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新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开始使用。就其体系而言,各单元基本由Story time,Fun time,Rhyme time,Cartoon time,Letter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板块组成。各个板块之间紧密联系,围绕一个话题由浅入深逐步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得到发展。每单元各板块的教学,都是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
  Cartoon time板块的功能:通过卡通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应当如何开展呢?下面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3B Unit 7 On the farm 为例,探讨一下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
  一、预学查异,抓住导入点
  1.创设情境
  T:We are on the farm now. We have lots of things.Who’s on the farm?
  S: Sam and Bobby.(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T:Yes.They are very happy.Because they are playing a game.(自然引入游戏 word snake game)
  2.根据篮子上的问题,帮 Bobby将农场里的物品分类
  教师板书篮子上的问题“What’s this”“What are these”和“What’s that”“What are those”,将农场里的物品分类并让学生选择一个篮子和同伴进行问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知this,these,that,those的区别。此处,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缩小了原有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的差距,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以游戏活动为导入点,既了解了学生原有语言知识的情况,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初学引异,关注语篇整体性,以生为本
  1.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猜猜Bobby从农场归来会画些什么。
  T:We have had a good time with Bobby and Sam. They’re back at home. They’re talking about what happened on the farm.
  T:Bobby also drew lots of pictures. Can you guess what Bobby drew?
  S:Maybe it’s a pencil/...
  T:Now let’s look at the cartoon,then find the answer.
  2.Look and find
  学生看卡通,了解Bobby都画了些什么,整体感知语篇,有利于对整个文本的把握,抓住对话中的关键信息。这两个环节首先通过预测启发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带着目的看卡通,带着所猜问题的比较来看卡通,这是一种有效的整体阅读教学方式。
  3.看图描述卡通人物Tina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学生看图描述,打开了思路,有话可说。
  4.朗读课文并画出如何询问他人是谁的句子
  教师适时进行语言交流策略指导,教会他们运用语言的方法。
  5.用“Is this...?”猜出字谜中的人物
  让学生用英语,做到学以致用。呈现Riddle:It is very fat. It is very lazy. It likes eating lasagna.教师并非一次就呈现完整的Riddle,
其他文献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陶冶情操、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十二五”期间,我园承担了省级课题《将多元的早期阅读融入非语言领域的实践研究》。所谓多元的早期阅读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早期阅读不再是单纯地限制在书面语言的解读
当下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总是以逼仄的视角关注所教学的单一文本,学生的视野也往往局限于此。而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视域拓展到与其相关的文本上,形成群文式阅读,能在拓展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所谓“群文阅读”,即在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教材为蓝本,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在扩展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推进意义的重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
【摘要】课改一路持续到今天,守住学科本位,立足教学内容,选择适切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是每个学科教学人心中应有的不变信条。如果只在形式上打转,而学生不在中央,自我不在现场,教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学科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学科本位 学生立场 不唯方法 借力巧用  题外引语: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书中有这样的主张:“我们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教学方法,它体现了我们对语言教学改革方向的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可以用创新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二在推荐阅读课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激活学生好奇心,用品味鉴赏的方法促进学生共鸣,用相互介绍的方法促使学生相互影响。在交流互动课中,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空,令其主动交流;可以结合主题让学生个性展示;可以指导学生思辨,促进学生隐性参与到阅读中。  【关键词】
朱华贤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教育评论和随笔写作,有《青春作伴》《崇尚黑色》《推敲时尚》《用心呼吸》《师者不器》等著作公开出版,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其实教的是教师本人。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发挥的时空更大、更自由,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更直接更深远。
小小的夹竹桃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了一片精彩,让人目不暇接而流连忘返。由此可见,季羡林这位散文名家的笔下功夫的确了得,从朴素和平淡中向我们展示别样的风华和腴厚。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语言的音韵美;通过仔细观察,细细品味语言的装饰美;还要联系作者情感,对语言进行精心赏析,体味作者语言的内质美。学习文本语言运用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一棵老树,经风霜,历雪雨,穿越两个世纪,见证了一所名校的成长;一所老校,共春华,享秋实,历经百年沧桑,培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这就是已有百年历史的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  百年积淀的文化滋养着她,百年创造的历史丰润着她,沐浴着江海大地的厚重文化,秉承“亮我守真”的学校精神,弘扬“亮我教育”的办学特色,如今异地新建的李堡小学,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展露出青春活力,正抒写着一首亮丽的诗,谱写着一曲高昂
【摘要】语文学习是“文本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体验,历经了“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指向是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言语智慧,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言语内容的智慧性,即内容中有精辟的见解、洞见、哲理;一是言语表达本身机警、妙趣、含蓄、幽默等,即言语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的艺术。思维是智慧的载体,让言语智慧在言语思维上落脚,语文教学就不再虚无缥缈。  【关键词】言语思维 言语智慧 
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以自学教材内容为主,其目的主要是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前置性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要求,更偏
【摘要】“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在盐阜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学科课堂都深入推行、探索“让学引思”教学范式。书法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让学引思”呢?笔者在书法课堂教学中采取了“顿笔”策略:“顿”在观察发现处,“顿”在比对修正处,“顿”在文化拓展处,“顿”在总结提升处。“顿笔”策略的实施较好地体现了“让”与“引”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提高了有效度,促进了达成度,让书法学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