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立意,培养家国情怀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堂立意,家国情怀,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62-03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一课因其知识结构清晰、史料多元丰富、与现实联系密切等特点一直成为中学历史教师上各级公开课的宠儿。抛开教师课堂的呈现力不谈,纵观《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设计却往往乏善可陈,大部分教师的基本设计思路为:背景—内容—特点—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知识完整性上是滴水不漏的,但止步于此,总感觉意犹未尽,缺少了历史真正的韵味。既见不到鲜活的“人”,也体会不到五彩缤纷的“生活”,更加看不到历史的价值。
  千古文章立意高,历史教学同样需要立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手头的课程资源做出综合的判断,在能力、情感、价值等方面确定一个角度,然后对教学的目标、策略、步骤进行整体构思,使课堂呈现出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审美结构。①而在这样的立意中,一定要體现历史的核心价值观,让历史知识服务于历史价值,让历史课堂充满美感与灵魂。究竟选取什么样的角度可以呈现出立意高远呢?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选取了如下角度进行教学设计:
  大萧条以来,从胡佛的有限干预到罗斯福的全面干预,政策层面的不同,其内在理论却是围绕着对“什么是自由”的争论。因此,笔者选取了“自由主义”这一角度对本课进行整合:
  罗斯福新政——从古典自由到现代自由的转变
  一、危机降临:古典自由的困境
  二、危机应对:两种自由的较量
  三、化危为机:自由理念的拓展
  本课由2017年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导入。这个看似与本课无关的时事,却引出一个问题:近年美国多次发生枪击案,导致民众对安全的担忧,也多次引发美国对是否要禁枪的全民大讨论。但支持禁枪的提议却难以在美国立法。原因何在?除去利益集团的阻挠,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携带枪支是公民的自由,而自由精神又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在80多年前,一个人的政策也曾引发美国民众对“什么是自由”这一命题的广泛讨论。
  接着,在之前分析大萧条原因的基础上,设问:大萧条为什么愈演愈烈?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遭遇到了严重的困境。那么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给出如下材料:
  胡佛总统建立了联邦农业局,试图将国内农产品价格维持在高于世界价格的水平上,在价格下跌时存储农产品,但是,胡佛又反对政府干预产量。股市崩溃后,胡佛采取劝告的方法,一方面要求企业的老板们维持生产投资和现行工资,一方面要求劳工界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胡佛政府也进行公共工程建设,但规模有限。1932年1月,40个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但胡佛仍然坚持金本位制,并力促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使美元处于十分危险的不利地位。胡佛还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的政策,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结果反而阻塞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胡佛及其政府还坚决反对采取救济措施,认为救济将使人的品格变坏。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解读材料后设问: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纠正传统的观念,认为胡佛政府面对危机是毫无作为的,但实际上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局部的干预手段来应对危机。总体上而言,其政策的基本点还是坚守自由放任的政策,从而使危机愈演愈烈,也使得1932年的大选共和党败北。有学者就认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政府干预。胡佛的干预,是自由放任中的干预,其实质,则是干预中的自由放任。他的言论和作为,可以看做是为旧的自由放任主义唱出了送葬的挽歌;但同时,他却竭力想使自由放任的灵魂和精神在一种新的躯壳中重新复活。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应该把胡佛看做是新政的先驱,也没有理由认为他的反危机措施为后来的新政铺平了道路。①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胡佛政府顽守自由放任的政策呢?是胡佛个人的原因吗?我给出了一个胡佛总统的小简历:
  ——万松玉:《美国历任总统传》
  由此可见,胡佛的履历比较丰富,能力是非常突出的。那胡佛面对危机的这种态度深层次的原因何在呢?
