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学习中的典型问题例解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da123sas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法规则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笔者就近年来英语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而典型的问题进行归纳、剖析和总结。
  一、冠词:用法相互混淆
  虽说英语中只有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但其用法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即使掌握一些规律,也有不少例外。学生对用或不用冠词容易混淆。如:
  Can you play the piano?你会弹钢琴吗?(乐器名词前常用定冠词)
  The young man has turned writer.这个年轻人成了作家。(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的单数名词前习惯上不加冠词)
  二、名词:数的概念和规则掌握不好
  英语中的名词有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等形式,其变化形式复杂、规则繁多,学生常常对这些规则的运用不能得心应手,而汉语的名词没有数的概念,也不强调可数和不可数。如:Passer-by/Passers-by(过路人),woman teacher/women teachers(女老师)。有些名词形式上虽是单数,意义上却是复数,如:police(警察),cattle(牛)等。而另一些名词形式上虽然是复数,意义上却是单数,如:news(消息),works(著作)等。
  三、动词:形式相互混淆
  英语动词是句子的关键。就英语动词分类而言,有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延续性动词、非延续性动词、感官动词、系动词、状态动词、反身动词等,每一类型的动词都有各自的用法特征。学生常把不及物动词当作及物动词用,把非延续性动词当作延续性动词用。如:
  1.他已经到这儿三年了。
  (误)He has come here for three years.
  (正)He has been here for three years.
  2.我借这支笔好长时间了。
  (误)I have borrowedthe pen for a long time.
  (正)I have kept the pen for a long time.
  注:come 和 borrow是非延续性动词,不能加时间段。
  就动词的形式而言,非限定动词的时态、语态也令学生头痛,因为有的动词后面要求接动名词作宾语、而有的动词要求接不定式作宾语、还有的两者都可以。如: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打开窗子可以吗?
  I remember seeing him.我记得见过他。
  Please remember to shut the door.请记住关门。
  四、连词:不用或用错
  汉语是综合性语言,强调的是“意合”,句与句之间可以不用连词,把种种关系“隐含”在上下文中;英语是分析性语言,强调的是“形合”,句与句之间或主句与从句之间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如:
  1.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仍然拼命工作。
  (误)Although he is old,but he still works hard.
  (正)Although he is old,he still works hard.
  2.因为他病了,所以他没上学。
  (误)Because he was ill,so he didn’t go to school.
  (正)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school.
  (正)Being ill,he didn’t go to school.
  五、时态:混淆动词的时态概念和形式
  英语动词的时态有16种,常用的有9种。虽说它们的形式是固定的,但用法是灵活的。因此,学生常把某种时态的用法套在另一时态的用法上。该用过去时的地方却用过去完成时来替代,该用过去完成时的地方则用过去时来代替。如:
  (误)I had met him in the street this morning.
  (正)I met him in the street this morning.
  六、被动语态:形式和用法不能运用自如
  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比英语被动句的使用的频率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学生不习惯运用英语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往往用一个字就可以决定其被动的意思,而英语的被动形式不仅与本身动词的形式有关,而且还与时态、语气及主语与动词的关系有关。如:
  澳大利亚说英语。
  (误)Australia speaks English.
  (正)English is spoken in Australia.
  七、虚拟语气:形式的复杂性和用法的灵活性令学生感到困惑
  1.但愿我现在知道答案。
  (误)I wish I know the answer now.
  (正)I wish I knew the answer now.
  2.假如你早来几分钟的话,你就会遇见那位科学家。
  (误)If you had come a few minutes earlier,you would meet the scientist.
  (正)If you had come a few minutes earlier,you would have met the scientist.
  八、主谓一致:忽视“一致性”问题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主谓一致的问题十分简单,但英语中人称和主谓一致性的问题却比较复杂,令中国学生困惑不已。如:
  1.(误)Three years in a foreign country seem like a long time.
  (正)Three years in a foreign country seems like a long time.
  注:主语形式虽为复数,但在意义上视为单数,谓语动词应采取单数形式。
  2.(误)The mother together with her daughter are on the way to school.
  (正)The mother together with her daughter is on the way to school.
  注:主语是“the mother”而不是“the mother together with her daughter”。因此,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3.(误)The crowd was fighting for their lives.
  (正)The crowd were fighting for their lives.
  注:主语形式虽为单数,但在意义上却为复数,谓语动词应采取复数形式。
  九、从句:种类多且表现形式复杂
  英语的从句有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每种从句都要求用相应的语法形式。因此涉及到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选择时,中国学生就很容易混淆;在用英语表达时,也往往忽视英语中的连接词。如:
  主语从句
  (误)She was chosen made a tremendous stir in her village。.
  (正)That she was chosen made a tremendous stir in her village .
  表语从句
  (误)This is that we want.
  (正)This is what we want.
  定语从句
  (误)Everything which he said greatly interested us.
  (正)Everything that he said greatly interested us.
  當然,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问题决不仅仅限于这些方面,其他的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知识面和修辞知识等等都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英语语法能力的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在今后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尽可能地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增强理解能力,不断获得语言感悟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英语语法实践的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教师要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找出问题与错误,认真讲评,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作到标本兼治,使学生从所犯错误和出现的问题中取得经验教训,以便在日后的听说读写中少犯或不犯类似错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解决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翟象俊,余建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 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徐立吴.当代英语实用语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介绍了室内声环境设计用空间吸声体的材料和结构,讨论了空间吸声体与绿植、照明、造型、文化等因素相结合的创意设计手法,以及空间吸声体在不同抽象空间的导向作用,并总结了空间
1983年10月5日这一天当兵团党委党校筹建工作处于急需外援的困难时刻,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兵团计财局和农六师从物力、财力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
导师制教学在中国高校本专科专业推行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其实施的目的却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广泛就业。有基于此,特别结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实施
信息素养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它的内涵进行了基本确定,1992年信息素养又正式被ERIC(世界教育资源信息中心)资料库纳入,代表着信息素养教育意义的正式确立[1]。  在信息生产、消费和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教学信息日趋多元化,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才可能将丰富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运用起来以更好地教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
通过对《长物志》的研究,提炼出文震亨"自然古雅"的审美标准及人格追求,进而揭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造园技巧和造物思想。从设计艺术学的视角,以造物、赏物、品茗等多维度剖析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将会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实现人全面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与目标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身独立的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一、学风的构成要素    在学校文化视域内,“学风”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价值层、执行层和行为层。价值层包含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是
民间文化进入师范生课堂,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增强少数民族师范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湘西民族地区师范生的生活、自然、社会环境
体育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既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又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元素。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进行课程整合的很大优势。
英语学习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