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立足于课堂,开设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立足于课堂,加强常规实验教学,尽量增开一些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校生物教师根据大纲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配合生物实验教师,利用课堂、课外时间及星期天时间多开设一些实验。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而且每次实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过程,都作好精心、充分的安排,使每位学生都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等,确保其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让学生进行再次实验的尝试,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
  我们知道:恩格尔曼选择水绵做实验材料,确定了光合作用放氧的部位是叶绿体;而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是一个认真观察、比较、分析及反复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一般只列举了一种,但并不表明这是唯一的实验材料,也不代表这是最好的实验材料,这恰好给教师及学生提供了自由创造的空间。教师在教实验的过程中,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取适当的实验材料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例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书上提供的用洋葱的鳞片叶外,学生们尝试了用美人蕉花瓣、小白菜叶、天竺葵叶,甚至将校园里木本植物女贞的叶也做了尝试,结果发现用洋葱的鳞片叶和美人蕉花瓣效果不错,因为两者都有颜色鲜明的大液泡;女贞叶的表皮死细胞多,叶肉细胞重叠,不好观察;天竺葵叶细胞内淀粉粒多,细胞体积相对较小,效果不理想;而小白菜叶细胞气孔多,也不好观察。可见,在选取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寻找多种实验材料→试验材料→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材料性质→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发动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也会做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观,培养创新精神。
  三、结合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1、在实验室,对于学生难做出明显实验效果的实验,教师可以把课前做好的实验如“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实验通过摄像机、电视机、显微投影仪、多功能生物显微视频展示台,将显微镜中的实验结果,展示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要观察的实验现象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学生做每一个实验的积极性和成功率都要比过去高。
  2、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
  生物学实验多数是微观的、连续的且十分复杂的实验,实验过程快速,瞬间即完成,学生根本无法细致观察,只能较抽象地推断变化过程。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可以模拟许多现有实验仪器无法做的实验,这样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生命过程变成可控、有序的演示过程。
  对于连续、快速实验。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先在显微镜下将质壁分离的全过程摄制下来,制成视频文件,并将质壁分离过程和水分子总的扩展方向制作成课件,拆分实验过程让学生分步观察,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对于长时间的实验,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植物的栽培”、“种子的萌发”等实验,可以先用录像机的慢录功能,将实验过程录下来,再通过快速播放,将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的生长过程高度浓缩,学生就能较好地观察到植物运动的全过程,效果极佳。
  另外,我校生物教师利用校园网资源,打开中教育星教学资源库,找到高中生物实验课件。可以预习实验、复习做过的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扩大实验教学的空间,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分步观察,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四、由对实验步骤的讲解改为实验过程的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
  理解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完成题目所给条件的实验设计,得出正确结论,已成为高考的主要考查形式。过去背实验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目前和以后的高考形势。因此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尤其重要。例如,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115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进行这一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改结构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实验一般都是先介绍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动手完成的方式,若实验效果不好,则用有丝分裂的永久装片进行观察。这对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以及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确有好处。但我觉得生物课程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态度、观念,运用智力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所以对于生物实验而言知識的验证、巩固只是一个次要的目标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除了能按照实验指导精确完成实验之外,“实验能力”的核心应该是指运用智力,寻找严密的、简单而又可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在处理这节内容时,做了较大的改动,将对实验步骤的讲解改为以观察有丝分裂为目标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制定实验计划,再动手按自己的计划完成实验。我在这一节教学中注意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实验并得出实验计划上来,这样就冲破了实验在教学中仅仅起到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局限作用。同时,重视科学方法,注意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实验,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说明选择好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解离”,再通过染色体的性质引导得出“漂洗”、“染色”等过程。将物理和化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再通过实验观察,完成过程式教学的全过程。
  总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他们的一生不断的获得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三年级,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讲得过多的现象。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分配读~讲~练的时间,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保证,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希望建立一个复习课的教学模型。  一、阅读  随着我国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
学位
[摘要]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是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通过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全面性和独创性等。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物理习题教学效果    一、物理习题教学  习题是一种在某一层面上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与用的初级过程。这是一种模拟实际的应用练习,在假定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艺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实验探究的乐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让他们善学、乐学。新课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就变成了科学的实践者,甚至是艺术的创造者。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物理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可感触的生活情境,从而给
【摘要】:“问题提出、问题展示、问题解决、巩固性练习”四个步骤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问题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契机。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学习不是老师硬灌、学生死记硬背知
【摘要】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教师队伍日渐扩大的今天,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现象十分明显。笔者从高中生物教师角度出发,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简要分析了生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性    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许多城市中小学校区迅速扩张,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往往成批的招聘教师,教师队伍也愈加壮大。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业务水平往往参差不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逐渐认识到了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性,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实践证明,物理教学要创新,一切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都要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最终目标,要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树立创新精神,锻炼其创新精神。本文旨在针对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状况进行探究,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科学素质的竞争,因为社会成员的科学素质是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既要重视生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要从揭示思维本质入手,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能反映现实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对象与相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兴起,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已不再限于视听范畴,而是呈现出多媒体化、超文本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新特点。多媒体课件,既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又可以化静态为动态,还可以化不可视为可视过程。多媒体课件,既可以化解知识难点,又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切不可盲目使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该视其实际情况或教学内容而定,应该遵循
摘要: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也是当前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已经进行课程改革3年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进行教学实践。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同时,不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摒弃,而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找出最适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物理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