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均衡与对称之美的筋纹壶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带有规则、规律的事物,都有一种能打动人心的美感。相互之间有规则的排列,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观之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同样,筋纹壶带给人们的也有一种规则之美,它是人为的,但又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艺术提炼的结果。
  关键词  规则;规律;人为;艺术提炼
   宜兴紫砂造型千变万化、出奇斗胜、百花齐放、式样繁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在《中国紫砂》“器型千变万化的归类”这一章节中,把宜兴紫砂壶造型概括为三大类:一是花货,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自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二是光货,又称几何形体造型,是根据球形、筒形、立方、长方及其它几何形变化而来。三是筋纹器,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分为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设计当中。筋纹壶的创作历史悠久,早在宜兴紫砂的初创期,宜兴的紫砂鼻祖供春就创作了“六瓣圆瓤壶”,该壶的设计精巧,筋纹明晰、造型生动。他的入室弟子时大彬,按自然界玉兰花的形态创作了“玉兰花瓣壶”,其壶造型极美,六瓣筋纹肥厚丰腴、引人注目,既有张力欲喷薄而出的动态,又有亭亭玉立的内美,可称为筋纹器的楷模。“流润壶”(见图1)设计为六瓣筋纹,盖、口、底皆为六棱形,有对称均衡之美,盖为平盖,盖线、口线相合筋纹贯通,盖线稍厚于口线,在均衡中又产生细微的变化。桥形钮,壶体的筋纹如波浪般的起伏,线面的转换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效果,丰姿绰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趣味性。
   带有规则、规律的事物,都有一种能打动人心的美感。相互之间有规则的排列,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我们都忘不了在电视中观赏国庆阅兵时那整齐的列阵、整齐的步伐,那是一种人间的大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同样,筋纹壶带给人们的也有一种规则之美,它是人为的,但又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艺术提炼的结果。
   筋纹壶的制作,首要条件是制作精准的筋纹样板,可用厚度适中的塑料板,按设计图样的要求画出六瓣筋纹,定出准确的筋纹点。在拍打身筒成型后,在底片、满片上画出筋纹及筋纹点,然后从筋纹点开始,在壶身上画出筋纹线,筋纹线之间的距离必须相等。用竹尖刀把壶身上的筋纹线从壶底处压向壶肩处,操作时用力要均匀,一根根地压下去,用目光判别它们的距离和深浅达到一致。压到一定的深度,根据制作的要求要换用另一规格的竹尖刀,以适用为前提,直至压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筋纹。制作专用的线梗清理每条筋纹,使筋纹的线面衔接有序、过渡自然,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练出精准的目力,最后还要有过硬的明针功夫,这些都是制作筋纹壶的基本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流润壶”壶身的六棱筋纹为对称的筋纹,最有利于表达筋纹的对称之美。壶嘴、壶把装在前后筋纹的中线上,它们与壶身的镶接处需用脂泥补足,使嘴、巴与壶身如天然生成。为了增加嘴、把与壶身的相接情趣,我用小竹刀各压出六条短小的凹纹,使之与壶体的六棱筋纹相呼应。我对壶盖也进行了精心的装饰,在平盖上又加镶了一片比盖片略小的装饰片,增加盖片的厚重感,桥形钮与盖片相接部分的弧度与壶盖筋纹的弧度相一致,有相互呼应的美感。筋纹线从盖线、口线到圈足线上下贯通、一泻而下、气脉相通。
   六条筋纹线通达、顺畅,寓意我国民间的吉语“六六大顺”。“六六大顺”本指农历的六月初六,春播、夏种、秋收,期盼诸事顺畅,能有秋后的好收成,同时它也用于祝福中年人士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左传》:“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谓之六六大顺。”意思是从社会到家庭万事顺畅、家庭和睦、社会发展。这一传统的吉语与我们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愿望是相一致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和谐相处,才能打好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設计创作“流润壶”时,我不由地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弄晴柔。”诗描述的是:在晴日里,泉水悄然无声地在细细流淌,树荫的清凉、风的轻柔与细细流淌的泉水组成一幅大自然清净无尘的佳景。该诗更是描述了山泉的精神风貌:它在细细的流淌,不惹人耳目,但却流淌不息,从不间断,滋润着山间的土壤与树木花草,这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它与孔子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意境相同。芝兰的芳香不为人知而终为人知,世上有许多学习雷锋而不留名的无名英雄,正是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才能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广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流润壶”的设计理念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通过设计达到物与人的情感交流,把物拟人化。“流润壶”的每一条细细的凹线从上贯下,犹如山泉的流淌润人心田,希望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把这种“山泉精神”、“芝兰品质”充分发扬广大。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人说是紫砂成就了宜兴,但我认为,它们是互相成就的,任何艺术的诞生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宜兴就是滋养它的地域环境,江南水乡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它优越的自然环境让紫砂壶具备天然灵秀的气息,生活在这片地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简单质朴的生活环境中专注于紫砂壶的创作,同时,无数文人雅士又诞生于此,他们在喝茶玩壶的同时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创作,