  (胡佛)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和平时期对下列二者进行选择:一是崇尚坚韧不拔的个人主义的美国制度,二是包含家长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条的欧洲哲学。假如我们接受了后者,就意味着实行中央集权,意味着摧毁自治政体,意味着摧毁损害我国人民赖以取得无可比拟的伟大成就的个人主动性和事业心……政府介入实业的计划将对我们的自治政体和经济制度产生什么影响。它将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他将削弱自由的根本基础,……如果把政府介入商务解释成自由主义,那就是虚假的自由主义。……都会侵蚀自由主义的源头——政治平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和机会均等。
  ——王建华:《美国政坛竞选演说精粹》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胡佛认为经济上一旦放弃自由主义,实行国家干预,会损害政治上的自由,摧毁美国的立国之本。正如何顺果先生所言: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既不在其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也不在其根本不想努力去克服这种危机,而在于其政治信仰和经济思想的问题。事实上,他始终相信自由贸易、自由企业和自由发展的思想。根深蒂固地主张和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而根本不愿以政府权力去干预经济。②
  至此,学生已然知晓古典自由的困境及以胡佛为代表的古典自由的信奉者的内在逻辑。但危机日甚一日,最终在1932年的大选中,美国人民选择了高举“国家干预”大旗的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就这样,胡佛悲剧性地离开了他的总统宝座,毁掉他的不是他个人能力的突然衰退,而是他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哲学的坍塌。
  接下来,在概括罗斯福新政具体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罗斯福总统在一个“自由主义”传统根深蒂固、把自由看成高于生命的国度里,为什么能比较顺利地推行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展示如下材料:   自由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意味着从某种束缚下获得自由,而美国人民于1776年,就已经从专制政治的暴虐之下取得自由。但现在美国的大垄断集团又建立了一种新的专制制度,垄断限制了各种机会……由于经济上的不平等,即使赢得了政治上的平等也已经失去意义。如果人们的劳动成果没有受到保障,这种经济上的残缺就决定人们的生活不是安全和独立的,从而谈不上自由、民主和平等,也无法去追求和实现真正的幸福。
  我虽然也信仰自由主义,但对那种放任主义的、不加干涉的自由竞争和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不抱好感,甚至敌意,因为它使美国的安全和公民的自由处于危险之中。放任自由主义的结果是98%的美国人口都遭受到天诛地灭。(贫富差距)这种情况继续存在,那么最自由的政府,也不会为人们所长久接受。
  自由得以继续存在的、唯一确实的屏障,就是必须拥有一个坚强得足以保护人民利益的政府。独裁不产生于坚强有效的政府,而产生于软弱无效的政府。如果人民通过民主方法建立一个坚强得足以保护他们免除恐惧和饥饿的政府,则其民主和政府形式就是有效的。
  ——《罗斯福选集》
  解读以上材料,让学生概括罗斯福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经济平等是政治自由的基础;批判古典自由,认为过度个人主义和贫富差距会摧毁自由;自由应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保障人民基本的生存权。由此我们发现,罗斯福之所以能大力推行国家干预来应对危机,不是因为抛弃了美国的立国精神——自由主义,而是他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自由。罗斯福的自由主义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或思想,而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制定国家公共政策的依据,并在“新政”时期使之得到大力推行,从而使自由主义获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效果。可以说,没有罗斯福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就不会有所谓的“新政”。而这种新自由主义思想,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①1941年l1月6日,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了著称于世的所谓“四大自由”,对其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补充和发展。这四大自由原则是:公民有充分發表言论和意见的自由;每个公民有自己偏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四大自由”在次年元旦被由26国联合发表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正式采纳。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重申了“四大自由”的精神。由此,在新政期间罗斯福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对自由的重新定义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成为全世界普遍遵循的价值观。
  李惠军老师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至少应该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历史知识信息的丰富性(内容);二是历史认识过程的审辩性(思维);三是历史经验价值的知本性(迁移);四是历史人文内涵的怡情性(情感)。②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着“自由主义”这一核心概念来立意,把历史知识缠绕在这一主题上,不是单纯地在罗列知识。而且,课堂始终在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进行思考和审辩,整节课有非常明确的中心及核心价值,做到了知识性与价值观的统一,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家国情怀的素养自然生成。
  应该要注意的是,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时,不能使之狭隘化,仅仅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关注与认同,而是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与高度,上升到全世界的高度来关注人类的发展及命运。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世界动荡不安,人类走到了一个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是沉沦于法西斯的集权统治,还是找到一条人类发展的新的道路?在本课的设计中,紧紧抓住“自由主义”含义的转变来立意,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注,拓展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及价值。
