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仙庾岭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庾岭位于荷塘区,它如一颗璀璨奇异的明珠,镶嵌在连绵不绝的山峦之间。这里更是“仙气”弥漫,据说“仙庾”的相传为唐玄宗之孙李豫之妻沈珍珠修行成仙之地。故而,这里誉为“仙姑”“仙女娘娘”“仙庾”盛名远播,竞引无数雅士游子神往。
  一个久旱突降甘霖的午后,我与一位在当地文化部门供事的友人应约一道,信步偕行仙庾岭。山脚下,荷塘荷花绽放盛开,只见她慈容舒展,玉臂轻摇,香风缓送,雨露悄滴……显得娇媚百态,煞是妍丽非凡。正如是:“冰肌舒展荷坠露,玉骨轻摇水含香”。一路上,却见云霭低垂,烟煴缭绕,如同行走仙境一般。同行的友人笑说,雨后寻踪仙庾岭,此种情愫分外撩人思绪,彷如赴一场相思已久的约会,说不定还能碰上当年的仙女娘娘呢!
  正说笑间,忽闻一声动听的鸟叫,轻轻掠过空中。“快看!那是一只相思鸟。”友人右手指着前头一颗大树方向嚷着,“难说不是当年唐玄宗之孙李豫之妻沈珍珠思念唐王变的。”我一听哑然失笑,循声望去,果见一只红嘴小鸟正在“咕咕”鸣叫,声音清脆动听,旋律婉转凄美,又好似泉水叮咚。栖身枝桠上的那只相思鸟,终于发觉我们正盯着它看,似乎有了害羞感,“噗”的一声飞走了。
  天地氤氲之间,透过蒸蒸云雾,远远地望见一座古朴的宝塔,那便是历史悠久、高耸于山巅的文昌塔。“在文昌塔下面的半山腰,有一座仙庾庙,神台上供奉着仙女娘娘,相传唐玄宗之孙李豫之妻沈珍珠,为避‘安史之乱’,在此修行成仙故名……仙女娘娘修成正果后,仙庾庵也便成了专为妇女、儿童治病保平安的神奇之地,所以四乡八岭的乡亲们纷纷到这里求签问药,香火十分旺盛。”友人一边走,一边兴致盎然地道来一个远古传说。“仙庾庙,是不是真的住着道姑?”我饶有兴趣的问。“以前有的,不知道现在还在不?我前半年时间外出学习,也许久未去过这仙庾庙了。”友人的回答有点惆怅。
  “情哥哥/情哥哥/哥哥你曾听说/山里的叶儿红/那就是妹妹的心/想你就热烘烘/哥哥你去远方/妹妹的心儿伤……”忽然间,从混沌云霭深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歌声,那声音幽幽的,凄凄的,哀哀的,令人扼腕。“是谁在唱歌?旋律竟然如此凄美哀婉。”我问友人,友人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走,我们追上去瞧瞧。”友人招呼着,一个健步冲上先去,我紧跟而上。在缥缈的雾霾中匆匆行走了数十步,突然,走在前头的友人,手指一个劲地伸向前方,小声地对我说:“快看,快看,是一个女子!”我双手使劲划开眼前氤氲灰霾,在一片云雾迷蒙之中,终于瞥见一个仿似衣着白色汉服的少妇,伫立在一块高高的石岗上,两眼痴痴地望着远方,嘴里不停地酸吟着“情哥哥,情哥哥”。我刚要走近几步探个究竟,似乎一瞬间,那少妇轻盈的身子,衣裙漫飞,很快随着蒸腾云雾飘走消逝。“莫非她就是传说中的仙女娘娘吗?”我紧追几步,可哪里还有那仙女的影子?“或许,或许,她是吧……”友人呆呆地望着少妇远逝的方向,不置可否地答着。“没想到仙庾岭果然隐居仙女!”我情不自禁地叹道。“这个,有点怪,还真不好说,应该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啊……”友人亲眼目睹了刚才神奇的一幕,不觉莫名地摸了摸后脑勺,继续领路往前走。
