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觉得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眼,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展开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我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身发展。作为老师,必须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一颗关爱孩子的心,这样才会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尽早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下面是本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异常表现,我主要是通过课堂、课间及家校互动来发现。第一就是课堂。孩子如果平时表现比较好,但突然有一段时间课堂上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那肯定是孩子的思想有波动。第二就是课间,如果某个孩子心理上有什么问题,他在课间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己独处,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二是极容易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或发泄心中的不快。第三就是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从而发现孩子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教师要了解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自身气质等。外在原因有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社会环境等。不同的原因导致不同问题的出现。我觉得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在平时与孩子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中就有这方面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前年的一个六年级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姓刘。他长得高大英俊,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数学思维很好,上课经常举手发言,数学成绩在班中还是不错的,很乐意为班级服务。但是有一点,就是课后经常说粗口,所以同学和老师投诉了好多次。跟他说了好多次都不改。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打电话给刘妈妈,要反映她儿子在学校的情况。谁知刘妈妈说,老师,我来学校跟你详细聊吧。等刘妈妈过来后,聊着聊着,刘妈妈竟然哭起来。一问,原来刘同学不但在学校讲粗口,在家里也会用粗言秽语骂刘妈妈,甚至有一次还打了刘妈妈。我觉得很奇怪,说这样可不行啊。你管不了,可以叫他爸爸管管孩子啊。刘妈妈说,真正的原因就在刘爸爸身上。原来在他们家里,他爸爸是那种男权思想严重的人,在家里说一不二。又特别溺爱孩子(刘同学是家里的独生孩子),他觉得他儿子已经很优秀了,所以觉得没有必要给孩子压力,更不允许刘妈妈批评孩子。但刘妈妈觉得孩子是块好料,所以更应该严格要求才能长材。但是,刘爸爸一旦看到刘妈妈教育或批评孩子时,就觉得刘妈妈跟他作对,所以就立刻用粗口骂她,(有一次因为刘妈妈顶嘴了,更出手打了她。)骂完后再带孩子出去玩。从小到大,耳闻目染,久而久之,刘同学就养成了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说粗口的习惯。现在刘同学长大了,开始叛逆了,说他几句,居然还打妈妈。刘妈妈还说,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她早跟丈夫离婚了。
  这个例子很明显跟孩子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所以,我又约了刘爸爸来学校单独聊天。我开门见山的反映了刘同学在学校的好与不好的方面,告诉他,现在刘同学这种经常说粗口的行为已经令大家反感,并且很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引起打架,后果很严重。如果再不改正,将来刘同学踏進中学、踏进大学、踏进社会,将影响他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刘爸爸听了以后说,那我回去好好教育这孩子,叫他不能在学校讲粗口。我先表扬了刘爸爸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然后告诉他,刘同学现在的不良表现真正的原因在你身上。刘爸爸觉得很奇怪,说我没有教他说粗口啊。我没有回应。而是告诉他,我跟刘妈妈聊过了。我问他,你儿子骂他妈妈时,你有教育吗?你孩子打他妈妈时,你有阻止吗?
