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GCSE)历史学科考试论析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63-07
  
  一、英国考试制度的起源与变革
  
  在英国,学校内原本没有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学完一定的课程,学生便可升入上一年级或上一级学校。维系升学、就业、升官的唯一机制,就是社会门第、血统和经济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革命兴起,打破了这一社会机制。当时中国的科举考试经由传教士已被传人欧洲,1791年法国率先试行文官考试。1853年英国《印度法案》通过后,赴印度就任文职官员,须通过公共考试,此后文官考试制度遂获推广。同时,部分大学为了解决名额有限而报名者日趋增多的矛盾,也开始推行入学考试,如1850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举办了入学考试。
  20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上各种独立考试机构日益增多,多者达百余所。如此众多的考试给学生与学校造成诸多不便,于是在1917年成立了“中等学校考试委员会”,第二年正式举行中学外部考试,即“普通教育证书(GCE)考试。”该考试仅适合于理论、知识考查,而不适合技术、职业考查;并且是以同年龄层次中的20%~25%为对象,也就是说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会报考。作为补充,在1965年设置了较之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低一级的“中等教育证书(CSE)考试”。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是以20%以下的40%学生为主要对象。这两种考试,都是以单科形式命题的。前者学术性和基本理论学科要多些;后者应用性较明显,科目涉及范围甚广,包括文书、速记、时装和各种职业学科。
  1965年以来,英国实行GCE和CSE双重考试制度。这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诸如扩大参加考试对象范围等,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混乱。那时英国尚无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社会性的外部考试影响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双重考试的施行,致使学校无从适应。
  1988年夏季,经过长期探索,英国决定将双重考试制度一体化,实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GCSE,为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的简称)”,并且制定了《GCSE考试国家标准》,经教育和科学大臣批准后施行。国家标准分为“总的标准”和“学科标准”两部分。根据“总的标准”,GCSE采用学科考试,考生任选5门学科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分级评定,有七级,即A、B、C、D、E、F、G。GCSE考试作为单一性考试制度,为全英格兰、苏格兰地区16岁学生的统一证书考试,考试科目包括英语、宗教、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美术等,共约20科。GCSE考试采用“标准(目标)参照指标”,即考生的成绩是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国家标准”评分,全体考生与国家要求作比照。各地的考试机构可以依他们自己的想法制订各种不同的考试大纲,但是任何一种考试大纲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只有这样该考试结果才能获得认可。这也就意味着各地的教学大纲都不得不按照公开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事。
  1988年英国新的教育法案通过,按该法案规定开设的全国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包括核心科目数学、英语和科学,基础科目历史、地理、工业、音乐、艺术、体育和一门现代外语。这些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进入90年代,英国制定了全国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其中包括历史科。而GCSE考试大纲,则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制订的;同时,GCSE考试也是了解与认识国家课程的最主要途径。
  英国学生在16岁完成义务教育学习任务时,要参加GCSE考试。欲继续深造者,则可参加18岁级的普通教育证书进阶级考试(General Gertificate of Education,Advanced Level,简称GCE A’Level),取得更高级的证书。学生的GCSE成绩,被认为是A’Level甚至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
  
  二、GCSE历史学科考试及其试题
  
  如上所述,GCSE是学科考试,历史学科被定为国家课程,因此GCSE历史学科考试在英国颇受重视。
  
  (一)GCSE历史学科考试考核要素
  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考核要素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准确的历史事实。考生必须了解并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的准确信息。这十分重要,表明了考生关于历史的理解。其中,一是记忆,这是关于历史事实的准确记忆;二是选择,挑选出与考试试题有关的历史事实;三是组织,按一定逻辑顺序组合历史事实;四是安排,即运用恰当的历史事实,按恰当的逻辑顺序,有条有理地回答问题。
  第二,自我解释。仅仅掌握了准确的历史事实是不够的,考生还必须关注每一个历史事实的细节,并对之作出解释。其中,一是记述,就考试试题寻找出适当的历史事实;二是分析,书写出有关的历史事实的细节,以显示出对它的理解;三是解释,即说明历史的含义。
  第三,作出决定。最后,考生必须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史料。这些史料,有的来自于历史书籍,有的来自于报纸,也有的是历史照片等。其中,一是理解,即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史料,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是什么;二是分析,仔细地读解史料的细节,来具体认识所记述的历史时期、历史事实;三是评价,对史料所传递的相关信息作出评价,是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是正确的信息、还是错误的信息等;四是诠释,即解释史料的含义,以及它所叙述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GCSE历史学科考试注重基于史料的开放性历史思维能力、构建历史论点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GCSE历史学考试的考核要素,与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后文详述)。
  
