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新接手了一位退休老教師的班级,并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作为新任的班主任,我并不是很了解这个已经进入转型期的四年级。为了尽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我从接手的第一天起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班级里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但在融洽的气氛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总是很不融洽,他叫杨洋(化名)。
  杨洋总是趁同学不注意时推倒同学或将其他同学的书本文具乱扔在地上,而且还找茬和同学打架。然而,每次我给他们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不抬头看黑板,他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自顾自地玩自己的。我提问题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站起来低着头,一言不发,还抠着手指。这种种反常的举动着实让我很是疑惑。
  后来,我了解到:杨洋家境比较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也不识几个字。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很是粗暴。只要一犯错误或是成绩稍不理想,就会遭到父母一顿严厉的训斥或是痛打。在学校,由于他不爱学习又穿着邋遢破旧,同学们总是瞧不起他,都不愿意和他玩,还常常嘲笑他。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总是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他对学习逐渐失去了信心,以致感到自卑,遇到老师不是低着头就是绕着走,上课不是自己玩自己的就是打瞌睡。
  了解到杨洋的成长情况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痛了,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想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所以我决定帮助他,尽最大的可能使他融入这个班级并变成品学兼优的学生。我想,这个孩子应该需要更多的关爱。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知道,虽然要改变一个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有些畸形的心理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还可能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通过我的爱心教育,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
  首先,我通过家访来到杨洋同学的家里,和他的父母做了一次深刻的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教育不是靠暴力,要用语言和行动来教育他,并且希望他们多注意孩子的生活习惯,多关心他,多和他沟通等。
  在和杨洋的父母谈话后,我发现他明显比以前学习主动了,作业能够及时上交,出现错误也能及时改正。并且穿着整齐干净了很多。上课也会抬起头看黑板,虽然回答问题还不是很积极,但进步已经很明显了。在随后的一次单元测试中,全班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杨洋还是没有考及格。在我讲解试卷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神黯然无光,有一种无助与无奈。下课后,我发现他一个人静静地走向操场,坐在草地上发呆。我轻轻走到他面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已经知道你很努力了,这是比分数更重要的进步,我相信以后你会有更大进步的。”他听了我的话,眼睛里有泪水在滚动。最后他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我说:“老师,你能不把我这次的成绩告诉我爸妈吗?我不想被爸妈打骂,也不想让他们生气,下次我一定会更努力的,也一定会考得更好的。”听了他的话,我不由得内心一颤,原来他不是不求上进,他一直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他也想展翅高飞。只是一直没有人给他适度的帮助和足够的勇气。我诚恳地对他说:“我会为你保密的。”
  后来,我意识到由于他以前放任自流习惯了,自制力差,学习基础又差,单靠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会很困难。那么怎么办呢?记得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所以我决定让同学们去帮助他。并且如果他愿意,我也可以课后再为他补补课。
  我找来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王朋(化名),让他和杨洋做同桌,并且帮助他的学习。王朋很愿意,杨洋也很开心。后来我又问杨洋,愿不愿意我课后为他补课,杨洋激动地说愿意,并且说愿意听老师的话。
  渐渐的,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杨洋不再低着头了,而是很认真地抬着头看黑板。并时不时张开嘴巴和同学一起回答问题。更让我高兴的是,杨洋下课再也不和同学打架闹事了,也不再推倒同学了。同学们也愿意主动和他一起做功课、玩游戏了,这样,使他越来越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时间过得真快,在我和王朋等同学的不懈努力下,杨洋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接下来的几次单元测试中,他不但考及格了,而且还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在后来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他居然排到了前十名。我在班里高兴地说:“同学们这次都考得很好,大家的进步都很快。特别是杨洋同学,进步最大!我们大家祝贺他。并且一起大声地告诉他:“杨洋,你真棒,我们很爱很爱你!”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杨洋笑了,很开心地含着泪水笑了!我也很开心,因为我找到了开启杨洋心灵的钥匙,也为他隐形的翅膀搭起了飞翔的平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关爱的心,就会激活孩子心头的希望,让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可以展翅高飞。正如一首歌所唱: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参考文献:
  李慧.班级活动对小学生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D].南京现范大学,2013(03).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取凉于扇,不若清风之徐来;  汲水于井,不若甘雨之时降。”  这是中国古代名著《小窗幽记》中的一句,意为:以扇子取凉,不如慢慢吹拂的清风;到井中汲水,不如天上及时降下的雨水。此句颇含深意。比如说做事,若三心二意则如“取凉于扇”,若能持之以恒则如“清风之徐来”;又如为人处世,处心积虑如“汲水于井”,泰然处之则如“时降之甘霖”。意言于种种,生发于处处,强求之不可为,不若顺其而自然成。  作为一名教育
摘 要:提问是语言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一个精准的提问能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更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从而影响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从以上现状着手,提出一些提高语言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意图优化提问质量,体现幼儿主动学习,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  关键词:语言活动;提问;有效性  一、提问有效性缺失的原因  1.问题过于简单、老套,缺乏思维的价值  如“是不是?”
在小学阶段,每个学期的语文课都会学习二十到三十多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精挑细选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草原》,描写人物高大形象的《童年的发现》《金色的鱼钩》《桥》《晏子使楚》《詹天佑》,借物表达情感的《白杨》《落花生》《桃花心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描写事物特点的说明文《鲸》《松鼠》,启迪学生思维的《矛和
摘 要: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单篇式阅读方式,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阅读上的连贯性和自主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实现传统“在阅读”到“会阅读”模式的转变。简要论述了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几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群文阅读;价值;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是建立在教材单元的基础之上,将教学单元内的多篇文章进行融汇整合,贯通成为一个整体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对学生阅读理
批注是我国传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者在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是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中的批注发表些浅见。  一、感想式批注  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完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之后,不少学生在“好
人们常说:“栽树栽根,育人育心。”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位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健康型人才,班主任就应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搭起一座用爱心构建的“桥梁”。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长期生活在农村。现在在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重庆璧山区丹凤九年制学校任教,在24年教学生涯中,我任了24年的班主任,我与我的学生接下了不懈之缘,深知爱心教育的重要。  “爱心”是润滑剂。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是我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技能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中小学课堂对于英语教师口语技能的要求在细节方面不尽相同,教师和教师培训者需着眼于其不同之处,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和培训,方能培养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小学合格师资。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口语;差别  随着201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
每个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存在着差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后进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特别是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更不能让他们掉队。教师要用爱心打动他们,用智慧启迪他们,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用“偏爱”开启后进生心灵的大门。  一、“爱”入其境,了解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班主任需要与后进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
一次语文课,讲授课文《妈妈的爱》。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用小诗的形式讲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无尽的爱。在社会学校里,本课很好讲,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结合家长,或说或写,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无疑是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篇无法绕开的课文着实难住了我。备课时我曾设想将文中的妈妈换位成学生的家长,奶奶、姥姥、姑姑、婶婶等亲人,但又推翻自己的设想,这些角色真的无法代替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我在探索高效课堂的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努力学习探索、尝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期更好地指导和改善教学,这里谈几点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向学生借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