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研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染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基于污染生态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充分考虑污染生态学的课程特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所学的相关专业课程,选择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并从教学实施过程的环节探索研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在污染生态学的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该实验将教师科研成果与学生实验教学有机融合.文章阐述了综合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等内容.该实验提取植物样品中有效成分,并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含量分析,综合了多种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训练学生综合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课,是连接物理化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物理化学实验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实验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物理化学实验的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成功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研究了几个常见问题并采取了改进措施.
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膜浓缩液为处理对象,先采用卧管降膜特种MVR蒸发器和卷式反渗透膜减量化处理,约80%浓缩液可实现达标排放,余下20%蒸发器浓缩液与固化剂和螯合剂等材料进行混合固化处理,制备具有防水、防火、隔味除臭等功能的矿物质垃圾堆体材料用于填埋处理,本方法为有效应急处置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提供了一条全量化处置路径.
采用信息技术支撑的物理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贯穿引导启发式教学理念,以《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为案例,首先引导学生思索已学电化学知识,通过实验设计步骤引导自主实验操作,启发学生自主开展探索电极制备和电动势测试的内在知识,深层次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该实验的本质,激发学生对实验方法优化改进,升华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学生为中心和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内核,提高学生自学水平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综合技能素质.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作为大学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从工程性到综合性都极强的课程,学好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通过引入科研训练及趣味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人才.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类、近化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推进以及防疫期间网络教学方式的兴起,包括化工原理在内的各种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已经逐步完善,而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在线课程建设相对较少.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报道了化工原理实验在线课程的建设情况,为开展相关工作以及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计算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与四大化学紧密相连.将培养创新人才为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等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方面重点阐述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实践证明该课程改革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可为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提供帮助.
3D打印技术已开始在高校本科生教育中使用.结合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打印、教师自己打印、教师建模、创建3D打印教学平台这四种方式充分融入3D打印技术,通过快速成型、快速纠错、实物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反省、创新和合作精神,非常有助于工程认证,更会对学生的工程师素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化学专业是从化学角度探索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新颖性以及与现代新型工程技术结合不够紧密.增材制造技术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加工技术.文章基于材料化学本科专业的现有教学体系,用课程实例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与本专业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该方法不仅能改善教学效果,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工类、近化工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熵理论不仅仅用于热力学,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日常生活都有指导作用.本文从金课建设的视角出发,尝试将熵理论应用于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和非平衡特征,尝试改变教学现状,提高基础化学教学质量,为高校基础化学教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