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义务教育法》权利保护的目标价值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普遍法律标准,1992年月1日,该公约在我国生效。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的权利,指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及参与的权利。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1992年发布并施行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有关条款都在儿童的权利保护方面作出了规定。但儿童权利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观念问题、经济问题等不自觉地对儿童权利造成了侵害。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并作为治国方略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教,尊重学生权利,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并于2006年9月1日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尤其在中小学生权利保护方面,作了详细而适用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如第一条即开宗明义,直陈目的,“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可见新《义务教育法》对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视程度。综观全法,笔者认为,它在学生权利保护的以下方面予以了强调。
  
  一、生命安全权及受保护方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权是人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许多思想家作过精彩的阐述。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然而,一系列的意外伤害和校园安全事故令人痛心疾首,2002年9B 23日18时50分左右,内蒙古乌盟丰镇二中的学生因楼梯间照明灯损坏而发生踩踏,导致死亡21人、伤47人的惨剧。2005年11月14日5时40分,山西省长洽市沁源县第二中学学生因为在公路上跑早操,发生了特大车祸,导致21条年轻生命顷刻间随风而逝。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44万,每天有近40名学生死于非命。来自多项研究的数据表明,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因素,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2007年3月26日是全国第1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据教育部当日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学生食物中毒和校园伤害等事故有所增多。事故和伤害,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给学生家长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痛苦,使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受到影响。李岚清曾讲过一段话:“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疼。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新《义务教育法》在这方面相当重视,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以防止建筑和环境因素带来的危险。为了确保师生安全,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规定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学校不得聘用不适合从教的人担任工作人员。同时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并在第七章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自上而下,从校舍到教师,由外因到内因,从事前预防到事后责任追究,精心打造了一个安全保护网。
  
  二、平等的受教育权方面
  
  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由古而今,从中到外,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乌托邦》还是《独立宣言》,都有描述。受教育权平等是一种不懈的追求,它的含义包括:以人为本;受教育机会平等,包括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差别性对待,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对待。我国义务教育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具体到学生个体而言,即受教育权实质上的不平等。新《义务教育法》的显著特点是保障学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努力消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1 明确规定学生具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承认,许多国际人权文件和多国宪法、法律都予以保护。我国《宪法》(1982)和《教育法》均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新《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该条规定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体化,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更重权利方面,使权利保护更进一步体现了该法的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原则。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五条),重义务轻权利,体现了义务本位。受教育权是一种发展的权利,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新《义务教育法》在第五章“教育教学”中,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儿童和少年要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要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还规定了他们在学校里面进行文化娱乐等等。这表明我国不仅在法律上确认了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望务教育的权利,而目,在质量上作了规定。
  2 明确规定国家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予以保障
  通读新《义务教育法》,会发现有关政府责任规定较多,这是此法修订的亮点,反映了国家对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国家义务性,在一些国际人权条约中,对于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均有规定,其中对受教育权规定最全面且被我国批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在义务教育方面规定国家承担的义务是:对一切人提供免费的、义务性的初等教育,是一种结果实现的义务。联合国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在“第二项目标”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使全世界所有儿童,尤其是女童、贫困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初等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国际公约精神一致,它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二条)。这是第一次以法律形式阐述义务教育的特征和性质,阐述国家对受教育权保障的义务性。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免收学费,但实施细则又规定可收取杂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一 直收取杂费。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提出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规定,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此项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确保“三个增长”,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在经费上得到保障。新机制2006年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2007年春季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在新机制中,中央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中免学杂费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分担。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明确,投入总量增加,并由工程性的专项资金转为用于学校事业性支出的经常性经费,成为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保障水平提高。2007年,全国各级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达到2235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354亿元。农村学校拿到了政府按学生人数和标准拨付的公用经费,新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县级政府为主的新管理体制,增强了管理的灵活性。为了落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责任和政府责任,“总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总的来说就是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包括: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证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和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依法聘任学校校长;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组织和督促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其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其辍学,为流动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并在第七章规定了法律责任。特别是第九条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能更好地鞭策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负责。
  3 明确规定学校应予以保障
  学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其实施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新《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在义务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学校要做到: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切实保障平等的受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按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得分重点班、非重点班,不得开除学生。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要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对于残疾孩子,新《义务教育法》以“全纳教育”理论为依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残疾孩子平等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4 明确规定教师应予以保障
  此处教师特指义务教育学校、机构里的从业人员。教育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在实施中教师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由于个人性格等原因,在教学中有体罚、变相体罚现象,甚至造成犯罪,影响极坏,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学生享有在教育过程中被平等对待的权利,以确保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性,规定了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高级职务,还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5 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保障
  由于传统观念的作怪,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或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影响了孩子们读书的机会,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送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还规定了批评教育和责令限期改正的法律责任。
  6 明确规定社会应予以保障
  社会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系统,每个组织在这个大系统中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五条第四款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人民教育,人人有责。第十四条还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以法律形式堵住了辍学儿童的流失去向。
  
  三、正当的消费权方面
  
  在有些学校,有向学生推销商品和服务的现象,且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消费权,也有损学校和教师的形象。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牟取利益,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在校正当消费权。
  长期以来,我国的立法价值偏重于管理和秩序,重集体轻个体,重权力轻权利。我国1979至1989年的立法中,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立法占总数的80%,民主政治方面的立法只占4.3%,其中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只占0.78%;1990至1996年立法中,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立法占70%左右,民主政治方面的立法只占8.1%,其中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只占2.5%。但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一系列的教育维权案说明了这一点。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及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学生权利的保护均有提及,但比较零散、不系统。新《义务教育法》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体化,规定了国家在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责任、学校管理的责任、教师的教育培养的责任,在学生生命安全权、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权、正当的消费权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突出了其权利保护的目标价值,使儿童的权利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也使这部法律不仅有实施的价值,而且在理念上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那就是以人为本、保障权利。新《义务教育法》吸收以往立法、理论、做法的积极成果,为我国义务教育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和制度支持,它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和教育法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它的实施肯定会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付一静)
其他文献
信息素养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它的内涵进行了基本确定,1992年信息素养又正式被ERIC(世界教育资源信息中心)资料库纳入,代表着信息素养教育意义的正式确立[1]。  在信息生产、消费和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教学信息日趋多元化,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才可能将丰富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运用起来以更好地教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
通过对《长物志》的研究,提炼出文震亨"自然古雅"的审美标准及人格追求,进而揭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造园技巧和造物思想。从设计艺术学的视角,以造物、赏物、品茗等多维度剖析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将会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实现人全面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与目标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身独立的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一、学风的构成要素    在学校文化视域内,“学风”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价值层、执行层和行为层。价值层包含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是
民间文化进入师范生课堂,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增强少数民族师范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湘西民族地区师范生的生活、自然、社会环境
体育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既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又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元素。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进行课程整合的很大优势。
英语学习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差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法规则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笔者就近年来英语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而典型的问题进行归纳、剖析和总结。  一、冠词:用法相互混淆  虽说英语中只有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但其用法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即使掌握一些规律,也有不少例外。学生对用或不用冠词容易混淆。如:  Can you play the piano?你会弹钢琴吗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是当前不可抗拒的一股潮流,面对应用数学的蓬勃兴起,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数学课程整合就是新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去,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而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课程整合的关键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课程改革。现
卫生部7月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甲型HIN1流感防控措施的通知》指出,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由卫生部门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对无固定居所的人员,可在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