  (对方沉默)我说,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谦逊有礼;反之,就会使孩子行为放任、不讲礼貌。一个家庭,如果父母双方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那么孩子也会尊重父母,听取父母的意见。相反,如果其中一方是不尊重对方的,那么孩子也会不尊重弱势的一方。现在刘同学之所以敢在家里打骂妈妈,是因为你在家里不尊重孩子的妈妈,所以才导致了刘同学也欺负妈妈,不尊敬妈妈了。等他长大以后,他也不会尊重你,也会出现用粗言秽语骂你的行为。另外,因为刘同学在家里讲粗口已经习以为常了,他没有觉得讲粗口是不对的,所以他才把这种不良行为带回了学校。我还告诉刘爸爸,刘妈妈对他父子俩的表现伤透了心,如果有一天真的忍受不了的话,她会选择离婚,因为人都是有尊严的。我问刘爸爸,我想你都不想这样吧?刘爸爸陷入了深思,然后问我应该怎么做。我建议说,学会道歉、学会尊重,做好榜样。叫他回去当着孩子的面跟刘妈妈道歉,然后告诉刘同学之前爸爸骂人、打人都是不对的,以后要尊重妈妈,也不能在学校说粗口了,父子俩互相监督。如果平时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意见有分歧,最好心平气和一起谈,一定要意见统一,慢慢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刘爸爸答应了。
  然后我又找了个单独的时间跟刘同学聊。我先表扬了他在学校好的方面,然后很严肃的告诉他,在学校讲粗口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是学校不允许的。我也已经跟你说过好多次了,怎么都不改呢?他说会改。我又说:“听说你在家里也用粗口骂妈妈,甚至打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就说,“我妈妈很烦的,老是叫我学习,对我很严格。我爸就不同了,他会护着我。”我哭笑不得,很认真的告诉他:“不管怎样,打人是不对的。作为儿子打骂妈妈更是不对,是不孝顺的表现。想一想,你妈妈含辛茹苦的把你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养育成一个少年,得到的不是感恩,而是粗言秽语的咒骂甚至挨打,你妈妈的心里会多失望。况且你妈妈是为了你好,想你有更大的进步,才会严格要求你。俗话说,玉不啄不成器。老师平时也很严格要求同学们,难道同学们就可以打骂老师吗?假如你身边的人经常用粗口骂你,你心里会好受吗?要学会换位思考。”接着我告诉他,你这种行为已经令妈妈伤透了心,如果再不改的,你妈妈迟早一天会从失望变成绝望,到时离开你不再与你生活,这时就真的没有人管你了!你想吗?刘同学低下了头,泪珠在眼眶打转,小声的说,不想。最后我告诉他,今天回去跟妈妈诚恳地道个歉,以后不能再说粗口,更加不能用粗言秽语骂妈妈或打妈妈。他答应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刘爸爸跟刘同学居然跟她道歉了。现在刘爸爸有什么事也会跟她商量,她如果说孩子的时候,刘爸爸就走开,不会像以前这样骂人了。刘同学也开始听妈妈的话,即使有时顶嘴也不敢用粗口说了。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好了很多,说非常感谢我。我也特意观察和了解了一下刘同学在学校的表现,果然讲粗口、骂人的行为少了很多。
  第二个例子是我今年教的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姓廖。他的脾气很坏,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即使一点小事,只要有人不小心冲撞了他,他都非得抄起家伙去打人家不可,每次都要对方说声“对不起”才罢休。开学没几周,已经处理了好几次,虽然每一次都有同学拉开他,才没有酿成大祸,但也够我头疼了。我问了班中的一些同学,了解廖同学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同学们说,以前不是这样的,是五年级开始才这样的。
  于是我打电话给他妈妈,反映廖同学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并且告诉她,如果廖同学还是这样打人的话,迟早一天会出问题的,到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啊。廖妈妈说:“老师,孩子以前脾气虽然是暴躁了一点,但不会打人的。现在变成这样,我觉得我自己也有责任啊。因为我昨年给他生了个弟弟,白天忙工作,晚上又要带小孩,没有精力管他。他呢,又不迁就弟弟,一点小事就弄哭弟弟。他爸爸脾气也很暴躁的,一见他弄哭弟弟,就骂他,他又顶嘴,所以爸爸就棍子打他了。于是他更加恨弟弟,经常打弟弟。但我不知道他在学校也打人啊。”我一听,明白了,原来是“二胎”惹的祸。于是我告诉廖妈妈,这是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原来作为独生子女的他,现在一下子多了个弟弟,优越感没有了,多了争宠的人,以为爸爸妈妈妈妈不再关心他,心理上就不平衡了。现在廖同学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实际上就是想引起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以及发泄心中的不快。于是廖妈妈又问我:“老师,那应该怎么办呢?”我告诉她:第一,跟孩子说声“抱歉”,这两年因为忙于照顾弟弟而忽略他。但爸爸妈妈还是跟以前一样爱他的。第二,强调廖同学是个哥哥了,要有哥哥的担当。当弟弟乖时,请哥哥跟弟弟一起玩。当你忙时请廖同学一起帮忙照顾弟弟。每次都要跟他说声:“谢谢,有你帮我多好。”,慢慢培养哥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第三,多些关注、关心、关爱廖同学。不管多忙,爸爸妈妈的其中一方每天都要抽时间跟孩子聊聊天、散散步或者玩玩游戏。第四,要廖爸爸改掉打孩子的行为。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以为发泄心中的不快可以通过打人这个方式的。但他在家里不敢对强势的爸爸妈妈发泄啊。所以他拿弱势的弟弟、同学作发泄对象,通过打人这个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至于要同学跟他讲“对不起”,实际上就是要周围的人关注他、认可他。所以家长在这方面一定不能树立坏榜样。第五,平时要跟他说一些因为一时做事冲动而造成的恶果或付出代价的事,叫他做事千万不能冲动,要想后果。廖媽妈同意了。
  到了班队课的时候,我特意上《安全教育平台》让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安全教育短片《学会控制情绪》,短片中首先播出了几则这样的新闻:某校两个男生因发生口角,各叫来帮手相约在某地群体斗殴,结果发生死亡或重伤悲剧;某女生因看不惯班里的另一女生而纠集“朋友”羞辱该女生,结果要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短片告诉我们,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所谓的“朋友”,也令家人要经济赔偿。然后短片跟我们分析:情绪会时好时坏,这是正常的现象。好时可能让我们幸福快乐,充满勇气和力量,坏时可能使我们愤怒忧伤,甚至冲动的做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控制好多变的情绪,把握自己心中的度。最后短片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觉得自己情绪变化大,容易冲动时,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调节。一是学会转移。当火气上升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去做其他的事情。二是合理发泄。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哭一场,向他人倾诉,放声歌唱等。三是自我暗示。就像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一样,自我开导。四是积极暗示。可以试着在心理默念“不能发火”、“冷静”、“坏脾气不好”等。这节课中我特意观察了廖同学,我看到他看得特别认真、专注、若有所思。我想,我要的目的达到了。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廖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好多,也没有跟同学打架了。语文老师还反映他写了一篇叫《我的弟弟》的作文,写得挺不错。老师特意把它当作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他高兴得不得了。我又打电话给他妈妈,反映廖同学进步了。他妈妈很高兴的说,自从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做,廖同学脾气果然慢慢的好了很多,平时一回来就逗弟弟玩,也会跟爸爸妈妈撤撒娇,现在家里的气氛融洽了很多。
