马上离开学校的我,动作上:“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以示抚慰;语言上:再三叮嘱我“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特别是陪同我一起离开教室,走出学校的大门,那一刹那,女教师的情感闸门大开“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那是涨溢出来的爱的泉水,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
  【习作展示】
  一瞬,温暖一生
  李逍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在你的脑海里已经不复存在;而有的人,即使只是匆匆一面,就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田,让你欣慰,给你温暖。
  初三那年,因为学习紧张,我选择住校,这就需要每天拿暖壶提热水。我住在四楼,而接热水在一楼。为了打水方便、省事,我一般都是中午接完水,就顺便把暖壶放在一楼,然后去上课,晚上再提水壶上楼休息。
  那天晚自习过后,我照常去一楼提暖壶,正当我准备提暖壶时,站在我的壶旁边的一个男孩突然问了一句:“同学,那是你的壶么?”循声看去,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对啊,怎么了?”我一脸茫然,心想我们之间……好像并不认识。“噢,是这样的,对不起啊,同学。我刚从旁边经过,一不留神把你的暖壶撞倒了……热水流了一地……打碎了,真的很抱歉!”那男孩吞吞吐吐,声音由大到小,一脸歉疚地看着我,双手不自觉地捏着上衣角。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地上的暖壶碎片。“对不起,我赔一个新的给你吧!”说着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把钱要递给我。我一看这情形,急忙说:“不用的,没关系!”我被男孩的诚实、质朴深深地打动了。昏暗的灯光下,来往的人也不多,打碎了一个暖壶,没有人太在意,趁周围没人时,男孩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一走了之。这难道不是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做法么?可是他却主动选择留下来,守在原地并等待暖壶的主人到来,主动承认错误而且承担赔偿的责任。试想一下,如果那壶不是我的,是一个脾气火暴之人的,说不定男孩会被劈头盖脸地大骂一番,或许他要承受更多。可是他完全没有顾及这些,只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这么简单。
  这个男孩态度诚恳,我又怎么好意思收他的钱呢?我再三推辞,但是那男孩像是铁了心要给我。最后我还是没有要他的钱,男孩也没办法,就把他的年级和班级告诉我,说有什么事一定要去找他!我肯定地说,一定会的!
  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感觉好温暖。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做了坏事,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会主动去承担呢?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人丧失了道德底线,丢失了做人的根本,男孩的行为难道不值得人们感动么?在喧嚣的尘世里,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希望那个男孩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守护好内心的那份纯真。
  有些短暂的美好,会永远沉淀心头,令人永生难忘。时光匆匆,我已离开那所学校,再也没有遇到过那个男孩。愿他一切安好,好人一生平安!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两篇文章都是写陌生人的,写的都是往事,都是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温暖的感人故事。作者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男孩形象。在喧嚣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品质弥足珍贵。最后两段抒情、议论,点明、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其他文献
“我很重要。”  很少有人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也许,只是因为不明白自己存于世间的意义。其实,不必太过纠结于结果,至少我还来过这个世界,我还在。我在,我很重要。  也许我不够漂亮。大脸庞,短发,校服里套着白色T恤。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同龄女孩化着精致的妆,袅袅走过,连我这个同性都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再掏出镜子仔细端详我自己,上看下看,普通得真可以扮演路人甲。的确,我算不上漂亮女生。  也许我
期刊
老马走上进城的大道,私宰场就在城门的东边。那里的屠刀正张着,在等待这个残老的动物。  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马行在前面,王婆随在后面,一步一步屠场近着了;一步一步风声送着老马归去。  王婆她自己想着:一个人怎么变得这样厉害?年轻的时候,不是常常为着送老马或是老牛进过屠场吗?她颤寒起来,幻想着屠刀要像穿过自己的背脊,于是,手中的短枝脱落了!她茫然晕昏地停在道旁,头发舞着
期刊
人无爱国心则不立。何以见得?爱国心正如骨,有了这骨,才能顶天立地,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若没有了这骨,便无法立身行事,只是无用之物,为人不屑罢了。所以,人无爱国心则不立。  有爱国之心,能使人临危不乱,建立功业。正是因为缪贤爱国,所以在危难之时为国荐贤,保举相如;正是因为相如爱国,所以勇挑重担,毅然出使,在朝堂之上,不畏强秦,从容镇定,力挽狂澜;也正是因为廉颇爱国,所以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与相如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读〈孟尝君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驳论文。其立论新颖,驳斥有力,逻辑严密,试加以分析。  解析:“世皆称孟
期刊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1.辨析“启示”和“读后感”的区别:二者都属于议论文范畴,但是在写法上略有差别。“读后感”重在“读”后的感想,“读”是“感”的基础,需要先对打动自己的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再阐发与之相应的感想。而
期刊
老师:  你好!  我即将升入高中,又欢喜,又害怕。听说高中遇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班主任对今后的学习太重要了,我的邻居就是因为不喜欢班主任,去年自愿降级。他的爸爸有能耐,这件事居然办成了。但是我自己的爸爸就没有这本事了,况且我又不甘心为此耽搁一年。如果真要遇上不喜欢的班主任,可怎么办啊?  草场中学:夏树青  ××年××月××日  树青同学:  你好!  你“担心”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大路边打
期刊
中山先生站在台上,闪着沉毅的光的眼睛直望前面;虽然是六十将近的年纪,躯干还是柱石那样直挺。他的夫人,宋庆龄女士,站在他旁边,一身飘逸的纱衣恰称她秀美的姿态,视线也直注前面,严肃而带激动,像面对着神圣。  前面广场上差不多挤满了人。望过去,巢里的蜜蜂一般一刻不停地蠕动着的是人头,大部分戴着草帽,其余的光着,让太阳直晒,沾湿了的头发乌油油发亮。广场的四围是浓绿的高树,枝叶一动不动,仿佛特意严饰这会场似
期刊
话题导入:  议论文阐明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证明,二是反驳。证明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论。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論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论。一篇文章,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反驳(驳论点),或间接反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
期刊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考题形式。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指的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子。相同的内容怎样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在表达相同的内容时有些什么细微的差别,如何仿句造句,这是本考点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分别述之。  一、选用句式解题法  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作答时更有针对性。  
期刊
【名家阅读】  城市人的压力  □[英国]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