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课堂,使素质教育掀起了一轮新的革命。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视野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术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克服教学过程中的粗制滥造现象,恰如其分地实现知识的整合,使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环境 现代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大大冲击着传统的粉笔黑板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农村一线的一名数学教师,我针对现代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修养是必然。
  对一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与时俱进是必然的选择。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每一名一线教师,都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适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掌握现代媒体教学技能,做好心理和行为能力方面的双重准备。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体会到时代的进步对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兴衰系于教育。面对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决不能做聋子和瞎子,拘泥于已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如果说十几年前素质教育的口号,掀起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那么今天信息整合进课堂便是改革大潮与时代的礁石碰撞下的绚烂的浪花。如今的中小学生再不是闭塞环境下知识结构单一的孩子,现代通信信息的影响,网络的遍及已使现代信息手段走进他们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与传授者,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每一位教师都应熟练掌握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教学软件有效地辅助教学。教学辅助工具的进步,并不代表教师工作就会清闲,相反,有效利用这些先进设备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必要的能力,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再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
  二、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的有效整合,不受空间限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大大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1.现代教学手段更能直观反映图形的变化,数字与图形的结合,等等,使一些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例如,在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式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使学生很清楚明了,教师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同学们就能很直观清晰地体会图形的变换方式和变换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2.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速,不受空间限制的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多方面的教学信息,并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传递给学生。数学教学强调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培养的途径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进行。例如,在介绍勾股定理的由来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拿出纸笔拼画,既浪费时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增加了空间想象的难度,使很多同学半途而废。今天,我们就可以利用动画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亲手完成拼图过程,既节省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在直观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勾股定理的应用留出足够的教学时间。
  三、扬长避短,做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的有机整合。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我所用。存在的弊端主要有:
  1.只重视直观形象的多彩生动,而忽视内容。利用课件教学是基层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而过度地追求课件的形象、色彩、声音却使课件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从表面看来,这样的课件设计学生很乐于接受,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却往往被华丽的外表所吸引,一节课下来讲授的主旨说不出,却记住了课件的展示方式甚至某个动画片段,得不偿失。
  2.必要的传统教学手段不能省略,如必要的板书演示,回归课本阅读小结,等等。有的教师利用课件包办代替,所有的解题思路、过程一律课件演示,往往效果很不好。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的开始,尤其对于低年级刚刚涉及复杂的逻辑推理时,教师黑板上示范式的板书不可替代,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推理的理解,并合理地进行实践。快节奏的演示往往使同学们如同欣赏电影的镜头切换一样,印象不深。
  3.媒体手段无法替代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媒体的实质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课堂气氛的调控,教学环节的设置,舞台表演的策划始终应以教师为主。学生已习惯在课堂关注教师的表情,从教师的眼角眉梢,举手投足获取信息,这是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是一切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当你把多媒体作为课堂的主角时,对它过分依赖时便是忽略了自己在课堂的作用,忽略了你与学生间的情感互动,这是教师的失败。
  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节好课的标准必须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评价的依据,我们必须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有效地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它最好的效用。
  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为了使这一现代化的技术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和完善素质修养,不断学习进步,熟练掌握现代媒体教学技能,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完美统一,并在教学过程中求创新,求发展,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编.课程与教学论.
  [2]马复,章飞编.新课程教学法.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以课程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使学生应有的智力、能力和思维得到开发,全面提高高中数学学习质量,进一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高中教师的重任依然是实施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活动过程。“学然后知不
离心率在圆锥曲线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曲线类型和形状的变化,围绕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有关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屡次出现,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和各类模拟
在高中概率论中,独立事件、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是一些最基本的事件,很好地掌握它们能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概率相关知识做很好的铺垫.为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混淆,下文就对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关系进行详细概述.  一、随机事件的相互独立  1.两个事件的相互独立:对任意的两个事件A,B,若P(AB)=P(A)P(B),则事件A与B相互独立.  2.n个事件的相互独立:一般地,对于事件A,A,…,
本文通过对一道习题的研究,引出双曲线的中点弦的存在性的探讨.经过演算,分类讨论,推理得出判断中点弦是否存在的判定方法.
数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是与数学活动相适应,保证数学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数学研究能力,它是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创造性的能力;另一种是数学学习能力,它是理解数学知识内容、顺利和迅速地掌握必须的技能技巧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
目的:  通过“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为治疗和改善该疾病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的61例患者均来自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口、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