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爱国心则不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爱国心则不立。何以见得?爱国心正如骨,有了这骨,才能顶天立地,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若没有了这骨,便无法立身行事,只是无用之物,为人不屑罢了。所以,人无爱国心则不立。
  有爱国之心,能使人临危不乱,建立功业。正是因为缪贤爱国,所以在危难之时为国荐贤,保举相如;正是因为相如爱国,所以勇挑重担,毅然出使,在朝堂之上,不畏强秦,从容镇定,力挽狂澜;也正是因为廉颇爱国,所以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与相如联手抗敌,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如果没有他们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何来国家的稳定、世人的敬仰!可见,一个人有爱国的骨支撑,即使面对风雨的侵袭,时间的冲刷,也能屹立不倒。
  有爱国之心,能使人无畏生死,勇往直前。甲午海战,在生死存亡之刻,邓世昌驾驶“致远号”撞向“吉野”。明知朝廷昏庸不作为,明知是死路一条,邓世昌为什么不弃船逃跑?那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爱国心给予了他精神的力量,使他带领着北洋水师为维护主权,慷慨赴死。相比之下,那些苟且偷生的权臣亲贵,爱国心荡然无存,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信仰和力量,成为受利益操控的木偶人。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已没了支撑,又怎么能站得起来!
  历史证明,当一个人没有爱国之心时,危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声誉,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存亡。慈禧庆祝六十大寿时,难道不知道她奢华的享受是用浴血奋战的爱国将士的鲜血换来的?她爱自己胜过爱自己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她的私我,使其背上千古的骂名,一直屹立于东方的雄狮也昏昏、靡靡。由此看来,爱国之心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一国之领袖有一颗爱国之心,领导着人民来捍卫主权,积极发展,这个国家才不会灭亡。
  在我们这样的和平年代,爱国之心一样必不可少。当日本无理索要钓鱼岛的时候,竟有人提出赞同!这便是没有爱国心的表现。即使钓鱼岛面积小,没有可开发的资源,它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指连心,每一寸土地都应烙印上我们最深沉的爱!
  泱泱中华,屹立不倒,不就是因为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爱国之心吗?因为爱国,所以“以先国家之仇而后私仇也”;因为爱国,所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为爱国,所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爱国心,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中华五千年,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不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点评:
  文章第一自然段照应题目,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析“爱国心”和“立”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观点:人无爱国心则不立。二三自然段用两个并列式分论点分析论证有爱国心的意义,第四自然段举反例论证无爱国心的危害,与上文构成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清晰。眼界開阔,从个人谈及国家,进而上升到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内容层层递进,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胸襟,还善以反问句、排比句加强说理力度,最后两段的诗句引用皆源自高中课本,更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积累。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山脚和圆的边缘。  请以“我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让受
期刊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吴宫痛苦地过了十年,其间充满侮辱,打骂,嘲笑,这一切都没有摧毁勾践那坚强的心,没有熄灭他心中熊熊的火焰。勾践以其不懈的努力和无比坚强的信念,灭掉吴国,成就一代霸业。面对吴国的强大,勾践始终拥有“我在,越国就不会灭亡”的信念。面对亡国的耻辱,勾践活出了另一种精彩。  六王毕,四海一,秦王站在咸阳城头望向远方,看着城下的臣民,大声呼喊:“我在,才有你们的今天,才有这六国统一的霸业
期刊
赵树理是继鲁迅、郭沫若、茅盾这些新文学奠基人之后与巴金、丁玲、老舍等人齐名的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大家,是“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他塑造的农民形象中,落后农民的形象犹胜一筹。  南坡庄上穷人多,地里的南瓜豆荚常常有人偷,雇着看庄稼的也不抵事,各人的东西还得各人操心。最爱偷的人叫秋生,因为自己没有地,孩子老婆五
期刊
“你让座,我赠票”,不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吗?做件善事,就想着要对方给自己报偿;收到他人的爱心,就想着以物质回报对方。可是,这种心理不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吗?让座,本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件小事,何须以一张门票来诱惑?真正的爱心是不需要什么奖励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让座虽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如果你主动让座,你就不只是在让座,你还守住了心底的那份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期刊
张大爷是退休教师,虽已不在教师的岗位上,但在生活中还是喜欢处处给人“上课”。面对家人或晚辈对某些事的讨论,别人说什么他都先否定,然后炫耀自己的学识、经历,一套一套地说自己的见解,要求年轻人听他的建议。大家觉得其看法未必正确,碍于情面,不好直接反驳,嘴上附和,但私下对其好为人师的做法极其反感。  好为人师者,典型的特点就是认为自己的主张是好的,并且喜欢处处指点他人。《孟子·离娄章句上》里说:“人之患
期刊
议论文中的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其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十五字内;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其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一般来说,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同时要求语言表达精简有力。  在议论文写作中,分论点的设置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提取的方法:  1.从“是什么”
期刊
多少次苦苦求索,去寻找生命的真相;多少次彷徨,想感知到存在的意义。当顾城高呼“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时候,当贝克莱笑谈“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时候,我想去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答案。  于是,我摊开历史瑰丽的画卷。  我发现:“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形式。孔子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多年后又是否会有人将你铭记,丹青之下谁还记得你最初的容颜?我在张若虚的诗
期刊
近几年语文高考的辨析病句题有扩大信息容量的趋势,四个辨析句子中,有的句子字数达60字。着重看易致病部位,着重审读致病的关键词(或短语)是辨析病句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抓词语的照应,是解题的切入点之一。  例如: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兩面与一面不搭配,前面两个“能否”改为“能”。  2.看介
期刊
“我很重要。”  很少有人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也许,只是因为不明白自己存于世间的意义。其实,不必太过纠结于结果,至少我还来过这个世界,我还在。我在,我很重要。  也许我不够漂亮。大脸庞,短发,校服里套着白色T恤。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同龄女孩化着精致的妆,袅袅走过,连我这个同性都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再掏出镜子仔细端详我自己,上看下看,普通得真可以扮演路人甲。的确,我算不上漂亮女生。  也许我
期刊
老马走上进城的大道,私宰场就在城门的东边。那里的屠刀正张着,在等待这个残老的动物。  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马行在前面,王婆随在后面,一步一步屠场近着了;一步一步风声送着老马归去。  王婆她自己想着:一个人怎么变得这样厉害?年轻的时候,不是常常为着送老马或是老牛进过屠场吗?她颤寒起来,幻想着屠刀要像穿过自己的背脊,于是,手中的短枝脱落了!她茫然晕昏地停在道旁,头发舞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