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色:当前语文课堂新走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偏离,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教师应还语文课本来的样貌,让本色语文尽快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文本中畅游,来欣赏文本中语言的美。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误区 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追求标新立异的教育模式的今天,语文教学好像走进了一个误区,只要是上课,特别是公开课,老师就会用多媒体,就会用大量的图片充塞课堂,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停地欣赏课件,以至于有的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语文越教越难教了!”一次我听了一堂陈老师上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心情愉悦、受益匪浅。这堂课紧紧把握住了“本色语文”这一主题,使语文课回归语言,回归文字,回归文本,使“本色语文”平淡真实,尽显语文本色。他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步步扎实,步步平实,步步求真,但又不乏精彩。
  一、以读悟文,突出朗读的层次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只有“熟读”才能“精思”。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则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我们应该走出“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模式,重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综观陈老师的课堂,朗读始终贯穿其中,而且是有层次地去读。他先引导学生用心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读完后,自己谈一谈对文中一些语句的理解,或对哪一句话有疑惑,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同时也把课堂让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立刻行动起来,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这个时候,陈老师再进行范读,读得抑扬顿挫,赢得学生阵阵喝彩。全体听课老师都被他扎实的基本功所折服。这个时候,陈老师提问:一个人的灵魂高贵体现在哪?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品读,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慢慢地归纳出,一个人灵魂高贵体现在:(一)有思想,(二)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三)有一种纯正的追求。整节课书声琅琅,一派生动鲜活之气。读,让学生感知了词汇,领略了情境;读,使语文散发魅力,课堂灵动,孩子轻松,而自由式的谈论,更是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语文味,真正回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上。
  二、逐层指导,引导到位
  老师在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工作,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课文,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陈老师在朗读后提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试比较作者所举事例的不同?(4)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逐层深入,慢慢理解了课文的要点。而这些精心的设计、安排都是本着“本色语文”的出发点,力求与课文情境协同起来,让学生读读悟悟,朴朴素素,简简单单。像这种家常课中的精品课,既还原了语文味儿,又尽显了语文本色。整堂课,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五彩缤纷的教学方法,又没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构思,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简单,质朴而扎实;丰厚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因此,无论是在教研活动还是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们都要用平常心态去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把语文上得“平凡一点”。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谁说就没有“亮点”呢?语文“回归常态”,这样的语文才是本色语文。在当前深入开展“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研究活动的教学形势下,我认为只有本色的语文才能解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更加坚定了上好语文课的信念,对本色语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本色语文朴朴实实,返璞归真;本色语文关注孩子,以人为本;本色语文删繁就简,丰实有效。但本色语文却不是平淡无奇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悉心关注孩子语言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全身心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而服务,让学生爱上语文,让语文课堂不只是单调的训练,或是热闹的舞台,而是彩色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母语、感受母语、爱上母语的课堂。
  所以我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应尽快从误区中走出来,做到本色教语文、简单教语文、轻松教语文。语文应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教育学生积累字词,积累名句,积累诗词歌赋,积累阅读技巧,积累读书心得,积累写作技巧,积累生活体验……我们殷切期待学生厚积薄发。  但是,直到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很多东西,然而不是很快遗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在关键时候不能灵活地应用,或者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言不由衷,丧失了那种来自生命的真诚和激情,丧失了对世界和生活的洞察和明悟。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
以前,钢筋加工是个技术活、苦力活,1个搬抬、2个加工、1个整理,需要4个一流师傅围着钢筋转,一天完成300个钢筋结构物.现在,在舟山港主通道预制场内,工人操作着钢筋数控中心,
期刊
目的:调查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发病情况,熟悉神经性皮炎的各症状特点。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评价方剂皮参止痒汤治疗神经性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
调查与评价技术rn路况调查与评价贯穿养护设计工作全过程.该技术中,搭建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数据层级体系,根据各阶段对于数据项目及数据深度需求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数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创设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课程 情境创设 学习方式    海南师范学院关文信教授在他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五大误区,针对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的做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做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1.对备课的认识误区。  这是实施语文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备课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教案应该是个性化的、独特的,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对教学思考的结果。它不仅仅是一份抄写的工作,更多的是从实际出发,最终形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实际上,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在平时训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融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在培养人、塑造人、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
摘 要: 本文从规范训练内容,开展定向活动;创设情境教学,加强沟通交流;结合专业训练,增强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方法,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特点做了简要的表述。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训练内容 情境教学 专业训练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实际脱胎于普高,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的方式都与普高相似,在强调实际
摘 要: 在国家新一轮课改和江苏省“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更有赖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试从学生自身、教师、家长这几方面入手,谈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习习惯 学生 教师 家长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语文能力(包括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