  (二)GCSE历史学科考试试题概况
  关于GCSE历史学科试题的概况,本文以英国的评估和资格认证联盟(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简称AQA)编制的2007年6月GCSE历史学科考试试卷为例(在英国,AQA的考生最多),作具体的分析。
  英国评估和资格认证联盟2007年6月历史考试试卷有五份,其中三份是有关英国史的,一份是美国史,另一份是德国史。考生任选其中的一份,其成绩就算是GCSE历史学科考试成绩。
  1.“英国史——伊丽莎白时期的英格兰(1558—1603)”试卷
  A卷,必答题,满分45分,65分钟之内答完(史料分析题)。
  伊丽莎白一世
  仔细阅读史料A、B、C、D,回答a、b、c、d、e、f问题。
  史料A,伊丽莎白时期爱挑刺的一位大臣的评论(1558年,略);
  史料B,1589年教皇关于伊丽莎白的评语(略);
  史料C,1588年英国一位艺术家所作伊丽 莎白的画像(略);
  史料D,N.威廉姆斯1972年所著《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生活》一书中的一段话(略)。
  回答的问题:
  a.史料A所反映的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是怎样的?
  b.史料A与史料B对于伊丽莎白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c.运用你自己的知识,谈谈史料A与史料B的观点什么不一致?
  d.仔细看图(史料C),并运用你自己的知识,谈谈该图对评价伊丽莎统治的作用。
  e.阅读史料D,该史料是对于伊丽莎白统治的威胁的一个说明,运用你自己的知识,回答你是否同意该史料的观点?
  f.运用所有的史料,以及你自己的知识,回答伊丽莎白女皇的统治为什么没被推翻?
  B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30分,40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船与皇家水手
  a.谁是约翰·霍金斯?
  b.阅读R,哈克鲁伊特1589年所著《主要的航海与英国殖民地的发现》一书中的一段史料(略)。
  运用你自己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英国人进行“发现之旅”?
  c.英国人德锐克的领导能力对于胜利完成环球航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选答题二,戏剧和清教徒主义
  a.谁是李查德·波拜捷?
  b.阅读托马斯·司高特在1590年代对于清教徒的一段描述(略)。
  运用你自己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伊丽莎白的统治对清教徒的反抗感到担忧?
  c.清教徒的反抗对于伊丽莎白时期戏剧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英国史——不列颠(1815—1851)”试卷
  A卷,必答题,史料分析题,满分45分,65分钟之内答完(史料分析题)。
  工业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略)
  B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30分,40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选举(略)。
  选答题二,穷人(略)。
  3.“英国史——英国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的变迁”试卷
  A卷,必答题,史料分析题,满分35分,50分钟之内答完(史料分析题)
  19世纪的英国医疗状况(略)
  B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15分,20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医学的发展(略)。
  选答题二,盘尼西林的发明(略)。
  C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25分,35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罗马统治时期和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略)。
  选答题二,1850—1950年的英国公共卫生(略)。
  4.“美国史——美国西部(1840—1895)”试卷
  A卷,必答题,史料分析题,满分45分,65分钟之内答完(史料分析题)。
  平原人的挣扎(略)
  B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30分,40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大平原上的牛群(略)。
  选答题二,摩门教徒(略)。
  5.“德国史——德国(1919—1945)”试卷
  A卷,必答题,史料分析题,满分45分,65分钟之内和答完(史料分析题)。
  纳粹攫取政权(略)
  B卷,选答题(二选一),满分30分,40分钟之内答完(命题小论文和史料分析题)。
  选答题一,纳粹的统治与反抗(略)。
  选答题二,纳粹法西斯主义(略)。
  据上所述,制成GCSE历史考试试卷(评估和资格认证联盟,即AQA)分析一览表如下(表1):
  由此可见,GCSE历史学科考试试卷一般有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史料分析题,后者由命题小论文与史料分析题组合而成。前者分值较多,后者分值较少,满分共75分。前者规定答题时间较长,后者规定答题时间较短。也就是说,该考试是以史料分析题为主要题型的,辅之以命题小论文;无客观性选择题。一般挑选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之事件,或某一国家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为考核内容。
  
