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活动的作用及意义微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科普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普实践基地活动是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区域,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能够弥补学生在课堂中局限性学习的不足,增加学生自身科学知识储备量,进而扩展学生学习视野。在本文主要就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活动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对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活动情况进行综述,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促进和提高小学科学科普实践活动的方案,旨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为小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普基地;实践活动
  一、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大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组织学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我校根据小学阶段科学科普实践活动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寻找能够与科学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资源的教学价值。本文旨在对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功能和优势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提供了咨询性建议。
  二、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主要功能
  对于小学来说,科普实践基地活动是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区域,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尤其是能够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真正地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学生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的规律和变化,进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科技教育功能
  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顾名思义,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与利用当地鲜活的课程资源,再经过教师的选择与组织,创设多样化的、更为生动的、更为亲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知识。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所提供的资源,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和拓宽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范围,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学习学生能够真正的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够接触到平时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事物,通过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同时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在科技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
  2.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示范服务功能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和创设的情境一般只能通过文字、图片、数据来表示,其生动性、具体性,直观性不理想,并且这些完全有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差距。而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则能够直接示范给学生看,这种示范作用于简单的书本教育相比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本知识的教育可能让其很难真正的理解,而通过示范的方式则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全国各个地区都在设立了与地震应急救援相关的教育基地,通过具体的演示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灾难发生时的自救技术,这些消防演示在传授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能够切实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地震等灾难中应急自救的相关技能,以及如何正确报警等知识技术。
  3.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专业普及功能
  专业性科普教育概念的提出开创了小学科普实践的新阶段。所谓专业科普,指的是国家高等教育学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通过整合自身资源等方式进行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科学院的华南植物园、广州中山大学的生物博物馆等。而小学可以与这些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的高效或者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参观学习,这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的知识,能够真正的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作用
  1.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学校与本地区科普实践基地建立学生实践学习机制,学生更加系统直观地了解知识和学习知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通过在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学习,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学习兴趣。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使得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学生在科学科普实践活动中能够学习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投身于自然、社会环境,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全面认知。
  2.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1)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在各类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内学习到很多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名人轶事,学生在科普实践基地中既能够体会学习的快乐,还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
  学校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提升,融合本地的科普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结课本知识,为每个年级制定主题探究活动。四年级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小玉石,大文化”。学校组织学生到玉石实践基地“石头记”矿物博览园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零距离了解玉石的形成过程和玉石的种类。拓展学生玉石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远古时期化石的探究兴趣。同时活动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探索自然科学的意识。五年级科学主题探究活动是走进广州小牛物语自然探索基地“亲近自然,自主探究”。学生们领悟“罗马炮架”的原理,并亲历搭建。在专业的植物园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无花果研学课堂,了解培植过程。在天地问亲手种植一棵希望之树,体会劳动的乐趣,收获同学间真挚的友情!六年级科学主题探究“走进广州北站,了解今夕变迁”。学生们感受广州北站变迁、花都腾飞的历程,感悟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在实践中践行知行教育。   (2)激发浓厚的科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产生学习兴趣以后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科学科普实践活动中,反过来,可以利用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内的一些丰富有趣的科普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对科学产生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因此,學校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科学主题探究“与花草鱼儿的对话”。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老师们带领一年级的学生到花都花卉种植园、锦鲤养殖园或华南植物园进行动植物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周边常见动物和植物,与大自然对话,与同伴分享。驱动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二年级科学主题探究“走进宝桑园,探索蚕桑奥秘”。学生们参观蚕桑科普馆、蚕茧手工DIY、缫蚕丝活动、采摘桑果、磨豆浆、挖番薯。大自然是本书,是个大课堂,学生们兴趣盎然,拿着研习手册,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三年级的科学主题探究是“科迷小课堂”的气象科普课。学生们走进花都区气象天文科普馆,科普馆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的现代科普理念,利用LED、LCD、3D投影、环幕、AR互动展示的生动有趣的科普互动活动。将深奥的气象天文科学知识提炼演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互动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以驱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3)开发无尽的创造潜能
