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达斡尔族村屯现状调查思考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最有代表性的达斡尔族村屯当属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当下,城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城镇化浪潮为达斡尔族村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达斡尔族村屯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透视出达斡尔族村屯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此,探索加强立法保障,健全保障机制;利用资源优势,改变经济生产模式;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民族旅游的发展;加强学校教育,培养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体等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达斡尔族村屯;城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11 — 05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拥有悠久的历史。《黑龙江乡土录·达呼尔纪略》中说:“达呼尔旧作大贺,土人音为达呼鲁,传为契丹贵族。索伦系出辽后族;达呼尔系出辽皇族。”在清崇德年间,达斡尔族人从黑龙江北岸迁居嫩江流域,至新中国成立时,在我国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三个省区内的二十多个县旗内,前后共建村屯400多个,黑龙江境内达斡尔族村屯就有258个(不包括待查村屯),齐齐哈尔地区有212个,而齐齐哈尔市的梅里斯区是全国城市中唯一的达斡尔族聚居区。为了深入了解城镇化背景下达斡尔族传统村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就城镇化进程中达斡尔族村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最有代表性达斡尔族村——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目的是力图通过对达斡尔族村屯现状的调查,了解城镇化进程中村屯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索新形势下达斡尔族村屯经济文化发展及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以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
  一、哈拉村和莽格吐村的历史沿革
  哈拉村现为官方公称,又称哈拉堡、哈喇屯等。达语称为哈日阿HARA。哈拉的名称的由来,《村屯录》中认为约在11世纪初金国金兀术征战时曾路经此地扎营,修筑了一座方圆百米的点将台(今村北存有文物单位所立的古城遗址石碑),遂取名哈日阿,意为营地,所以有可能是清初执政的满族官员根据女真古迹开始称呼起来的。哈拉屯辟建的主人是哪一哈拉莫昆,迄今说法不一。《嫩流志》记载:“哈拉屯,为鄂氏居住之村,” 鄂氏,即额苏日哈拉辟建。在乾隆初年混合编佐历史文献里,就有哈拉屯民记载,可以推论建屯有300多年。
  哈拉屯最初由归齐齐哈尔屯达斡尔总管衙门府管辖,1689年清廷编旗设佐后归所在佐领管理,民国年间归龙江县齐台乡管辖,伪满时期隶属达呼店村公所管理。东北光复后属龙江县第八区管辖,1952年8月18日改属龙江县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管辖,1956年末隶属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达斡尔族民族乡,自1959年,先后隶属于国营雅尔塞农场、雅尔塞人民公社、雅尔塞乡、雅尔塞镇。
  1998年哈拉老村被百年不遇的嫩江特大洪水冲毁后,建哈拉新村,哈拉老村迄今仍有几户人家居住,多数村民都搬迁至哈拉新村,哈拉新村座落于齐查、齐林公路交汇偏东,东临嫩江,西南与明月岛隔江相望。哈拉新村现有人口1200多人,400多户,其中达斡尔族占人口总数的85%,汉族人口占15%。村内基础设施包括环村公路、自来水、供电线路、有线电视等等,村内还有卫生所、达斡尔族小学、商店、饭店、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文体综合活动中心、游客中心、敬老院等。村内民宅分為ABCD四个小区,共156栋,各小区在规划设计上风格统一,与村南面的哈拉古城交相辉映,堪称跨世纪的达斡尔族第一村。
  莽格吐村位于齐齐哈尔城东北110华里处,嫩江中游左岸,东、北部与甘南县接壤,南与富裕县隔江相望。达语为莽格尔蒂MANGIERSTII,其含义为长有山蔓根的野菜。乾隆末年额尔门沁村的敖拉哈拉多金莫昆人初克勒和弟兄们分家以后,赶着牛群来此建起一座渔猎房定居,建屯已有200多年历史。
  该村在清末属龙江府管辖,民国时期归龙江县三区管辖,日伪时期隶属龙江县卧牛吐村公所管辖,解放初期属龙江县九区,1948年归八区管辖,1952年归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管辖。1954年9月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區划归齐齐哈尔市后,隶属未变。1956年隶属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吐乡人民政府,1958年又改属建华人民公社莽格吐管理区,1962年改由齐齐哈尔市郊区办事处莽格吐人民公社管辖,从1984年起归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莽格吐达斡尔族乡政府管辖。
  全村人口约1296人,约380户左右,其中达斡尔族占92%,是典型的达斡尔族民族村,莽格吐村人口除了原本在这生活的人口,还有建国后因洪水灾害迁来的一部分敖乃屯人。村内总耕地为16000亩,其中水田面积4000亩,草原20000亩,通村公路6.2公里。产业结构呈半农半牧的特点,主要种植玉米和饲养奶牛,饲养羊的很少。村内现没有现代企业。
  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都属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管辖,哈拉新村是政府大力扶持的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化村屯,距离市区较近,莽格吐村是梅里斯区民族风俗保持最好的村屯,距离市区比较远,通过对两个地理位置与市区距离不同的村屯进行调查,更能全方位的了解城镇化对达斡尔族村屯影响,以便更好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二、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在当代中国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对于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达斡尔族村屯也面临着城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城镇化进程中达斡尔族村屯的现状,笔者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村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呈现出达斡尔族村屯的全貌。
  1.经济发展状况
  哈拉新村村民主要经营种植业和养殖业,户籍在村内的人均土地3--3.5亩地,主要种植玉米、黄豆;牧业主要是饲养奶牛、马、羊,由于养殖成本提高,牛奶收购价钱相对较低,以前村里80%都养殖奶牛,现在只有30几户养殖奶牛,奶牛数量只有二三百头。村里有1个奶站,每斤奶9角钱。村内有一个达斡尔族风情园,每年7、8月份是旺季,会给村民带来一定的额外收入。村内年人均净收入能达到4000--5000元。每户年收入能达到40000元。村民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日常生活。   莽格吐村的经济结构属于半农半牧,村民大概人均约8亩地,主要种植玉米;牧业主要是饲养奶牛。村民年人均收入能达到8000--9000元。以3口之家为例,一年收入最少20000元,多则可达到40000--50000元。这些年由于经济政策的变化,美国的玉米、新西兰的牛奶都进口到中国,其质量好、价格低,对莽格吐村的玉米和牛奶都产生了冲击。因此,造成村民收入降低,原本有一个奶站,因效益不好关闭了。
  从两个村屯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莽格吐村和哈拉新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村民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农产品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养殖业发展缓慢,且规模不断缩小,奶制品深加工不足,销售渠道单一,存在滞销问题。村屯经济发展缺乏牵引力,没有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