  
  (三)典型试题(史料分析题)剖析
  我们已经知道,GCSE历史学科考试是以史料分析题为主要题型的。下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编制的一道史料分析题为例,作较为深入的研讨。
  仔细阅读史料A、B、C和D,回答所列出的问题。
  史料A,查尔斯·肯特所画“登刻尔克大撤退”写真油画。这是在登刻尔克大撤退几天后画成的(略)。
  史料B,统计表(关于英德两国空战战机损失对比表)
  史料C,关于1944.6.6,一支美国军队在诺曼底奥玛海海滩登陆的报告。报告写道:在冲上海滩的时候,我们遭到了德军机关枪和来福抢的疯狂扫射。德军士兵在悬崖上的军事阵地上对我们扫射,我们的处境万分危险。我们的士兵从登陆舟跳下、冲向海滩时,伤亡惨重。更有一些士兵挣扎着爬上海岩,但是又有不少士兵被地雷炸死。
  史料D,丘吉尔在其所著《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书关于二战中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论述:大西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在陆战、海战和空战中所发生的每一次战斗。之所以不能忘怀,是由于这些战斗所造成的历史性后果。
  考生需回答:
  问题a,关于1940年6月登刻尔克大撤退,史料A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b,仔细阅读史料B,运用史料B和你自己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英国能赢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
  问题c,关于盟军在“漫长一天”(即1944.6.6登陆日)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史料C有什么价值?运用史料C和你自己的知识,来回答这一问题。
  问题d,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来说,史料D关于大西洋战场的重要性的评议是否公正?运用史料D和你自己的知识来回答这一问题。
  之所以说该题是典型的GCSE历史学科考试史料分析题是因为该题提供的史料的类型比较全面,有文字史料、画片史料和统计史料等,在其中有第一手史料如史料B,也有第二手料如史料D。综合考查考生历史学习能力也是多层次的,有对史料本身价值的评价如问题c,有对史料所能反映的信息作出描述如问题A,也有结合史料对历史现象作出自己解释的如问题b。至于问题d,则更是要求考生评价史料的公正性。以及对于重大历史问题的自我看法和自我论述,该题(问题d)得高分的答题要点:第一,解释什么是大西洋战场。第二,陈述1939—1940年间,英国面临的困境。第三,由于德国潜艇战所取得的成绩,曾击沉英国300余艘船舰,这样就威胁到了英国的生命线;也由于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岛的攻击,同样也严重地威胁到英国的生存;在丘吉尔首相的领导下,英国海、空军奋起反抗。第四,就丘吉尔所处的地位来说,丘吉尔所说的话有其依据,大西洋战场对于英国确实生死攸关;但对于整个二战来说,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苏德战场至少与大西洋战场同样重要。第五,也有人认为,若英国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就会出现完全不同 的结果。
  
  (四)答题要求
  1.命题小论文与史料分析题答题要求
  (1)命题小论文的答题要求
  其一,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回忆,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答题。
  其二,往往一个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会考查不同的能力要求,如关于历史事实的回忆,关于命题的重要观点的解释,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某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等,这类题目。不希望考生使用试卷上提供的史料。
  其三,若要使用试卷上的史料,也仅仅局限于在答题的起始处;而接下来的大部分的答题,考生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史料。
  其四,相当比例的分值,是考查考生答题的流利程度,要求考生拼写正确,且不犯语法错误。
  (2)史料分析题的答题要求
  其一,要求会使用第一手资料和第二资料,以及图表资料等。
  其二,要求考生对所给予的史料进行评价,而这些史料与考生以前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是有所不同的。
  其三,要求考生对所给予的史料进行评价,尤其是关于其可信性的评价。
  其四,要求考生解释有关历史问题的不同认识。
  其五,通常在一组问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要求考生运用史料,结合自己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2.取得高分的要求
  从总体上说来,有五条要求:
  其一,合乎逻辑地、正确地运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用合适的例子作出有效的证明,并作出判断。
  其二,分析要有事实证据、要合乎逻辑,并要把相关历史主题的有关内容整合起来。
  其三,认识到历史事件的起因,都与其所处历史时期的观念、态度与信仰有关。
  其四,能评价史料、批判性地运用史料,以获得合乎逻辑的、有证据的结论。
  其五,理解并使用历史争辩中的解释。
  关于命题小论文,有六条要求:
  其一,仔细阅读考试题目,回答要切题;答题时,须与所问的问题密切相连。
  其二,不要在无意义的、过多的描述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其三,整张答卷,论点与看法要有一致性,不能自相矛盾。
  其四,分析问题要合乎逻辑,并且要有事实作论证。
  其五,对于不同的论点要作出评价。
  其六,在评价时,须把不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考虑进去。
  关于史料分析题,有四条要求:
  其一,在答题中要自觉地对所给予的史料的可信性作出评价。
  其二,准确地按照答题指导语,运用史料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来作出回答。
  其三,答题要直截了当,不要拖泥带水;史料的运用要有序,不要散乱。
  其四,理解不同观点的史料,运用这些史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论点并加以证明。
  