  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宽知识面的学习场所。利用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内的各种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以探索未知的精神,帮助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学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充分发挥出科学实践基地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科学、领会科学、感受科学魅力,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更好的为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服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提高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1.因地制宜,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规划
  小学阶段的科普实践基地不仅是学生接触和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直观感受科学魅力的独特平台。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建设而言,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充分的对各个方面的资源以及条件进行利用,使得各个资源的有效性能够真正的得到发挥,从而充分发挥出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在推进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建设进程中,应该落实规范的制度管理,以及对基地内部设施等条件的规范管理,如若不然,势必导致基地建设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因此,对于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在经济、人力等方面制定详细且长远的规划方案,按照学生的不同接收程度建设不同深度的科技展览区域,同时将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考核情况纳入常规的年度工作考核中,充分发挥国内科技人才优势,依托相关科研机构打造具有特色的科普教育设施。同时,还可以电视、广播、报纸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科普志愿者,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志愿者团队,同时,积极筹措经费,保障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进程,使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小学学生学习和接触科学知识的前沿阵地阵地。
  2.加强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现阶段,国内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建设缺乏新意,往往采取照搬其他地区的方式。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于类似科学科技场馆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借鉴国外科学科技场馆建设经验的同时,缺少相应的思考,进而实施再创作和系统集成。上述原因使得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
  3.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科学展示的效果和表现力,由此激发起学生对于未知的探索欲望。同时,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能够更加有效的展示科学知识或者科学现象,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4.增强科学科普实践基地的服务功能
  我们已经发现,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可以作为校园教育平台的延伸。所以,根据现阶段国内科技馆的建设现状分析,我们建议应该强化科普类场馆的服务功能。首先,应该在科普类场馆中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换言之,科普类场馆在实现展览功能的同时,需要承担起一部分的教育功能,帮助学校完成一定的教学计划;其次,应该加强科普类场馆的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最后,应该积极举办科普讲座、竞赛等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开创社区科普的新阶段。
  五、结束语
  科普实践基地活动是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区域,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学习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人格品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小学科学科普实践基地活动落实到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中,充分利用科普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协助学校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摘要]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能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素质教育、生命个体的高度重视。爱,是教育的灵魂,班主任需要用爱心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促使后进生进步成长。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或懒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这样就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后进生具有强烈而
记得有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教师在进行“偏常生”转化管理工作中也是这样,只要我们让“关爱的阳光”照射到“偏常生”身上,他们一样会茁壮成长,不断进步;反之,“偏常生”就会离我們的教育要求越来越远。这里的“偏常生”是指文化成绩差或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以前也称“差生”或“后进生”,现在通称“偏常生”。  下面谈谈我在“偏常生”转化
[摘 要] 本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某幼儿园为例,尝试探索园长引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情况的深入剖析,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幼儿园18位非骨干带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从团队建设、园本教研、园本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 园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选题缘由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大力推行,对学科素养的概念解析以及价值的充分认知,俨然已经成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初中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具有渗透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也是基于教育发展战略和学科本质出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如何利用多元课堂促进初中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为了将核心素养充分落实到多元课堂教学中,对英语课堂而言应该将侧重点集中在互动、整合等
本报综合消息 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高学校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开学后师生安全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好保障,经过精心部署,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于3月25日上午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模拟演练,学校行政人员、校医和物业人员参加了本次演练。  为保障演练的有序进行,在演练开始前,学校专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陈英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演练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两个身份,一是语文教师,二是班主任。现阶段,我担负着四年级(一)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和语文教学任务。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更加懂得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多么的重要。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学生彼此会相互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通过班级建设,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学生变得主动了、积极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是教学有序进行的组织
[摘要]作业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作业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然而,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从“学”到“用”实践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2003年版作了全面的修订,既有保留,又有改进。例如,在课程性质方面两个版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和2003年版一样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同时,2017年版还提出“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新的教学方向。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
疫情防控期间,我省中小学生需居家生活学习,活动空间受限,身体和心理容易受到影响。为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广东省教育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认清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工作。  1.认清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需居家生活学习,活动空
[摘要]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觉得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眼,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展开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