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6对老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类似物6(SIRT6)对老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取不同年龄患者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组织,其中老年组8例,青年组8例。用胶原酶消化法提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SIRT6和磷酸化p65蛋白(p-p65)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老年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成两组,一组用SIRT6慢病毒感染使其SIRT6表达增高作为SIRT6组,另一组以空病毒感染作为对照组,用上述方法分别检测SIRT6组和对照组细胞迁移活性、增殖活性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实时PCR检测两组Ⅰ型和Ⅲ胶原蛋白、整合素亚基α3、α5和β1 mRNA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

结果

老年组皮肤成纤维细胞SIRT6表达水平(0.434 ± 0.179)显著低于青年组(1.000 ± 0.067,t = 3.040,P = 0.012),p-p65表达水平(1.694 ± 0.148)显著高于青年组(1.000 ± 0.093,t = 2.949,P = 0.015),迁移率(43.81% ± 18.84%)显著低于青年组(94.63% ± 12.32%,t = 5.903,P = 0.003),24、48 h增殖活性也较青年组显著下降(P < 0.05)。老年组成纤维细胞过表达SIRT6后,与对照组相比,p-p65表达显著下降(P < 0.05),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 < 0.05),同时Ⅲ胶原蛋白和整合素亚基α3、α5和β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

结论

SIRT6可提高老年人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毛发上皮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毛发上皮瘤患者23例,采集RCM、皮肤镜图像,对比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一致性。结果23例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9.5 ± 22.1)岁。组织病理特征:肿瘤界限清楚,周围有丰富的纤维基质;肿瘤团块为多数基底样细胞集合或相互交织的基底
目的研究西达本胺联合苦参碱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采用0.4 μmol/L西达本胺、0.6 g/L苦参碱单药或联合分别作用HH、Hut78细胞24、48、72 h后,MTS法检测HH、Hut78细胞增殖率。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HH、Hut78细胞作为对照组。西达本胺、苦参碱单药或联合作用两细胞系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H和Hut7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活检组织的疾病构成及临床和病理诊断情况。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0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9 987例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和诊断情况。结果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的皮肤疾病分为33大类,242种。常见的疾病类别分别为表皮肿瘤(2 931例,9.77%)、结缔组织病(2 809例,9.37%)、黑素细胞性肿瘤(2 078例,6.93%)、红斑鳞屑
目的报道9例HIV阴性伴Sweet综合征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及其与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确诊的HIV阴性伴Sweet综合征TS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9例HIV阳性TSM患者及107例健康人为对照,检测外周血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结果9例中男5例,女4例,TSM发病年龄38 ~ 60岁。患者均呈播散性感染,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
我国窄谱中波紫外线应用于白癜风治疗已有十余年,目前,其临床治疗参数尚缺乏统一标准,不规范的治疗不仅不能使患者从中获益,还易引起红斑、水疱、光老化等不良反应。基于世界白癜风工作组光疗委员会制定的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专家共识,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治疗经验,本文从治疗频率、初始治疗剂量、连续治疗或中断治疗后剂量调整、平台期及疗程选择、可接受的最大光疗总次数等方面讨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参数的选择,提高
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10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龄段。本指南结合近5年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在2014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特应性皮炎的定义、患病率、发病机制、分类、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更新,可为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提供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本文首次报道1例MBTPS2基因c.1165C>T突变致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先证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先天性无头发、毛囊角化性丘疹、畏光,伴癫痫,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应用二代测序及一代测序验证显示,先证者和其母亲在MBTPS2基因第9外显子区域存在c.1165C>T(p.pro389Ser)突变。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MBTPS2基因突变遗传学特点,确诊为毛囊性鱼鳞病、秃发、畏光综合征
目的分析女性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VLS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2018年就诊于北京医院皮肤科外阴专病门诊的137例VLSC患者的临床特征。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程)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37例患者发病年龄32.0(25.5,40.0)岁,病程36.0(15.0,72.0)个月。32例(23.4%)有特应性疾病史,其
目的分析黑素细胞痣的特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部位和病理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北京医院皮肤科200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1 011例黑素细胞痣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 011例黑素细胞痣患者就诊年龄为(40.90 ± 19.19)岁,男289例,女722例。皮损发生及取材部位:躯干402例(39.8%),面颈部268例(
目的检测1例以先天性头发扭曲和感音性听力丧失为主要表现的Björnstad综合征(扭曲发综合征)患者的致病基因BCS1L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PCR扩增BCS1L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进行Sanger测序,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进行比对;取患者头发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患者BCS1L基因存在2处突变:①第4号外显子上存在杂合无义突变,即第144位密码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