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诗意作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旨在让学生发展认识能力、情感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当前作文教学重视前两者的情况下,自然不能忽视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思想的本性要求诗的创作。孩子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我们应该相信,天籁的声音就在孩子世界中,作文教学不要让学生丢弃了与生俱来的童真,不要淡漠了他们好奇的眼睛,不要扼杀了他们诗意的表达。
  
  一、厚积薄发,以意驱句,倡导诗化表达
  
  没有实实在在的阅读积累,写作只能是干涸的泉眼,难以流淌出鲜活的泉水。但是在厚积与薄发之间还应该有一种酝酿并使之薄发的技能。为了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一技能,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以意驱句的训练。所谓以意驱句就是在写作中根据具体的作文语境化用阅读积累素材的一种诗化表达方法。
  卡西尔说:“我们在艺术世界里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持续摆动过程。”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常常是模糊的、不精确的、不严密的和充满歧义的,他们无法准确地概括它,因而作文更适合用诗化的语言,真实描述正在经历的或经历过的体验。以意驱句的思维方向同文学作品再现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后者的思维方向是句→意。通常对学生进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教学就属于这种思维。比如,看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脑子里浮现出:黄昏时分,明月照着斜伸到池塘上面的梅花,疏疏朗朗的梅花又将参差斑驳的影子投在水面上,微风中仿佛夹着缕缕梅香。前者的思维方向是:意→句。即先有感觉,然后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词汇。诗词锦句就是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的对象,即这里所说的词汇和句。比如,六月里在杭州西湖的柳堤上漫步,放眼曲院,尽是风荷,映日荷花,点缀其间。我们不禁放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把句→意看作定向思维,那么意→句就是富有创造性的逆向思维。两种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相辅相成。前者用于阅读材料的积累,后者是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合时合地合情合景地运用。正如告诉你一个成语要求说出其大概意思,比告诉你一个大概意思要求你说出这个成语一样,作为一种技能,意→句比句→意更加不容易掌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对学生多做些阅读积累和以意驱句的练习。
  例如,《行道树》中说:“我们”立在城市飞尘中,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当整个城市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时,我们在寂静里黑暗里孤独里“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当朝霞升起,“我们站成一列致敬,把光明迎来”;当孩子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我们便“最自豪”。学生懂得了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懂得了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的道理。这还不够,还要写一写像行道树这样的人和物,于是学生阅读文章就产生新的思想,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二、开放写作空间,激活心理积淀,鼓励抒写性灵
  