  历史教学需要好的立意。好的立意可以拓宽历史视野,打开学生的视界,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有核心价值的立意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中国及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深深的历史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胡文根,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分层教学,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63-02  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高一年级部分班级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即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通过分层走班,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学班里,接受相对比较适合的教学,力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平台。  历史学科在高一年级将学生分为A
时间:2010年8月17日下午。  地点:西安市凤城二路圆顶咖啡厅。  参加人:西安中学特级教师郭富斌,陕西师大附中高级教师史小军,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级教师闫晓娟,本刊主编任世江、编辑部主任柳文全。  主题:围绕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第40题,认识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探讨提升高中教学的思路。  记录及整理:柳文全。  任:我们看到今年高考文综第40题后,感觉很出色。教育部考试中心内部评价,专家
关键词历史文献,教学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3-0061-05  历史文献是史料的主要类别之一,“包括各种文字的或口传的记录……一切具有意义的文字记录,无一不是史料或包含有史料价值”。①教师在平时以及教学设计之前进行历史文献的阅读,具有了解史学前沿动态、拓展历史文化视野、增进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提升教材处理能力等作用,这于教学设计是有益的
据工信部官网数据,2020年1-11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收入增速平稳,前11月软件业务收入为73142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此外,1-11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009亿元,同比增长7.1%。  软件产品收入增速持续上升。2020年1-11月,軟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9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到1794亿元,同比增
关键词西欧商人清点钱币,误读与误用,银钱兑换商,宗教信仰,资本主义新教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50-04  人教版必修Ⅱ中的“西欧商人清点钱币”(见图1)一图,为尼德兰①画家马里纳斯·凡·雷默斯维勒(下文称“马里纳斯”)于1540年创作的风俗画,其在1538年还创作了一幅类似作品(见图2,人教版高中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上》(1997年)
摘 要?演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反天主教传统使美国人在早期民族和国家构建中形成一种认同,即美国是新教国家,合法的美国公民必须是新教徒。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种认同受到冲击。经济和阶级的剧烈变动,以及大量天主教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原有的公民构成,瓦解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加剧了新教徒焦虑,他们担心这些变化威胁到已形成的新教公民身份。1944年,当新教身份的核心象征《圣经》受到天主教徒攻击时,新教徒和天主教徒
[关键词]历史,学科测评,主观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44-04    在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冷战是如何开始的》这篇文章中,美国著名冷战史研究专家、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梅尔文·莱夫勒写道:“在美国学术界,人们曾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任何学术研究都应该把繁复的事实简单化,这样的研究将事件的发生归结到某种非常简单、易于把握的原
【关键词】神入,理解力,历史故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1-0006-08  历史除了呈现过去的“事实”之外,还蕴含着人类过去发展和变迁的种种可能,以及人们理解世界的不同观点与见解。历史是在人们的理解中生成的,“不同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活动,从而塑造不同的世界”。历史决定着我们的理解力,理解力也规定着我们在解释历史中开辟的视野
关键词 主题教学,教学设计,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44-08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多,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教学目标,是一线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主题教学设计不失为一个可操作模式。何为主题教学设计?就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
关键词:逻辑性,资源整合,君主立宪,权力制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45-06  思维的逻辑是否清晰、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否得当,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能。就思维的逻辑性而言,“作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的人……比较理由时,使用的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逻辑上的合理性”。①“逻辑”一词的含义之一是“思维的规律性”,而作为历史事件的逻辑性在教科书中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