  三、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及其作价值
  
  (一)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
  归纳起来,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有三个。
  首先,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总体要求,与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准确地说,GCSE历史学科考试大纲是依据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来制订的。如前所述,GCSE历史学科考试考核要素中所列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准确的历史事实,”二是“自我解释”,三是“作出决定”;这与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成就目标,在总体上说来是一致的。请看表2:
  
  从表2可见,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成就目标是递进的,即从编年式理解、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到组织和交流;GCSE历史学科考试考核要素也是递进的,即从准确的历史事实、自我解释到作出决定。更为重要的,前者“编年式理解”,“关于历史事件、人物及变化的知识和理解”,与后者“准确的历史事实”相吻合;前者“历史解释”与后者“自我解释”相吻合;前者“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与后者“作出决定”相吻合。
  其次,GCSE历史学科考试与日常历史教学密切相关。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察,一是日常用的历史教科书,另一则是日常历史教学活动。
  关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是以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而GCSE历史学科考试,也以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因此,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GCSE历史学科考试、历史教科书,这三者是高度相关、紧密相连的。更为明显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常用的历史教科书,在书名上都冠以“GCSE"字样,以表明阅读与学习该书,就是在为参加GCSE历史学科考试作准备,如《GCSE世界现代史》旧,又如《GCSE世界历史》《GCSE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2009年新版的中学通用的《GCSE世界现代史》一书,更具有典型意义。书的导言之首就对读者(即中学生)说:“本书会帮助你在GCSE历史学科考试中获得成功。”该书导言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前者告知读者(中学生)本书会告诉你应该学习、了解并掌握什么历史知识,这些历史知识在参加GCSE历史学科考试时是必须具备的。接着进一步说明该书的主要内容,一是以讲历史故事来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提供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素材,三是会提供十分具体的史实(即史料),四是有许多图表来帮助读者(中学生)学习历史。后者告知读者(中学生)本书会帮助你学会如何使用你所学到的历史知识,这是GCSE历史学科考试所关注的焦点,也正是本书的特点所在。接着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一是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重点所在,如关于女性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二是如何选择与组织有关的历史信息;三是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考核要点;四是如何运用史料来建构、发展自己的历史观点。
  关于历史教学活动。在英国日常的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也十分关注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考查要求,这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也表现在课外活动中。由于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试题都是主观性问题,或是史料分析题,或是命题小论文,于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小论文撰写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甚至成为左右考试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英国的中学历史教师们都十分关注学生这方面的锻炼与能力培养。一位历史教师在英国著名的《历史教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专题研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史料教学,他设计了渐进式的三个教学课堂方案,即“旧贫穷法”教学活动、“乡村变迁”教学活动和“反新贫困法运动”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学会分析、评价、运用史料,学习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应对GCSE历史学科考试。另两位历史教师也在《历史教学》杂志上撰文,研讨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历史课外活动,他们组织七年组的学生参观考察中古城堡,要求学生解读一个历史遗址;八年级的学生考察泰晤士河穿越伦敦,要求学生思考城市建筑风格的时代影响;九年级学生参观帝国战争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要求学生探寻这两个博物馆是如何以不同形式表现战争的。这些活动与教学要求,也都与GCSE历史学科考试有关。
  最后,GCSE历史学科考试十分强调学生史 料的选择、分析、评价与运用能力,基于史料建构自己的历史论点的综合能力。如前所述,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考核要素有三个方面,其中“准确的历史事实”与选择史料有关,“自我解释”与选择、评价史料有关,“作出决定”则与选择、评价和运用史料有关,更与建构历史论点有关。GCSE历史学科考试分为A卷和B卷,A卷系必答题史料分析题,B卷系选答题,有史料分析题和命题小论文。A卷就是分析、评价、运用史料,进行答题。B卷的史料分析题在题型上与A卷相同;命题小论文的撰写,也离不开史料。无论是史料分析题,还是命题小论文,都要求考生具有建构历史论点的能力。至于该考试的答题要求包括取得高分的要求,则都与史料的选择、分析、评价、运用有关,与建构历史论点的能力有关。
  