期刊
摘 要 紫砂陶艺的发展催生了艺术领域的跨界融合,不同的传统手工艺相互配合在展现传统艺术文化瑰丽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当代创作者全新的创作意识。作品“流光溢彩”让紫砂陶艺与漆艺相互结合,为当代紫砂陶艺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陶艺;漆艺;工艺;造型;装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将会更容易地转化为艺术创作者向前开拓的动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和漆艺出身的专业学员共同学习的生活之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的创作除了造型之外还需要有充沛的文化意蕴,单纯的造型变化所产生的审美要素是有限的,而融入了情感和想象的内涵塑造则是永恒的,造型与创作主题之间的关系就是紫砂壶艺的内外两面,紫砂作品“凯旋壶”的创作就是一种通过意蕴塑造对形体表达的突破。  关键词 紫砂;造型;创意;工艺;文化   一说到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古老、庄重、规规矩矩的印象,这确实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但这并非是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陶制茗器,将紫砂泥之特性完美地表现出来,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多样性与独特的中国魅力。本文所选择的这把“艳江南壶”是一件造型极为别致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一如江南水乡风景画之雅致朦胧,通过对它的分析揭示其创意之所在。  关键词 紫砂壶;江南;造型;创意   俗语有云:“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价值堪比黄金珠宝的“一丸土”便是出产于江苏宜兴丁蜀地区的紫
期刊
江苏陶瓷:刘院长您好,祝贺游艺问陶紫砂书画展南京首展圆满成功,同时也祝贺展览作品集和《陶刻報》试刊号同步发行。   刘世涛:谢谢您!感谢贵刊的采访以及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江苏陶瓷:请简单介绍下这次展览的情况。   刘世涛:好的。此次“游艺问陶紫砂书画展”由环球网、陶刻网主办,彧元书院承办。也是我们彧元书院第一期学员汇报年展的第一站。本次展览参展人员是第一期27位学员和两位导师共29人
期刊
摘 要 看壶中日月,赏清风徐来,在我喜欢的造型里徜徉,余生多喜欢,人生尽拾欢。黯淡的月色里,壶和人形影相随,一把“余生拾欢壶”道尽了中年紫砂艺人的豁达、内敛——风雨中共同走过荣辱不惊,余生里携手相伴平淡是真。“余生拾欢壶”以生活中常见的大蒜为创作缘起,充分解读大蒜的寓意,结合寻常烟火之气,让人在一把壶中领悟人生之悟:蒜如人生,觉悟之人是对生活深刻领悟之人。  关键词 人生;沉静;大度   人到中年
期刊
摘 要 宜興紫砂萌芽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宋代与明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两个高峰期。明代使文化审美向个性化发展,文人墨客喜欢将个性化的艺术思想融入到具体的器具审美之中,于是紫砂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深深地被儒雅之风、文人之气所浸染,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属性。紫砂“凌云壶”在拥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同时,也被寄寓了一份人文内涵与气韵。本文就作品“凌云壶”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作一介绍。  关键词 凌云壶;紫砂;人文
期刊
摘 要 紫砂雕塑“和合二仙”的原型为合二仙像,该作品尤其讲究对细节的提炼与转变,使传统造型的精髓一目了然。同时,随着全新的形态塑造,其恰到好处的创意则释放出了更加鲜明独特的当代审美风格。  关键词 紫砂雕塑;和合二仙;创新   中国的雕塑艺术历史久远,其涵盖的内容丰富庞大,表现的形式同样异彩纷呈。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题材都形成了与之对应的相对固定的造型。从宏观上讲,这些固有的雕塑造型构成了每个时代文
期刊
摘 要 五色砂土生来就是为创作而服务的,尤其在创意自然作品时,丰富的色彩为精美的器型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一片南瓜的叶子微卷,是盛夏光年影影绰绰阳光下的一片绿荫,以此为壶嘴,憨态可掬;耳形的壶把取材于南瓜藤蔓,卷曲中唱出田园之歌,稍大的壶把是体现紫砂实用性的表达,观赏之余的品茗才是大众所需,无论如何不能丢失的是实用性。  关键词 自然;泥料;天成   四月的宜兴,似锦的繁花在江南灿烂的春色里悉数怒
期刊
摘 要 中国人爱好喝茶,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茶具不断兴起,而其中,紫砂壶以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为人称道,经历几百年的发展,最终从各类茶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一无二的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闪耀着熠熠光辉。说起紫砂壶,便不得不提起它的产地宜兴,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许是深受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紫砂壶才摆脱粗陶实用器的桎梏,脱胎为独具人文特质的艺术品,历经时代变迁和世事沧桑而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