  所以,总的来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觉得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眼,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人手,因材施教、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了。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5日至16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主持会议。  会上,各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围绕本部门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作了汇报,委厅领导逐一进行点评,并提出有关工作要求。景李虎指出,2020年上半年,委厅各处室(单位)工作扎实有效,面对突如其来
[摘要]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能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素质教育、生命个体的高度重视。爱,是教育的灵魂,班主任需要用爱心温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促使后进生进步成长。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或懒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这样就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其实,后进生具有强烈而
记得有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教师在进行“偏常生”转化管理工作中也是这样,只要我们让“关爱的阳光”照射到“偏常生”身上,他们一样会茁壮成长,不断进步;反之,“偏常生”就会离我們的教育要求越来越远。这里的“偏常生”是指文化成绩差或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以前也称“差生”或“后进生”,现在通称“偏常生”。  下面谈谈我在“偏常生”转化
[摘 要] 本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某幼儿园为例,尝试探索园长引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情况的深入剖析,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幼儿园18位非骨干带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从团队建设、园本教研、园本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 园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选题缘由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大力推行,对学科素养的概念解析以及价值的充分认知,俨然已经成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初中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具有渗透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也是基于教育发展战略和学科本质出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如何利用多元课堂促进初中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为了将核心素养充分落实到多元课堂教学中,对英语课堂而言应该将侧重点集中在互动、整合等
本报综合消息 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高学校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开学后师生安全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好保障,经过精心部署,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于3月25日上午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模拟演练,学校行政人员、校医和物业人员参加了本次演练。  为保障演练的有序进行,在演练开始前,学校专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陈英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演练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两个身份,一是语文教师,二是班主任。现阶段,我担负着四年级(一)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和语文教学任务。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更加懂得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多么的重要。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学生彼此会相互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通过班级建设,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学生变得主动了、积极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是教学有序进行的组织
[摘要]作业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作业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然而,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从“学”到“用”实践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2003年版作了全面的修订,既有保留,又有改进。例如,在课程性质方面两个版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和2003年版一样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同时,2017年版还提出“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新的教学方向。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
疫情防控期间,我省中小学生需居家生活学习,活动空间受限,身体和心理容易受到影响。为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广东省教育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认清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工作。  1.认清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需居家生活学习,活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