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空间,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标强调:“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直接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因此该项能力的培养工作必须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抓住机遇,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以便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一、突出学生的设问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进行质疑的能力,有助于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能够在求知欲和探索欲的驱使下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对于某个数学知识点感兴趣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问,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1]例如,在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投掷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多少?有的学生则提出:节假日出游恰逢周末的概率是多少?只有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
  教学的目的不是将学生按照模子打造成同一个模样,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的个性成为他们的优势,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争取在提高数学教学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先分为A、B、C三层。针对C层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对其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一般图像和性质;针对B层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针对A层学生,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让他们对适用范围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其延伸至实际生活中,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每层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扫清障碍。
  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发现自身的问题不足,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此外,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极为有利的。在此需要提醒广大教师注意的是,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服务的。教师切忌为了合作学习而开展合作学习,从而避免本末倒置现象的发生。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小组划分,并确保每个小组都包括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让学优生设计随机事件,中等生进行具体分析,学困生进行计算和总结,以便让小组成员全面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分工协作,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最终为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许多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化,偏向于理论。通常靠教师在课堂上面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知识点结构。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3]比如,在教学“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于抽象的三维空间很难理解,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三维空间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解题能力,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自身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立体几何模型比赛,让学生自行组成几个比赛小组,有的小组制作平面六边形,有的又是正四凌锥等。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研究性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紧绷的学习情绪,使得学生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情。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必要条件。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高中数学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成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学法指导,2019(03).
  [2]孙素贞.浅探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学方法,2018(12).
  [3]黄云昭.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培训,2017(09).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改革提出之后,新课标也不断深化着。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着大胆的创新,对学生学习的模式进行着革新。在新课标的标准之中,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方法具有多样化,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途径,对数学教育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无数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一切方法来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任课老师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各种思想教育中,求异思维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非常大,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求异思维;教学应用  求异思维,又被人们称为发散思维,在学习中与我们日常
期刊
摘要:大家都知道,初中生生机勃勃,充满能量,更有丰富的情感。创造性地追求自己的愿意。对探索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就会事半功倍。然而,有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模式落后陈旧,导致学生厌学,令人担忧。改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有效的教学途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中展示出了许多显著的优越性,在下文中笔者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素材三个方向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优越性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是符合小学学生学习心理、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有效地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阅读积累、表达能力、英语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脱离阅读的写作指导,犹如无鱼之水、无本之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其词汇储备,提高其语言驾驭能力,增强其英语写作素养,为促进写作教学效率提高,推动写作教学发展而奠基铺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写作教学;探讨  实现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本由教师主导的学习课堂,开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因此,本文将以小学高段数学为主要探讨对象,然后对其前置预习教学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更好地应用前置预习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前置预习;教学方法;利弊分析  在现代化教学
期刊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策略不够合理、科学、恰当,导致很多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普遍不高,有些学生甚至不会应用最基本的计算公式、计算法则等。鉴于此,全面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切实增强学生计算素养,便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计算能力;策略;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传授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完成各项活动,自主学习语言,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参与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引言:  英语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位置。当然,设置数学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优秀的数学家,而是培育人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思考、看待和解決问题,开拓思维,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课程为例,探究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策略  即便师生意识到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但因为种种原因,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理解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度推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师所要发展的重点之一。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存在“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使用不当、课堂环节运用不足而产生的,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和理解效果。由此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