  (二)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作用与价值
  1.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作用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学业时的全国性证书考试(分七级评定),同时又是国家课程,GCSE历史学科考试在英国颇受重视,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更是十分显著。
  只要是全体学生都可以参加的考试,而且以等第分级,更与升学和入大学密切有关,那么这样的考试就必然会具有“指挥捧”作用,对日常教学有着显著的引领。GCSE历史学科考试就是这样的一种考试。如前所述,GCSE历史学科考试与日常教学密切相关,日常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一般都冠以GCSE考试字样,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也都离不开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考核要素与考试要求。
  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制定了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此后GCSE历史学科考试大纲的编制就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国家课程标准也是历史教科书编撰的依据,日常教学活动的指南。这就促使这三者紧密联系起,相互影响、互相制约。请看示意图(图1)如下:
  
  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制约着GCSE历史学科考试,以及历史科日常教学。反过来,GCSE历史学科考试与历史科日常教学水平,反映了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状况。在其中,GCSE历史科考试是至关重要的,它既体现了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同时又对日常历史教学起着引导作用。GCSE历史科考试,是国家课程标准与日常教学之间的桥梁。
  当然,GCSE历史学科考试更有其与生俱来的作用——评价,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学业成就。该考试采用“标准(目标)参照指标”,即考生的成绩是依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性统一标准,一般按七级评定等第,A为最高等第(现在有A ),要求最高;降次为B、C、D、E、F、G等第,要求也随之逐渐下降。标准(目标)参照指标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
  2.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价值——有力地促进英国历史教育改革
  GCSE历史学科考试在整个学校历史教育系统中的价值,源自于它的地位与作用,更与其特点有关。
  由于历史科是国家课程,是每位学生必修的,同时GCSE考试又具有证书考试性质,因此,GCSE历史学科考试在英国颇受重视,甚至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招生时也十分看重该成绩。在学生的心目中,GCSE历史学科考试也有很高的地位。这样一来,GCSE历史学科考试就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挥棒”作用。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就在于这指挥棒指向何处?是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而促进教育改革,还是与教育改革格格不入、从而阻碍教育改革?这才是关键所在、要害所在。
  我们已经知道,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一大特点,便是十分强调史料的选择、分析、评价、运用,基于史料建构历史论点,注重批判性历史思维。为了要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那么日常的历史教学就要格外重视该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和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学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有力地强化了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而史料教学,在英国历史教育改革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正是强调史料的教学,即让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历史学家的工作,促使英国的历史课彻底摆脱当时的危机,出现一派新景象,那就是“新历史科”局面的出现。
  我们可能知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学校的历史课出现危机。在一项全国性的调查中,被调查的近万名男女学生多半感到历史课既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又没趣。关心历史教育的英国历史学会刊物《历史》在1969年刊登了一篇反响强烈的文章《历史处于危机之中》,认为“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导致历史课危机的直接原因。在困境的挑战下,英国的历史教师们尝试着对传统历史教学进行改革。他们先从变革教学方式着手,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方法,如设计历史游戏、角色扮演等。接着变革教学内容,主要在于提升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如增加乡土史、现代史内容等。最终引出探寻历史教学之本质,若学习历史被视作仅仅是为了升学,那么就会导致历史教学出现“缺乏一个学科本身所应具有的严谨与智慧实质”的缺点,这是传统历史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只是背书而不是思考;历史教师们努力创设新的课程情境,力图给予学生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借此来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的基础——史料被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史料面对历史学家们所面临的问题。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背诵事实,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评价证据,分辨“事实”与“说法”的差异,即通过理性的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想象来理解以往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从中学生们可以学到历史研究的方法,感悟历史的真谛。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学校委员会支持全国性课程研究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13—16岁的历史课程计划。该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历史科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载体,整个课程与教材的设计是让学生乐于从史料中进行探索,提出并思考一些历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这样一种新的历史教育理念的推广,展现了历史教育界追求进步的积极精神。至80年代中,英国历史教育完成了巨大转变,许多学者和教师们畅论“新历史科”。历史课彻底摆脱了危机,赢得了学生的欢迎、社会的赞同。