  不知不觉,我们爬到了半山腰,拾级而上踏进了仙庾庙。一位中年女道长从屋内迎出来,把我们接进后厢房喝茶。友人跟女道长很熟,谈话间,他把半路上邂逅仙女的奇遇说了出来。“这位仙女唱的歌十分凄美,十分感人。”我也不失时机地插上一句。
  “仙女?”女道长听了抿嘴一笑,欲言又止。“那不是仙女吗?怎么她一晃眼间就不见了呢?”见女道长如此镇定神情,我不解地问。
  “你们看见的是一个喜欢吟唱的女子吗?她是我们庙里一位才出家不久的比丘尼。”女道长深情地望了侧背坐立的仙女娘娘塑像一眼,终于一语道破玄机。“她是一个道姑?”我和友人同时睁大眼睛望着女道长。
  “是的。她是半年前出家仙庾庙的一名比丘尼,名婤仙。她的背后,还有一个悲天恸地的爱情故事哩……”中年女道长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娓娓道来一个“婤仙”的缘由。原来,“婤仙”是生长在仙庾岭脚下一名十分俊美的农村姑娘,因从小聪颖可爱,被父母取名“婤仙”。婤仙年方二十二歲时,由人做媒恋上了一位在远地服役当消防兵的同乡青年,两人十分恩爱,一次消防兵哥哥回乡探亲之际,两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偷偷约好了结婚的良辰佳期,即消防兵哥哥退役当天就在仙庾岭脚下,与婤仙举行一场新颖别致的婚礼。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位消防兵哥哥在退役回家的途径之地,刚好遇上了一场失火安全事故,火情就是命令,退役的消防兵哥哥见了,义不容辞地冲进火窟之中,奋不顾身地抢救出几名受伤的群众,最后他终因体力不支,倒在火焰中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期待幸福完婚的婤仙当即昏死不醒。当人们把婤仙救醒过来后,婤仙就变了,嘴里不停地吟唱着“情哥哥,情哥哥”这首歌。不久,婤仙又跑上仙女岭来到仙庾庙,出家做了一名道姑……
  “唉!多么悲戚哀感的一个美丽故事!”我和友人听了,眼角早已湿润。“婤仙进了道庵后,人十分勤快,每天要来回奔跑几趟下山上山,一路涕零吟歌不止,思念她心中的情哥哥。”女道长抹了一把眼泪,继续说道:“时间长了,婤仙也练就了身轻如燕的健体本领,你们又哪能追得上她呢?”说道这里,女道长破涕而笑。我和友人也相视笑了。
  “站在高高山岗上
  妹妹就为你唱
  哥哥你去远方
  妹妹的心儿伤
  妹妹想你想断肠
  等到花开满山岗
  满山岗……”
  又是婤仙在不远处山岗上吟唱,思念她心中的英雄哥哥了!那一声声,那一句句,情迷迷,情深深,如嘤嘤,如泣泣,揪得人心痛彻,莫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撼天恸地。
  香烟缭绕中,我与友人辞别女道长下山了。途径上山时遇见“婤仙”吟唱的地方,我不由地停下脚步,伫立在那块石岗前,闭目冥思,眼前好像看到了美丽聪慧而又多才多艺的仙女娘娘,与多情的李豫相爱而不能相守,无奈分离凄婉的情景……如今,痴心情迷仙女岭的“婤仙”,那个背后演绎的撼天恸地的爱情故事,不也异曲同工这人世间那种绝伦美妙吗?
