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困境实现初中英语成功教学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规范化办学,教育新政,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语言综合水平,课程决策的开发,还是研究能力,都已不允许我们还去趋于传统的环境,而应该在新的课程环境里予以创新、探寻。实践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虽然课程改革已逾十年,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远未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应当说我们的困境还不少,如果我们仍然囿于这困境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永远不能有效,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少人还正陷于这诸多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口号喊得惊天动地,实则不然。笔者以为到了我们完全实现初中英语成功教学的时候了,要想实现这初中英语的成功教学,我们要看到诸多的不利因素,我们要努力摆脱这困境。
  一、灵活机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也已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诸多的课堂教学即使是一些被公认的优秀的公开课,我们的教师也总是近乎严格而又慎重地按照自己的备课去进行教学的。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英语课,应当说该教者英语语言方面的综合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课堂的设计比较好,群体控制的能力亦比较强,但当学生交流得兴趣盎然时,教者却戛然而止了,如果教者重视了这兴趣盎然的瞬间,那将可能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也就可以充分说明我们执教者灵活机动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式又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一切沿用课堂教学设计的困境,我们应当充分地肯定:我们教师所想的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所想的,更不可能是我们所有学生所想的,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程环境无论是从教师与学生,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生活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反应,学习活动的内容都应当是以我们的学生为中心的,我们教师不应是英语课程的执行者、调试者,而应当是课程实施中的协商者、解决者。我们既要有设计创意的能力,即教学的构思,教学的整体设计适应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又要有调整能力,尤其要有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话语失误时,努力将教学的过程调整到适应学生的层面上。笔者以为我们的课堂是否成功,不应当完全取决于学生对教学点的掌握程度,而更应当取决于教学点以外的,在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其他东西。
  二、寻找资源弥补教材之不足
  纵观我们初中英语的各册教材,与我们以往的英语教材相比,近乎迥然有异,其明显的区别在于画面的增多,而句型、对话和文章则明显存在着不足,英语课堂教学我们不但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还要处理好学生与编者之间的对话,编者之所以要削减句型、对话和文章,增加大量的画面总有其意图的,如果我们单纯以文本设计教学流程,那肯定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如果要想实施我们初中英语的成功教学,我们则必须去努力寻找资料,努力通过所寻找的资料补充教材之不足,有人说我们要将英语教材的课上成英语活动课也不无道理。如要把英语课上成英语活动课,那么我们的教师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去做相当多的工作,首先我们必须真正理解英语活动课的意义,英语活动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指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听、说、读、写、做、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形成初步的英语交流的能力。其次在英语材料的寻找上必须注重质量,我们的材料内容具备了明确的主题和方向,再辅之以符合英语文化特征的形式,那么我们的学生则能在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在经验的真实情景里去思考英语学习的真实的问题,英语教学活动课最明显的特征也就能够凸显出来了。
  三、关注每位学生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经过了小学六年的英语学习的,虽然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在学生培养的方式上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为主线,把握住了语言感知的准确性,强调了语言发展的整体性,重视了语言训练的拓展性,实现了语言运用的创造性,突出了语言实践的活动性,但我们应当承认而且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仍然还是存在的,每当接手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前,我们要进行一个学情的测试,通过摸底发现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与方法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仍然不良、欠缺。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这帮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则无有效乃至高效而言,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学生,全身心的关怀这群学生,让这些学生在英语教学的整个流程中同样得到发展,我们应当知道英语教学等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我们不可以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定好差,要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来教育。学生受教育是为了他个人的发展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完善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一切英语教学活动继续形成全体学生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更要注重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策略是否适应我们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则显得游刃有余,学生则可在美丽的英语殿堂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小引】rn人的价值有大小,这价值的大小谁说了算?谁的价值大,谁的价值小?又为什么大,为什么小呢?
最近从一个学习网站上下载了一个“力的合成”学案进行教学参考时,发现在该学案中有三道完全类似的题目,即根据合力与分力关系,求分力的大小及合力大小变化范围,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其中两题如下:  题1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1所示的合力F与两个分力的夹角θ的关系图.求:(1)两个分力大小各是多少?(2)此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1问题  如图1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TP9GW1001.TIF,Y#]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  C.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类题目,根据实际的运
1.【课本搜索】I’m sorry, I can’t. 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 对不起,我不能。我不得不帮助我的父母。  【个性展示】辨析:have to与must  两者都可作“必须”解,其区别是:have to 表示客观上的义务或需要,意为“必须,不得不;得”。而must则表示主观上的义务或需要。例如:  As students, we must study ha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数学语言使得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简洁、精练,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的方法,为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的工具.作为物理问题解答的重要工具,工具的选择不同,问题的解答方式不一样,选择了合适的工具,问题的解答会清晰明了、计算量小.当然,在具体问题求解时迅速、快捷的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工具的选择受所储备的数学知识,对知识的掌握程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