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优势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学科中运用多媒体,既可以突出生物学科特色,显现教学的魅力,也符合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利于学生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与进化的科学学科。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做了很大的调整,知识的覆盖面更广、知识更为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紧跟生物学科形势的发展。但初中生正处于认知与思维的起始阶段,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究动机,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责任。而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更好地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无法更好地突出生物学科特点,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这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与教学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所带来的教与学的巨大改观。
  1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丰富教学内容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生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只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在传统教学中采用语言、教材等手段所能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新课程倡导大的教学观,提出为学生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教学也要将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开辟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与能力。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生物信息资源库,教师可以积极从互联网上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使得原本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可以让学生获取丰富多样的生物信息。
  如“动物百科全书”光盘收录了几千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动物的生活环境、地理分布、形态、食性以及叫声、行为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选取相关的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所展现的教学内容更为多样化、丰富化、形象化,真正做到生物教学与社会、与生活接轨,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改革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语言描述与板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益的提高。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前将所要讲解的内容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教学的可见度,使得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摆脱出来,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实现了教学手段质的飞跃,扩大教学容量,增加知识密度,利于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化、程序化,为多媒体所左右,沦为多媒体的“奴隶”,使得教师成为课件的播放者,学生成为课件的欣赏者。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对课件进行灵活处理,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与学生需求来灵活地调整课件,以使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真正使多媒体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2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激发兴趣,优化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其智力因素会处于最佳状态,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非智力因素就会抑制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而无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形象的图片、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符、绚丽的色彩来传递教学信息,这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与艺术性,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能够激起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主体性。如在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笔者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现大量珍惜动植物的资料与它们的生存现状,并配以背景音乐,从而实现视听结合,更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生物知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无法直接获取直观信息,这是学生学习面临的重要困难。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采用挂图、实物模型、实验等,但是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不能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现。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原本抽象深奥的生物知识寓于形象直观的事物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感性信息,并由此上升为理性信息,从而达到对生物知识的本质理解。
  如“花的受精过程”,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来模拟花受精的全过程: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慢慢地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这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这样将学生所不易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动态直观地展示出来,而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机械记忆,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师生的双向互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多媒体的动态化、立体化、直观化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呈现的生物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探究欲望,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直观的感性事物,从而让学生在感性事物与抽象概念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既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同时可以延伸学生的认知空间,拓展学生探究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3 结语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为生物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契机,优化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让教师教得轻松愉悦,学生学得主动快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教学效益,是新形势下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作为.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9(5).
  [2]卢保京.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9(7):177.
  [3]王永成.为初中生物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多媒体[J].中小学教育,2010(11).
  [4]孟长利.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与注意问题[J].青春岁月,2011(18).
  [5]李福荣.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3):166-167.
其他文献
教师、实验室、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技术学院的办学宗旨又是强调实践,为企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各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图书馆顺应发展趋势,已早我们二十年开始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化,并逐渐影响辐射到我国图书馆界,尤其是重点大学图书馆已奋起直追,努力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普及基础教育,着重研究它的地位、结构内容及实施。
摘 要 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能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性问题。近几年,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连续出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必须要得到高度关注。经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想要去健身俱乐部健身的意愿还是较为强烈的,而且健身俱乐部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希望健身俱乐部入驻大学校园。  关键词 大学校园;身体素质;健身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多媒体有声有色,绘声绘影,学生津津乐道,趣味浓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语文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课堂变得生动真实,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十里长街
自从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已推向各个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当今世界。在电工学科范围内,不论强电还是
初中教学中"班班通"的开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整合得以实现,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是"班班通"得以实现的环境。它的实践是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较全面地分析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指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种对策。
谐波污染已成为影响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和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介绍了谐波产生的原因与危害,谐波分析方法与谐波标准,抑制
我国汉语声韵规范化问题,一直是令人困扰的事。虽然早在1958年,全国人大就通过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汉语的音韵和声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包括古典诗词曲在内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