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持人语 将“文化的理解”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体现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这种音乐教育理念一方面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也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正如國际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的那样:“当音乐被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它才能获得最佳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的主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将“文化的理解”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体现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这种音乐教育理念一方面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也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正如國际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的那样:“当音乐被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它才能获得最佳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的主张。“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更加关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力求通过文化,阐释、升华音乐的意义,充分发挥音乐的各种功能,并从文化价值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年第2期曾刊登了我主持的专题“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当时我和工作室的成员就音乐与文化融合的“操作策略”与“尺度把握”,以及“音乐文化阅读”与课堂实践等发表了粗浅的看法,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为此撰写了《音乐教师的文化自觉》一文,对我们这种基于课堂实践的、零散的探索给予了肯定。四年来,我们一直围绕着该专题继续研究、继续实践,我们探索文化与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等的融合,我们研究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视野、思维产生的影响等。经过总结梳理,我们将专题升级为“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2.0”。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标准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积极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李卫东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带领学生推想词句的意思、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推想词义;表达顺序及方法;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
【摘 要】电子书包已经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其具备的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便捷的操作方法,开启了中小学生学习的新模式。但是,电子书包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下进课堂,也会产生无法回避的弊端:第一,容易导致课堂教学中汉字书写的边缘化;第二,基于教师对电子书包认识、使用、开发的不到位,易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 【关键词】电子书包;传统课堂;书写边缘化;教学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当前农村学生的校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探寻农村高中全员寄宿的特色之路,是解决农村高中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让全员寄宿制发挥最大的成效,必须要坚持“六到位”,即思想认识教育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空白时段跟踪到位,领导与教师值班到位,学生食宿质量提升到位,多彩活动引领到位。从而满足家庭的期望,实现让农村学生有尊严地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农村高中;全员食宿制;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
接受学习是以听讲和练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以突出教学的结果为标志。探究学习以体验和感受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以突出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求发展为标志。新课改的突出特点就是提倡探究学习。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
【摘 要】校园空间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实现学校建筑与教育理念、办学文化、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等深度融合?这对校长的空间领导力提出了全新挑战。基于校园空间规划的“问题凝视”“思路探视”“策略审视”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空间设计的自然性、生活性、开放性、艺术性、综合性五大原则。 【关键词】校园建筑;童真教育;校园空间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
【摘 要】回归生活是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追求。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是以生活化的教学逻辑为指引的。《周末巧安排》一课实际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儿童生活的可能作为教学的生活化方向,这使得德育的有效性不足。鉴于此,教师需要以儿童的可能生活为教学逻辑的方向,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真正回归儿童生活,并为儿童过美好生活服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向;可能生活;教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应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当下的数学教学由于教师供给的失衡,学生出现了“隐性饥饿”的症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师的供给。 【关键词】“隐性饥饿”;供给侧改革;核心素养;供需平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从学校文化职能定位、课程目标与开发技术、落实国家课程等方面审视,课程空无现象是学校课程规划无法摆脱的尴尬。学校相对务实的策略是有意识地审查反省,将规避空无作为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参照,描述学校育人目标;建立课程编制参与者协商机制,推进课程设计来源的对话;课堂教学指向深度学习。即便如此,实施学校课程规划仍会遭遇诸多问题而无法规避课程空无。因此,“空无课程”研究还需深入。
【摘 要】全息学习关注人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和学习的全程性,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诸子论水》教学案例通过自编班级教材,借助全息平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重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整合各学科知识,让课程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 【关键词】全息学习;课程整合;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6-0059-02 【作者简介】陆琴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学习;感知;归纳;内化;活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63-03 【作者简介】丁海英,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淮安,223301)英语教研员,高级教师。 自从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语法便成了新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小学英语语法必须要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