  如前所述,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1年颁布了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1995年、1999年先后颁布了第二、第三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并在2007年又修订颁布了第四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2008年9月实施之。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历史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与主旨。纵观这四个课程标准,都是坚持以成就目标体系而不是课程内容体系为基本构架的,由此可见英国高度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进一步分析,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成就目标体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发展,其中十分强调史料的分析与运用方面的能力需求。如2008年开始实施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是在1999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成就目标体系增加了“关键进程”的目标要求,有历史探究、证据使用和历史交流三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历史问题、甄别评价运用史料、组织信息叙述表达自己的历史论点等。这三方面的要求,都与史料有关:批判性思维,是以原始史料为基础的;甄别评价运用史料,是围绕史料展开学习活动的;组织信息表达历史论点,是基于史料得出论点来加以表达交流的。也就是说,基于史料展开的学习活动,是达成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在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和日常历史教学之间起着关键性桥梁作用的GCSE历史学科考试,充分发挥着它的“指挥棒”作用,促使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的落实与达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历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贾非,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林福来,吴家怡,英国会考与大学招生制度[J].选才(台湾地区),1991(1)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摘 要?演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反天主教传统使美国人在早期民族和国家构建中形成一种认同,即美国是新教国家,合法的美国公民必须是新教徒。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种认同受到冲击。经济和阶级的剧烈变动,以及大量天主教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原有的公民构成,瓦解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加剧了新教徒焦虑,他们担心这些变化威胁到已形成的新教公民身份。1944年,当新教身份的核心象征《圣经》受到天主教徒攻击时,新教徒和天主教徒
[关键词]历史,学科测评,主观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44-04    在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冷战是如何开始的》这篇文章中,美国著名冷战史研究专家、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梅尔文·莱夫勒写道:“在美国学术界,人们曾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任何学术研究都应该把繁复的事实简单化,这样的研究将事件的发生归结到某种非常简单、易于把握的原
【关键词】神入,理解力,历史故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06-08  历史除了呈现过去的“事实”之外,还蕴含着人类过去发展和变迁的种种可能,以及人们理解世界的不同观点与见解。历史是在人们的理解中生成的,“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活动,从而塑造不同的世界”。历史决定着我们的理解力,理解力也规定着我们在解释历史中开辟的视野
关键词 主题教学,教学设计,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44-08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多,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教学目标,是一线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主题教学设计不失为一个可操作模式。何为主题教学设计?就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
关键词:逻辑性,资源整合,君主立宪,权力制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45-06  思维的逻辑是否清晰、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否得当,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能。就思维的逻辑性而言,“作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的人……比较理由时,使用的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逻辑上的合理性”。①“逻辑”一词的含义之一是“思维的规律性”,而作为历史事件的逻辑性在教科书中通常
关键词课堂立意,家国情怀,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62-03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一课因其知识结构清晰、史料多元丰富、与现实联系密切等特点一直成为中学历史教师上各级公开课的宠儿。抛开教师课堂的呈现力不谈,纵观《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设计却往往乏善可陈,大部分教师的基本设计思路为:背景—内容—特点—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在
独立的简单函数可以让开发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同时由事件驱动的执行可让操作变得更加便宜。  开发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编写代码以解决业务问题。随后,运营团队又要花费大量精力搞明白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并让它们在所有的计算机上运行,然后还要确保这些计算机能够顺利运行。这可以说是一项永远没有尽头的任务,那么为什么不将这部分工作留给别人去做呢?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虚拟机、云计算、容器等众多IT创新一直专
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个遥远的国家,人口众多,但是特别缺少其他国家拥有的物品,所以随时准备无限量地购买别国出售的任何货物。①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中国既不需要进口,也不需要出口,他们可以没有对外交往而安然独处。中国有肥沃的土壤,能生产各种各样供食用的作物,中国的气候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把农业——提供衣食所需的产业,放在其他一切行业之上,中国不仅有这些,还有更多。因此,外商从事对华贸
受“辉格派”史学的影响,诸多西方学者一直强调中世纪英国盛行限制王权的“法治传统”。然而征诸史实则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英国,虽然流行着由日耳曼法、封建法与神法融合而成的“王在法下”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并不能真正地限制独裁的国王。被视为体现这种“法治传统”的议会,虽拥有征税权、立法权,且有上下议院分设、请愿制等制度建构,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基于共同的“利益原则”,这一政治体制的主旨实际上是支撑王权而非
一、问题的生成  在进行完“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学之后,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大萧条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陷入了危机,但当时在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民族工业为何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呢?难道当时的中国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冲击?”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多考虑。因为此内容在教材上仅涉及“民族工业在这十年间的较快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两个简要小点。但这里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即早在19世纪中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