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人生的坐标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在天地间忙碌奔波,不辞辛劳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或许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定位、错位的过程吧,人们不甘平庸落后,渴望人生慷慨激昂,生命有棱有角,于是便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可赞可叹甚至可悲可笑的奋斗与搏击。我是芸芸众生之一,芸芸众生如此,我亦如此———拼搏成就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秦不堪忍受家人冷落,经一番彻骨洗礼,身挂六国相印,纵横大江南北;司马迁仅凭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忍辱完成旷世之作,名垂千古;鲁迅在战乱年代独辟蹊径,弃医从文,拯救无数国人的灵魂……这一座座金色的丰碑已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然而他们在岁月长河中激起的层层波澜依然翻涌不息,时刻警醒我“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本想是座山,享受山的巍峨;本想是片海,享受海的广阔;本想是缕阳光,享受着普度众生的骄傲,而我仅仅是一片叶,一片微不足道的叶……但一片叶也可以和浩茫的林海一样记录生命的存在,卑微并不可怕,渺小也并不可悲,只要拥有自信,聚沙成塔,一切便会在美丽的憧憬中孕育而生。
  人生之路恰如一条蜿蜒绵亘的跑道,而我则是那刚刚起跑的赛手,虽稚嫩但不乏理性,虽平凡但不乏斗志,我非英雄但亦非弱者,于是我义无反顾地驰骋于人生跑道之上,奔走于现实与未来之间,在平凡中,我学会了追求和坚守。
  我并不渴望本就可有可无的豪宅,但也不满足布满青苔的陋室;不追求价值连城的新服饰,也不甘于身着补丁的粗布麻衣;不迷恋商贾的富甲一方,也不甘忍受平民的身无分文;我不奢求拥有伊丽莎白那样富丽堂皇的人生,拿破仑身经百战的经历,罗斯福星光璀璨的地位,我寻觅的只是平凡生活的那份充盈与真实。假日与亲人团聚,与朋友相会,体验浓浓的亲情,感受绵绵的爱意,静静地看着秋风捋下一片枫叶的优美,闲适地望着春光照耀一池清水的旖旎,把握生命中每一个日子的精彩与美丽,在平凡的生活中为自己筑建向上攀登的云梯,在平凡的世界里体味在纸上不留痕迹,手中不搁笔的幸福。
  然而“罗马并非一日造成,成功亦非一蹴而就”,我知道。我渴望完美,但必须接收残缺的存在;我祈盼成功,但必须容忍失败的发生,承受并非谁都能学会,但我们必须在眼泪中学会坚强,因为,我坚信,没有人会因为平凡而注定平庸。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浮的,逃避现实的明哲保身是卑怯的。该把握的绝不放手,该放弃的绝不挽留,钱钟书有言,“人生的刺就在这里,你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因此,我鄙视瓦特改革蒸汽机后的不思进取,鄙视唐玄宗沉迷美色的荒淫无度,“活过,爱过,写过”,这是司汤达的墓志铭,或许只有真正生活过的人才会明白,一个生命在姹紫嫣红的世界里,究竟该把握住些什么?寻觅些什么?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深地懂得,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奠基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当今教师职业的核心与灵魂,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彰显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只有忠诚教育事业,才能执著追求和终生不懈地努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教师的善良、慈爱和高尚的师德,“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曾被周总理誉为“国宝教师”、温家宝总理夸奖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她一生“用爱成就事业”,她的“师爱如同母爱”,激励着她工作过的学校确立了“以爱育爱”为校训。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教师的丰富的学识水平体现出来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只有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敬,也才能激励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
  每一个生命都如同一个圆环,它中空而有残缺,却首尾相衔不失圆满,我平凡但我不平庸,我会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激情和热情,走过生命中的每一条路。毕竟,我在真诚地活着、奉献着,而且,一直都在沿着教书育人的人生坐标践行着、拼搏着、奋斗着……
其他文献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
期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飞跃.十六大召开后中国又一次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高潮.学习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汉语大环境下学生有其学习的独特优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创设动态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发现、创造语文之美。    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提高教学  内容实效性    1.关注个体实际巧妙整合资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益,教学资源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筛选、整合
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出创办社区周报的设想.认为社区周报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本地化'信息和基层民主言论的市场化需求,并能适应近年来报业发展的趋
为了解果实挥发物在蝇蛹金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Y"形嗅觉仪测试了健康果实及虫害诱导果实挥发物对蝇蛹金小蜂的引诱趋性。测定结果表明,虫伤1d的番石榴和阳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写作教学究竟应该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呢?  一、热爱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中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情感来自何处?来自于生活,来自自身的真实体验。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要让体验生活成为写作教学的前奏曲。为此,我引导学生走进大自
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
双标准曲线法是基因表达定量研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结合绝对定量的原理,对传统双标准曲线法进行了改进。以刺萼龙葵延迟萌发基因DELAY OF GERMINATIO
近来,不少学校实行了指纹考勤,教师只要把手放在塑料片上,考勤仪就会对教师的指纹进行识别,电脑相应也会产生记录。不可否认,指纹考勤对强化教师管理,规范工作秩序,约束教职员工准时上下班,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指纹考勤背离了人性化管理,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甚至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无法弥合的创伤。  首先,指纹签到是一种约束,不是激励,只能留住人,不能留住心。在倡导人本管理的今天,更多的应该注重教师职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与之相适应,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高尚的道德、新型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汇为一体的思想体系,为构建学习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