  2.民族语言和风俗的传承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达斡尔族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达斡尔族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受到一定冲击。在民族语言使用方面,与传统手工艺大轱辘车相关的词汇语言就很少使用了,而这些正是达斡尔族语言的独特之处。加之像改革开放、汽车等现代词汇的出现,达斡尔族中没有相应的语言来表达,也就出现说达斡尔语时夹杂汉语或者直接说汉语的情况,也就造成了达斡尔族村民对本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变弱、使用范围缩小。在风俗习惯的传承方面,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乌钦就面临着传承人逐渐减少的困境。为此,我们对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村民在本民族语言使用和风俗习惯的保留方面进行统计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从上述表1至表3可以看出,哈拉新村村民对达斡尔族语的掌握程度下降,日常使用的语言多数是汉语,经常使用达斡尔语的村民很少,即使是使用达斡尔语的也多数是在家中。在同等条件下,接受调查的莽格吐村村民对达斡尔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和使用情况就稍好一些。
  表4和表5是对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村民进行多项选择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70%以上的村民家里保持着达斡尔族的饮食、歌舞、节日等风俗,在手工艺、游戏、礼仪等方面的比例比较低,而民间信仰方面莽格吐村保持的要比哈拉新村好。
  通过对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村民的调查发现,村民在语言、文化风俗的传承与保护上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70%以上的村民都认为保持达斡尔族的风俗是很有必要的,说明村民对达斡尔族的风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认识的。但是,本民族语言日常使用的频率和范围在逐渐缩小,出现了对语言掌握程度的弱化的现象。同样,一些传统民族风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3.文化教育的发展
  教育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文化是构成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载体。具有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历史文化也是其教育的一部分,但教育在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方面并未完全发挥其传播作用。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较少。以上两点反映了城镇化背景下达斡尔族村屯教育的缺位。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莽格吐村和哈拉新村村民了解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的途径多是从长辈那里得知,而不是从学校学习得来,这就反映出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同时,两村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是以初中为主,高学历人才较少,村屯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4.人口流动情况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也就是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水平越高说明农村人口常驻城镇的比例越大。通过调查发现莽格吐村常年不居住在村内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数的比重约为27%,哈拉新村常年不在村内居住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数的比重约为16.7%。这两个达斡尔族村人口流出的原因主要是:打工外出人口所占比例约33.3%,求学外出人口所占比例约为16.7%,婚姻原因外出人口所占比例约为36.7%。村民外出打工或者求学后,就会留在所在的城市,婚姻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在于一些村民与外村人或者外地人结婚后,人离开村子,但因为在本村还有土地,并未将户口迁移走,所以出現人户分离的情况。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陪读,由于莽格吐村没有小学,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临近的乡里、区里或者齐齐哈尔城里上学。哈拉新村虽有小学,但家长外出陪读现象也存在。这样导致村内的常住人口进一步减少。
  通过调查发现哈拉新村和莽格吐村都出现了人户分离的情况。一部分人户口还在村里,但是人已经多年不在村内,同时,常住人口的减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严重阻碍了村屯的建设和发展。
  三、达斡尔族村屯建设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们把莽格吐村和哈拉新村作为实地调查的对象,这两个达斡尔族村屯发展的现状反映了达斡尔族村屯整体情况,城镇化带动了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及文化教育条件,但在村屯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经济结构单一、青壮年人口外流现象严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文化教育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1.加强立法保障,健全保障机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许多人从农村流向城镇,这就造成空心村,这对宝贵的村屯遗产也造成了破坏。为了保护达斡尔族特有的村屯文化遗产,齐齐哈尔市可以颁布一个地方性法规来保护达斡尔族的村屯文化遗产,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同时,对达斡尔族传统村屯的数量、分布以及现状分类别的进行统计、整理、记录,完善保障机制,对达斡尔族现存的以及仅剩遗址的村屯进行针对性的保护。
  2.积极利用資源优势,改变经济生产模式。随着中国市场与世界接轨,村民所种植的经济作物会受到影响,导致价格较低,利润较少,为了减少村民损失可以建立粮食深加工企业,即粮食的种植、收购加工及生产销售连成一体,为村民创造更多的收益。除了粮食,牛奶还有达斡尔族传统美食库木勒(柳蒿芽)等都可以建立深加工企业,改变单一的销售模式,如此一来,地方自然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效益就会增加,这样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此外,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是国家经济转型的一个现象,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应尽快实现农业生产全面现代化。   3.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民族旅游的发展。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达斡尔族民族村屯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及其传承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其主动参与保护传承的自觉性,也能让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引起社会的关注后可以在达斡尔族特色村屯设置旅游景点,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博物馆,把本村以及附近村屯的达斡尔族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名人事迹等做成宣传板或者雕刻伫立在景点内,既保护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珍贵的民族文化,还能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定期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和参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切记不能只重視旅游的经济功能,忽略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实现民族旅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加强学校教育,培养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可以开展双语教学,将达斡尔族的语言和汉语共同作为学习的课程,这样就保证了语言的传承。还可以开设一门专门学习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将达斡尔族曲棍球、民歌、舞蹈、民间传说、传统服饰、工艺品图案编成教材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又加强了对优秀文化遗产的认知,让其自觉地进行传承和保护,培养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体。
