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融合

来源 :数理报(学习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mesee_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自信的一面。这不仅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活动,还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发展。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创新活动展开了德育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德育教育下,养成了是非观念,形成了积极沟通的習惯,拥有了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德育;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融合
  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立足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对其自信心缺失的问题进行剖析后,提出了小学德育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融合策略,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摆脱了成长的烦恼。
  一、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会因为不够自信,而出现人云亦云,跟随别人行动的行为,缺乏了自我辨别的能力。小学德育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融合,促使教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培养了学生的是非观念。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日常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在做选择的时候,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在别人的带领下,走向错误的道路。
  笔者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跟风”行为,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其中一位学生在他人的带领下,参与到了打架斗殴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学生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对自己的自信问题矫枉过正。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借助生活中有关打架斗殴的案例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知道一味地跟随别人,并不意味着正确,也并不能证明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强大了,才可以受到他人的尊敬。学生在笔者的教育下,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二、围绕学生的人际交往展开——优化学生的沟通方式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不自信而表现出表达不顺畅、不喜欢与人交流等问题,难以正确地描述自己的想法,甚至直接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融入到集体中去。小学德育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融合,促使教师围绕学生的人际交往展开,优化了学生的沟通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播与人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学生因为人际交往不顺利而加重自信心缺失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多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不自信的人,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让学生逐渐适应与人沟通,掌握沟通的方式。
  笔者在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存在逃避教师眼光、行为拘束、不喜欢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笔者增加了与学生沟通的次数,并在沟通中多次通过眼神肯定、语言鼓励等来表达对学生的信任,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有了表达的自信。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中,深刻认识了与人交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了沟通表达的自信。
  三、围绕学生的创新活动展开——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受自信问题的牵绊,很难产生创新的成果,无法享受到自主实践的快乐。学生缺乏创新的驱动力,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容易就陷入自卑的恶性循环,难以开展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小学德育与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融合,促使教师围绕学生的创新活动展开,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设置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展示自己,不要害怕他人的嘲笑,不要过度在意他人的态度,适当地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信心。
  笔者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设置了手工制作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在学生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学生的优点,为学生创设了自信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对自己的创新有了信心,设计出了自己理想的手工作品。对于在实践中出现挫折的学生,笔者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学生养成了胜不骄败不馁的自信。
  总之,本文通过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围绕学生的人际交往展开、围绕学生的创新活动展开,培养了学生的是非观念,优化了学生的沟通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对自己缺乏自信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了自信心缺失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产生了解决自信心问题的念头。教师在对学生施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围绕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了指导,了解了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帮助学生摆脱了自信心问题的困扰。同时,教师与学生在围绕自信心缺失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增加了彼此沟通的机会,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形成了主动沟通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白阏.小学生德育教育创新实践——寓于情感教育中[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2):1-2+11.
  [2]史玉娜,刘旭方,武京京.改善小学生德育现状从家庭生活做起[J].西部皮革,2017,39(06):181-182.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主要以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为主,在高考理科试题中,物理所占有的比分较高。这门学科的抽象性比较强,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解题方法的分析,其中正确且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及效果。物理习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比较多,反推法、思维导图法、图解法和微元法比较常见。微元法是评价最高的解题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对相似或者是原理一致的单元进行简单的问题分解,寻求某一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发展,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日常使用中也存在各种误区和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发挥其最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优势、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优势;
期刊
摘要:如今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面临着瓶颈之忧,当一名教师满怀信心备好课走到课堂之后,面对着一个个的学生“侃侃而谈”,但是课堂教学效果怎样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让物理教学活动陷入困境。高中物理课程总体而言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对比较高。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以来,已经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了许多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环境。本文从利用多媒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各個学科的教学热点和教学任务。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思索和研究的课题,而且还是日常的教学实践目标。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出了以下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  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面
期刊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教育改革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能力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教育的发展理念在不断的更换,因为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教育的成绩已经不仅仅关系到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体现。因此,在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相关教育改革部门要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性以促使教育可以更好的顺应时代的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相关概念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独立操作等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应用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化学实验是化学教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其思想道德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笔者试从这一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大因素及其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家庭;学校;社会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软实力主要是指国民的整体素质。为了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也为了加强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已经将德育教育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立德树人便是德育教育中的根本任务。因此,这就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教学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高中物理学科的实验性非常强。在教
期刊
摘要:人在正确的教育中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创新思维。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的操作和过程。教师是操作的主体并且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是观察的主体且处于被动的地位。为了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的物理老师应当努力探索新的实验改进方案,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改进;演示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期刊
摘要:想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应用能力,不同学科的学生要落实学科素养的方法不尽相同。通过相关研究明确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找准物理教学中践行学科素养的核心,在物理实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能力。文章旨在探究实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活动应用效果,共同致力于物理教学活动。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学科;具体作用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重视教育的国家,各种文化和理念更是渗透到每个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