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家新一轮课改和江苏省“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更有赖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试从学生自身、教师、家长这几方面入手,谈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习习惯 学生 教师 家长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对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着较高的要求。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就非常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他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其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有赖于长期积累、熏陶、感悟、实践才能培养起来。
  习惯作为一种后天形成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学生、教师、家长这几个方面。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训练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下面我分别从学生自身、教师、家长这几方面来谈谈应当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个问题。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与内因——学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居于主体地位。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原理来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自身是内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
  1.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信心。
  叶圣陶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一文中说:“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就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好习惯是要靠恒心、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一开始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不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不放弃,坚信“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肯下工夫,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勤观察。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时刻谨记“勤”字当先,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勤动手翻阅工具书,多写作文、周记,有不懂的问题多动脑思考,多与同学动口讨论,多向老师请教,多读课外书籍,多背名言警句,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细心观察。
  3.注重实践,关注生活,大胆创新。
  语文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实践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才得以养成。“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如:“市外桃源”这一住宅小区的广告就是一个语文现象(谐音、双关)。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才有可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进而养成习惯,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人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外因——教师、家长
  1.教师。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是第一位的,应该毫不动摇地确立。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毋庸置疑,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依靠教师发挥督促、指导作用。
  (1)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语文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自学导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前提”。教师应将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要求,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的行动,在反复的操作中完善和巩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表扬鼓励,激发兴趣,调动各种心理因素。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表扬、鼓励这种行为评价方式,使学生受到激励,享受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充分发挥“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的作用”,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情感等),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中坚持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不好的学习习惯也应当及时地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对学生而言,老师的表扬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3)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
  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榜样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又应当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注重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对自己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如板书时书写规范,认真备课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4)创造条件,提供舞台。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既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就应当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给学生创造机会,多搭舞台,不断地享受做事的快乐。
  2.家长
  家长既是孩子生活的监护人,又是孩子学习的监护人、督促者。他们有义务抚养孩子成长,使孩子受教育,督促孩子的学习,同时需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关注学生,积极配合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共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
  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海路.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徽教育(月刊),2004,(1).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二卷:478.
  [3]裴昌玲.试析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青海教育,2000.10.
  [4]陈晋周.浅析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我见”.龙岩师专学报,2005,(5).
  [5]魏本亚,时金芳.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6]程平.谈谈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教育学生积累字词,积累名句,积累诗词歌赋,积累阅读技巧,积累读书心得,积累写作技巧,积累生活体验……我们殷切期待学生厚积薄发。  但是,直到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很多东西,然而不是很快遗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在关键时候不能灵活地应用,或者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言不由衷,丧失了那种来自生命的真诚和激情,丧失了对世界和生活的洞察和明悟。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
以前,钢筋加工是个技术活、苦力活,1个搬抬、2个加工、1个整理,需要4个一流师傅围着钢筋转,一天完成300个钢筋结构物.现在,在舟山港主通道预制场内,工人操作着钢筋数控中心,
期刊
目的:调查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发病情况,熟悉神经性皮炎的各症状特点。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评价方剂皮参止痒汤治疗神经性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
调查与评价技术rn路况调查与评价贯穿养护设计工作全过程.该技术中,搭建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数据层级体系,根据各阶段对于数据项目及数据深度需求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数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创设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课程 情境创设 学习方式    海南师范学院关文信教授在他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五大误区,针对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的做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做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1.对备课的认识误区。  这是实施语文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备课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教案应该是个性化的、独特的,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对教学思考的结果。它不仅仅是一份抄写的工作,更多的是从实际出发,最终形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实际上,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在平时训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融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在培养人、塑造人、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
摘 要: 本文从规范训练内容,开展定向活动;创设情境教学,加强沟通交流;结合专业训练,增强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方法,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特点做了简要的表述。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训练内容 情境教学 专业训练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实际脱胎于普高,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的方式都与普高相似,在强调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