  城镇化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而城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基础发生了变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我们在抓住城镇化带给达斡尔族村屯经济文化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应重视以达斡尔族村屯为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断丰富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 考 文 献〕
  〔1〕郭克兴、高晓燕,黑龙江乡土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达斡尔族简史》编写组编.达斡尔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3〕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达斡尔族村屯录〔Z〕.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93.
  〔4〕滕绍箴,苏都尔·董瑛,达斡尔族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
  〔5〕那仁其木格、毅松、德红英,走出森林草原-达斡尔族人口城市化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3.
  〔6〕赵玉霞,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M〕,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4.
  〔7〕孟荣涛.达幹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研究〔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1,(12).
  〔8〕何春岐、王巍巍.达斡尔族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对策思考一一以齐齐哈尔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4).
  〔责任编辑:张 港〕
其他文献
[摘要]恐惧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情感,它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变化、外部效应以及逃离或避开某种倾向四个部分。当来自各级政府或团体的威胁已对个人或集体的安乐现状造成某种损害时,恐惧就超越个人的情感体验而上升为一种政治情感,并通过领导人定义恐惧对象,对民族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层级制度的划分发挥着政治工具的作用。不论作为人类的一种情感抑或一种政治工具,恐惧都不会被消除,我们只有向人格与脆弱状态之间的联系挑战,才
[摘 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本科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观念,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构建和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学;汉
[摘 要]实践育人既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大连外国语大学实际,对实践育人的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讨,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和健全实践育人模式推进实践育人深入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实践育人;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
[摘要]基层央行开展绩效审计,对促进节约行政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履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基层央行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思想认识偏差,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对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错误倾向,亟需转变。  [关键词]基层央行;绩效审计;观念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4
大学生国家意识体现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主要基于大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知和认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状态和价值趋向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当前,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之下,大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和文化认同感有一定弱化趋势,进一步凸显提升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教育培养志在必行。地方红色资源作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建设国家伟大实践的物质和精神载体
[摘要]当前,学术界更多地强调宏观社会结构对集体行动的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却忽略了行动集团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对集体行动的重要意义。现实表明,集团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对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提炼出集体行动内部组织结构模型的现实作用尤为重大。  [关键词]结构;微观构成;集体上访  [中图分类号]D63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4 — 0100 —
摘 要:“新工科”建设理念的出现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本文针对黑龙江工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开设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从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深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根据课程实际设计考核评价5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新思路,不断推进课堂形态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深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社会为严峻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湖北省四市760位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方程分析了农村老年群体养老状况需求的影响因素,得出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
[摘要]对人性的理解是组织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基础,在组织理论发展的任何阶段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同时,又都是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其深刻的哲学渊源的。古代东方的管理思想受儒、道、法三家的哲学思想影响,蕴含了无限的精髓;它不同于西方以理性精神作为思维基础、以数字定量为手段的近现代管理科学,东方传统管理思想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文化和伦理,感性的东西远远多于理性的
大卫·古德尔(David Goodal)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职业生涯获得过三个博士学位、发表过一百多篇学术论文。他最喜欢的食物是炸鱼薯条和奶酪甜点。这是他的最后一餐——和大部分人无法预知死亡不同,大卫·古德尔在不久之前就确定自己将在2018年5月10日去世。他选择安乐死。  由于目前澳大利亚只允许罹患绝症的病人安乐死,而大卫不符合要求,所以他只好向瑞士巴塞尔一家诊所发出申请。“我非常遗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