  哦,情迷迷的仙女“婤仙”!哦,情深深的美丽仙庾岭!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我是他几十年从教生涯中遇到的一名学生。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当我们这些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他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时,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他就是我的老师——梁富友老师!  ——题记  在母校一百周年校庆时,我一人悄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沿着主走道慢慢步入校园,走道两侧摆满了记录一中辉煌历史的老照片,那是一中发展的年轮,
期刊
一、前往莫高窟  我的心被撞击,莫名地痛起来。我知道这不是被灵感撞击,不是诗歌之痛。  是某种硬东西,是一种钝痛。咚咚咚敲榆木疙瘩的声音,咚咚咚敲我的心。  敲痛我的梦,敲痛我的醒。  西北的广漠和荒凉,西北的干硬和生冷,西北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西北写意的黄昏,就像一条河流,流经我,流经我的生命。  天空地旷,人的情和欲无处存放;风沙尘烟,人的精神和肉体无处安放;茫茫戈壁,人的自我和自身无处安放
期刊
你有湛蓝的天空,你有轻柔的霞光,你像一面镜子把大地照得一片清亮。在阳光下,那长长的影子向我靠近,是你在阳光下向我款款走来吗?七月是热情如火的季节,你那爱的天空更是花開嫣然,暗香怡人。  走进你的天空,蓝色的天空下旖旎着那片幸福的彩云,飘逸着淡淡的花香。美好的憧憬与暖阳,如一首爱的乐曲,幽而醉……我读着你眼里的那一抹柔情,坐在注满你爱的风里,爱的痕迹与心语在我的目光中幻化成一朵玫瑰,灿烂了你的天空。
期刊
有时候禁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总是要把那些看起来似乎永远也不会与自己相干的事情当成一份执着来追求,而别人专注的却往往是我淡漠的。  我知道这样多少有点不合适宜,但白开水一样物化的生活会让我觉得窒息,我不愿意为庸常的无休止的简单反复消磨着时光,浪费着生命。当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不希望新的一天只是昨天简单的克隆。我向往着每一天的我,内在的感觉、知识的更新、生命的体验,都是新的。  而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
期刊
熟人都知道我家有几个孩子。可是,偏偏在一些场合,就有不知情的人会问:你家有几个小孩?每每这时,我就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我家孩子会凑成一个“好”字。可我天生就不会骗人,当意识到这样的回答多少带有欺骗性的时候,我低笑点的优势就立刻显现了出来,用手遮挡着咧开的嘴,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早已出卖了偷笑。我会立刻补上一句:“不过,姑娘不是我生的”。看着对方诧异的目光,我却一本正经起来。任你怎么猜,怎么想,我在心里
期刊
路很遠,驿站很近。  寒风铸造的锋利钢刀,反复扫荡挂满青霜的脸颊,双脚踩着零乱的枯枝残叶,在树枝沙哑的呼叫声中,我突然听到:今天是2018最后一站。跨过今日,就是2019年了,美好的昨天画上了圆圆的句号,我们将跨进走向未来的新起点,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忆起朱自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岁月呢?在大海上岁月是一叶扁舟,风吹浪打依然向着目标前进;在蓝天上,岁
期刊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便从睡梦中醒来。收拾了好一会,发觉没有遗漏,这才略微安心地独自离开。  这将是一场什么样的行程呢?些许期待,些许紧张,些许忐忑。或许是因为没有友人作伴,也不能联系到什么人,除了一个地理名称,其他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要去?可能是一个念头,也或许是一个缘分使然吧。  长途客车里是皆为昏昏欲睡的乘客,车内是安静的,车外却有些热闹。路旁的树木花草随着奔驰的客车迅捷地往后退着,似乎
期刊
翻译史走过百年,一大批当年如日中天的译文家最终湮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不为人知。倒是傅雷、朱生豪恍若暗夜中的流星,在短暂的生命中,用无与伦比的学识才情划出了一道人生中最美的弧线。他们的作品历经时光的无情淘洗,成为了傲然挺立、绿叶纷披的梧桐。  历史的聚光灯无数次地对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还有托尔斯泰,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那些在灯影里孜孜矻矻、皓首穷经、不辞辛苦劬劳的人,朱生豪默默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离
期刊
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书对一个人的滋养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举止谈吐,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教会人们如何与身外的世界相处,它还可以打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人们常说的文质彬彬浓浓书卷气,便是经年累月的诗书浸染在人身上悄悄留下的痕迹。这种精神气质,一旦形成,将伴其终生,有如流年牵出的一身素雅,芬芬迷人。  钱理群先生讲,读书最重要的意义是打下一个人终身学习和精神发
期刊
博白,一块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它永远炽烈着我多彩的人生。  ——题记  我的家乡在广西博白,那里山川秀美,地灵人杰。  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是广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和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有客家山歌、乡傩歌舞、采茶歌舞、木偶戏等民间文艺,曾摘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杂技之乡”等荣誉称号。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我虽然离开博白、外出闯荡多年,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