  写作是一种打开,打开思路,打开生活,打开心灵,唯有打开方能领略天光云影的开阔,唯有打开方能触动文字背后的思索。
  (一)善待生活,激活积淀,鼓励自由写作
  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开放的心态,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善待学习,善待他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善待生活,努力激活心里既有的积淀,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写出有情感、有人性美的闪光的作品。比如,积极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让生活与写作牵手。我曾经让几个家境比较富裕的学生与几个家境贫困的学生结对,并让贫困的同学带他们到自己的家中去,同吃同住,亲身感受贫困人家的生活。这件事给学生的触动很大,回来后其中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什么是幸福》的文章。文章写道:“父母每周给我一百元零用钱,我还嫌少。当我知道他们每月只有十元的生活费时,我震撼了。吃肉吃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求,而我几乎每周要吃一次肯德基……与他们相比,我才明白什么是幸福。”惟有不竭的活动之源,才有不涸的作文之泉。
  当学生的真情实感积淀达到一定的厚度,那么思想就会在学生笔下纵横驰骋,从而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来。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同时,培育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学会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该伤感时伤感、该愤怒时愤怒,要有真性情。作文更是要以情感人,要写你记忆中难忘的细节,写细节里面的真情实感,不要胡编乱造,不要“克隆”他人的作品。
  (二)创造条件开展博客写作,创设自由开放的写作平台
  博客写作大多源于内心的冲动,是思维、情感在虚拟空间的自由驰骋,具有随意、真实、便捷的特点。学生可以有感而发,摆脱条条框框的制约,获得较为自由的写作心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在博客中可以采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他人的作品。这种张扬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品,真如巴赫金所谓的“多音齐鸣”。
  对于家里没有网络的学生,我则是每人给发一个档案袋,让学生自己保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写作成长记录袋”的封面,突出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学生们可以用“心语心愿”、“花样年华”、“青春足迹”、 “心灵日出”等名字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冠名,用绘画、粘贴、电脑绘制等方式配图,还可以按杂志的封面形式进行颇具创意设计。这样,既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平台,又对学生的进取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彰显读者意识,加强自我修改,享受成功喜悦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头脑里就要存在一个隐在的读者,写作的过程即是作者向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与传达情感的对话过程;作者预测读者的审美水平、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预测读者的需要与期待,根据写作计划和目的来选择语义、安排结构、建构文章,从而引导读者能深层次地理解与认可作者的观点并产生共鸣。从学生作文角度来说,读者意识是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让其以假想的读者为阅读对象进行写作。所以,作者在写作后,更应该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因为只有作者自己才深刻地明白写作的意图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正如冈布里奇说的:“艺术家倾向于去看他所画的东西,而不是画所看见的东西。” “看”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画家看重的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景物,而是自己对景物的表达与领悟程度。通过自我地不停观赏,作者希望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达到完美的境界。
  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实现对自己作文的升格。叶老还曾一再强调:“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学生自主修改作文中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多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进行自我修改。第一遍慢速阅读,旨在改正文面,看习作中有无错别字、漏字,看用词是否贴切、句子是否通顺、上下句连贯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等;第二遍默读,意在修改内容,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对照作文评改量表,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增、删、改、调的润色,如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事例是否典型、内容详略是否得当、细节是否真实等。然后,依据量表中的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教师适当地对写作基础薄弱者予以指导。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借得“妙词”为文章添亮色。“妙词”即形象的文字、生动的词语,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用新鲜的词语替换陈词滥调,用生动的词语表现具体内容,让鲜活的文字来为自己的文章做主。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巧用修辞为文章增精彩。“一篇记叙文中,能有几个甚至一个精彩恰当的修辞运用就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甚至于使文章通篇显示出夺目的光彩。”例如下文:
  [原稿](开学第一天)夜晚,由于疲倦,没有挂蚊帐。寝室里蚊子很多,刚睡下,蚊子就来咬了,点起蚊香也不顶事,一夜辗转反侧,睡不安稳,天又热,让人实在难受。
  [修改稿](开学这一天)夜晚,懒得挂蚊帐,只是买了一盒蚊香,心想大概能抵挡蚊子的进攻吧。哪知一个暑假,蚊子并未因为缺吃而停止繁衍生息。睡下不久,庞大的蚊子队伍就吹起号角从四面八方围攻上来。将蚊香移到身边,那一缕细烟也不足以产生威慑力,蚊子们绕过“火力点”,继续不停地朝目标猛攻。腿、臂、脸,凡外露部位都遭到毒针,先痛后痒,只恨爹妈吝啬,只给了我一双手,既要抓打驱赶“敌人”,又要呵护受伤部位,手忙脚乱的,不多时,汗就往下淌了,万般无奈之中,忽然来了灵感,想起了鲁迅在仙台时对付蚊子的办法来,如法炮制,效果果然不错。可没几分钟,汗水就浸透了“外包装”实在是难受,就揭开盖头。好家伙,大概蚊子立刻就闻到了香气——汗酸味,顷刻之间,额头又遭了几下……整个夜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耳朵里尖细的声音就如一缕缕蚕丝,拉长拉长,绵延不绝。唉,我真傻,怎么就没想到一个暑假没尝过腥味儿的蚊子们是不会放过这送上门的美味的呢?
  学生自改完成后,还可以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里人听,请他们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修改中的体会,让他们知道怎样修改,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可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予奖励,也经常张贴好作品,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尽管认识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和表达的恰当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三驾马车,三者密不可分,但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始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欣赏美、生活中体验美、自然中挖掘美、内化中创造美,这样才能让他们燃烧生命活力,飞驰自己的想象力,真正拥有自由的写作心态。
  
  参考文献
  [1]陈子典.现代写作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泉良.实现阅读对写作意义的途径[J].写作,2003(1).
  [3]黄本荣.作文,魂系何方[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6(10).
  [4]顾玮.呼唤自由的生命书写[J].现代语文,2007(11).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构件冲击荷载下的理论分析模型.对一端固定一端可纵向移动薄壁圆钢管进行了有限元研究,分析得到圆钢管在不同轴压力作用下经受侧向冲击后的构件破
所谓教学反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回收知识信息被利用的情况,从而了解学生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作出反应。  教学反馈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能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有效的教学反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
建立一种简单的反相离子对HPLC方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中的双氰胺和三聚氰胺的含量.使用Hypersil ODS C18反相色谱柱(5μm;250×4.6 mm),乙腈-离子对试剂水溶液(10 mmol/L戊烷
推导出了一个相干扩散方程用来研究核燃料边缘位置处氙原子沿着位错线的运动规律,并给出了促使其扩散的微观物理机制,研究了氙气泡在材料中的生长受限行为.利用这种含时的有
思品课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粗放型教学方式,这极易使思品课陷入空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新课标)的颁布孕育和标志着新一轮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开始。高中化学新课标反映了现代化学教育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它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并从各个层面指明了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适应这种新形式,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作是人类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笔者认为,童真与母爱是泰戈尔诗歌中的亮点,这部分内容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