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其启示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在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前列,本文以美国的一篇地理教学设计——“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为例进行较为详实的剖析,以期给我国地理教学设计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本文案例来源于美国国家地理官方网站,由英文原版翻译而成。该网站的开头部分对其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参照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五种地理技能和主要的地理视角,由一线教育工作者编写,并且已经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检验”。可以说“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这篇教学设计反映了当前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真实状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案例展示: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简介
  “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这篇教学设计一共分为11个栏目,这些栏目的级别相当于我国教学设计中的“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由于“建议程序”这一栏目篇幅较长,本文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压缩,其它部分均未做修改,具体内容如表1。
  二、审视思考: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特点
  1.课程观念的开放性
  美国地理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大课程观,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相关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如在该篇教学设计中多次要求学生从互联网和纸质媒体上搜集资料,运用写作和绘画材料解决问题。对世界历史、写作、美术、计算机等学科均有涉及,各个科目相互穿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其二,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素材。如将“课程拓展”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材料和途径。学生不仅置身地理课堂,而且还是丰富多样的综合活动课程。
  2.教学目标的通俗性
  美国地理教学设计中目标的表述清楚明了、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因为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目标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应注意目标表述的通俗性。只有当教学目标真正被教师内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可能会流于形式;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落实者,通俗易懂的表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感知自身是目标实践的主体,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该篇教学设计对此就有充分体现,如“采访人们关于北极和南极的印象;阐述地图以显示人们对这两个极地的印象;与全班一起讨论采访的结果”等,这些目标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并以简洁准确的语句加以呈现。这样使师生都能够很好地明确本课应达成的目标内容以及程度。
  3.教学活动的层次性
  教学活动的层次性是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对该篇教学设计中“建议程序”环节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其教学过程由四个程度不同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的关系如下:活动一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词汇描述两极地区,从而认识到自身对北极和南极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活动二研究北极和南极地区是教学的重点,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展开;活动三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检测,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遗漏的内容和存在的疑惑;活动四以讨论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最后还设置“课程扩展”这一栏目补充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各个教学活动之间密切关联,前一活动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出铺垫,后一活动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提升,总体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4.教学时间的灵活性
  美国教学时间通常都是以小时为单位,如在关于“北极和南极人们知道什么”这篇设计中课时的安排是3~4小时,这是美国特色的“课段式课程表”,也是美国中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弹性课程表。其显著特征就是时间长度的非标准性、非固定性,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课, 也可以是原来课时的延长、缩短或多个课时的组合,弹性空间很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用时,提高效能。当在某一主题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时,为使讨论内容走向深入,教师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时间,而不必受严格的时间限制。
  三、比较借鉴:美国地理教学设计的启示
  1.更新观念,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材容量的有限性和内容的滞后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美国的地理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整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叠加。我国地理学科还是以知识取向为主的小课程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科书唯本、考纲考点唯上”的观点,着力培养“会学习的学生”,而不是“会考试的考生”;同时积极参与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建设,这些课程资源广泛地蕴藏在身边的学校、社会、自然中,如搜集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等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联系科技馆、气象台、主题公园、广播电视媒体等开发校外资源。
  2.厘定方向,关注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落实
  我国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注重使用正式、书面化语言,但这样表述往往空洞生硬、缺乏感染力。如同样是对“极地地区”这一内容,我国地理教师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说明自然环境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养成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的人文精神”。这样表述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并落实目标的要领;学生面对这样的目标也会感到很茫然,不能领会其内涵。当然,我国地理教学设计关注与课程目标的偶合度、注重表述的规范性和层次性等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将目标表述的通俗性与规范性、层次性相结合是今后我国地理教学设计努力的一个方向。
  3.遵循规律,深化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安排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活动开展的状况深刻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我国地理教学设计中活动的设置具有数量多、关联程度不够、层次性不强等特点,大多数地理教师更多是针对具体的单个教学因子或者知识点而设置相应的活动,缺乏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例如,我国地理教师对“极地地区”这一节中“冰雪覆盖的地区”教学活动设计如下:“①范围和位置。学生活动:阅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完成下列要求;②独特的自然环境——两极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自主学习P102课文内容,同时读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风速;③代表性动物——南极企鹅北极熊。阅读图10.3“南极的暖季”和图10.4“北极景观”,结合文字体会动物对极地地区严寒气候的适应性,注意观察两地区从景观上有怎样的差别”。这三个活动的设置分别“服务”于各自的知识点,没有建立实质的联系,更体现不了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因此,如何深入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关系,从而构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4.立足实际,注意教学时间的伸缩与弹性
  与美国的“课段”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课时”,通常1课时是45分钟左右,并且由于地理课程总课时较少,一般一次课只安排1个课时。这样的设置导致诸多适合连续讲解的内容或者耗时较长的活动被人为地割裂,甚至无法开展。如自然地理中的实验教学、人文地理中的问卷调查、区域地理中的决策教学等。另外,在既定的有限时间里,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行为方式和效果受到很大影响,看似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时间利用的效率并不高。当然,借鉴美国“课段”方式增加教学时间的弹性空间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不易实行,但可以通过增设“两节连堂”地理课以及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主题教学等方式做些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外界交流。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这门语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如中西
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是改进职业生存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产生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教育科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推器和发动机。那么,作为长期战斗在幼儿园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科研呢?本人有幸和教师们坐在一起学习、讨论,并收获了一些教师们内心深处的波澜和渴望。  教师甲:适合我的,能够帮助我的,就是我需要的。我刚刚工作两年,在这两年里,我努力地工作,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学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也许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不同的教学方法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英语教学理念新探索的应有之义。  什么是主体?主体即事物的主要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意味着要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
[摘要]音乐欣赏作为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需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最终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二度创造”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美好的艺术熏陶活动。它不但使学生置身于音响的天
一、直击高考  【考点解读】  【考点透视】  *以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如褶皱景观、断层景观图等,分析相应景观形成过程;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为背景,分析地质构造、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以地震、海啸等时事热点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板块学说、地质构造等知识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  *通过区域图、气候资料等,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水体污染事件、水
所谓整合就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推进教学改革。取得更优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现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则成为一种冗余和障碍。同时,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本课题研究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它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强硬灌输、机械分析的弊端,避免了阅读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整体感知这一步骤该如何操作呢?    一、问题引领法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提出七个问题:1 皇帝有何嗜好? 2 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 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
高尔,生于1945年,现任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邀画家、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安画院院聘画家、中国影视书画艺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陕西省政协联谊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炎黄书画院客座教授、韩国艺术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香港东方艺术中心书画部艺术委员、《世纪人物》书画院秘书长等职。  见到
3月9日,北京,政协新闻出版界别讨论会,阳光媒体集团董事会主席、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左)和一旁的刘振英委员交谈,露出一可爱卖萌的表情。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在政协各驻地举行。委员们积极发言,共进良策。文艺组讨论会茶歇时间,陈维亚(左一)教宋祖英(右一)做瑜伽。  3月5日,北京,人大代表敬一丹。  3月7日,铁道大厦,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妇联界别的女委员们凑到一起商量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