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初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合理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过程教学。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从中体验探索出新知识的整个过程。
  2、合理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努力创设一种数学活动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转变成数学模型,再把它引向实际生活,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准备面向全社会征集一种礼品外包装盒的设计方案。要求:①美观大方;②体现新北京、新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平面展开图,标出尺寸(或比例尺);④根据设计制造出一至两种实物图形(包括图案设计);……
  为此,我先选择了部分学生代表参观了一个纸箱厂,了解制作一个纸盒的具体流程等等一些知识;而后帮助学生设计尺寸(使长宽高的比符合黄金分割);结合书本知识画出平面展开图;制作出实际标本;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六个面上画出体现主题的图案。这些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虽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使数学理论在实践中得运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形成创新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合理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从感性上理解数学知识。
  4、合理开展数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数学原理教学,往往是把结论直接展示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削弱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经过实验,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细心探索,就会一定程度上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激发学生去发现数学原理,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深刻,记忆就会深刻。
  例如: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2的教学过程中:
  (1)灯的费用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计算?
  (2)那么在灯的售价和电费这两个量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
  (3)那么电费怎么计算?
  (4)两种灯的费用分别是多少?(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5)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选哪种灯省电,即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6)能比出来吗?(不能比出来)。为什么?(因为两式子中有一个未知量x)。那么这时应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小组讨论,可代入一些具体的数字,计算出两个式子的值后再比较大小。)
  (7)那么这许多数你能一下子代完吗?应怎么办?(我觉得总一个数学能使为两个式子的值相等,所以应先求出当两种灯费用相等时求知数的值。
  (8)猜一猜:照明时间为多少时使用白炽灯省钱?照明时间为多少时使用节能灯省钱?
  (9)如何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可代入一些具体的数据,进行验算)
  (10)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没有规定灯的使用寿命,如果我们规定了两种灯的使用寿命,请看:假设两种灯的使用寿命均为3000小时。如果计划照明3500小时,则需要购买两只灯,试设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案?
  a)一只灯够了吗?b)可能有几种买灯的方案?(有三种)。c)这三种方案中你们赞成哪种方案?d)分别计算出这几种方案的电费。
  (11)课后,统计自己家中的白炽灯、节能灯、日光灯的售价和功率以及使用寿命,计算各种灯的总费用。向爸爸妈妈提供一个最佳购灯方案。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原理,并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还使学生能领悟到,在平时的生活中其实也包含着许多数学道理。
  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实验操作,可以培养他们从身边事件入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提高他们自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应用知识并能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③这就使得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是现实生活所必需的。最终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习数学”求知欲。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活动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使学生感受、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认真观察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增强,重新
  认识自我,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的来说,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以活动的数学教学观和活动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顺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活动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死板面貌,带给学生以活跃、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数学,改变对数学不正确的看法,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实意义。⑦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作文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淡化文体,鼓励创新,给学生有“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由此产生了许多形式多样、布局巧妙的文章,作文形式上真可谓百花齐放,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用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第一,运用问题教学法,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例如,在《谁是最
摘要:针对学生讨厌、害怕作文课的情况,我们要用什么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本文试从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和指导学生仿写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兴趣 想象力 仿写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语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鹤峰乡长凼小学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好的收效。  2011年的9月,我担任了学校七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对这一批初中新生,我比较熟悉,他们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因为大多都是我教过的学生。像我们这种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全县为数不多,初中教育跟
Acquiring vocabulary is important when studying English, as it assists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English webpag
期刊
20世纪的最后半年显然属于陶建幸和他的春兰。始于8月的春兰产权改制被媒体称为“春兰向它的员工派发了一个价值15亿元的红包”。2000年8月春兰集团根据上级政府有关文件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视、录像和电子计算机媒体正逐步被学校教育教学所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
期刊
校本课程活动本位是什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校本课程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上,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增加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人生经验不足,认识不够全面,还需我们执教者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学生活动的行列里,在关键处去引导去点拨,去评价。让学生在融兴趣、生活、知识、发展为一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中活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