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怀念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我是他几十年从教生涯中遇到的一名学生。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当我们这些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他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时,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他就是我的老师——梁富友老师!
  ——题记
  在母校一百周年校庆时,我一人悄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沿着主走道慢慢步入校园,走道两侧摆满了记录一中辉煌历史的老照片,那是一中发展的年轮,一圈一圈铸就了一中的辉煌和灿烂。风风雨雨,有过成功的狂喜,也有过探索中的挫折和彷徨,更有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一切都在不言中。
  一
  在那些老照片中,我看到了高中时的班主任梁富友老师,看着老师在一张张老照片上微笑,想到老师吃进去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桃李满天下。站在这些老照片前,觉得是那样的窘迫和不安,好像梁老师就站在我面前。过去的谆谆教诲涌上心来,他的微笑已深深印到我的心坎里,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躺着,脑海里都是那么清晰。“安之若素,处变不惊”是他的人生风格,“身教重于言教”是他的人格魅力。在我成长的经历上,没有哪一位老师会像他带给我那么大的震撼和刺激了。
  二
  时光倒流二十几年,那时我才十六岁,梁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炉火纯青、近乎完美的授课艺术。那一天,他准备给我们上郭沫若的《雷电颂》,五千多字的文章,将近五十岁的他一字不漏朗诵下来,神情凝重悲愤,语调慷慨激昂,好像他就是屈原,屈原就是他,真正和屈原融为一体。当时的感受就似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语言的魅力在梁老师绘声绘色地表演下变得一览无余,固然当时年轻的我有些不解,梁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声嘶力竭,每堂课下来都大汗淋淋,浑身虚脱得就似生了一场大病,在结束讲解时总会说:“大幕已经落下,孩子们,你们走吧!”现在想来,自己也当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师,却从没有达到梁老师这样的境界。试问一下,大千世界有多少人能达到梁老师的水平呢?也正是在他的引领和点拨下,开启了我的文学殿堂之门,深处文学沙漠的我认识了李白、杜甫、屈原、柳宗元,认识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认识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
  三
  正在我对他执教的语文课越来越感兴趣的时候,有一天他找我谈话了。他语言尖刻,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时间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了!你怎么搞的,你的作文我一句都看不懂,请你下一点功夫,把你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努力地说清楚,说明白,学习上你要多用心多卖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看来,他是那样的用心良苦,没有当时的疾言厉色,会有我今天的些末成功吗?
  高考临近,老师更是恨铁不成钢,嘴角在不停地颤抖,大声地说:“有些人,到今天为止还在一天到晚把主要精力用在看电视上,我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演电视,能上电视!”他的话似乎仍清晰地在耳朵边上炸响,可是昔日的园丁和种花人呢?岁月的流逝,有生之年不能再见到这位恩师了,零三年听说他身患重病,离世于2008年12月28日21时27分,可惜我消息闭塞,没能送恩师最后一程,获知这一切是多么遗憾和難过!迟来的噩耗,对我无异是当头一棒,因为我还在幻想有生之年师生重逢,并且一厢情愿地设计着重逢时要说的话,可是再无这样的机会了!虽然生命的轨迹是短暂的,但像梁老师这样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操守,又是多么难得!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宁愿自己还是那个内向、腼腆的女孩,重新回到他的麾下,默默地、聚精会神地再听一次他对课文那出神入化的剖析,这个愿望也许只能等下一辈子了。午夜梦回,梁老师的音容笑貌越来越清晰!他永远活在每一位经他亲手培育的学生心里!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邻居家的小狗,像布娃娃一样可爱。它的脸大大的,它的眼睛眯着,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它个子很矮,略显肥胖,卧着的时候像一个圆形的大皮球,有趣极了。它的小脚肥肥的,像四根壮实的小木棍。它的毛是绵绵的,全身金黄色,非常美丽。  这只小狗,你说它有趣吗?  爷爷的扁担  我的老家有一根又粗又长的扁担,我的爷爷一回来就要恋恋不舍地看一看它。爷爷就像爱我一样,钟爱它的那根扁担。  这根扁担,爷爷用它挑过水,挑
期刊
西藏是什么,我想那是一个能让人心里种菩提的地方。  ——题记  一腔憨勇地从戈壁去了西藏。抵达时,高原的阳光已准确无误地等在了那里。  视野中的布达拉宫,明亮而庄严,用它散溢出藏着日月乾坤的气息沐浴着万物生灵,以雄浑壮观的姿态,见证着雪域高原徐徐流淌的时光,静谧安详地如同雪域最高的王。  白云聚散,日光倾城,高原的阳光在布达拉宫简洁平整的外立面上极为有限地变化着,仿佛给红白相间的宫墙缠绕上一层轻纱
期刊
每次听到这里那里的孩子跳楼自杀,我的内心都无比沉痛。美好的青春,为何要飘逝在空中?而每一个飘逝的游魂背后,都有一对伤心欲绝的父母,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家庭。哪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希望。每每想起我的父母,我总是想起他们对我的千般疼惜万般珍爱。  我一生下来,就毫不客气地直着喉咙,张开没有牙齿,红得像洋火的嘴巴,雏着唇,闭着眼,将红嫩得像一只剥皮的狸猫那样的脸,挤得像一块凝
期刊
初游海南,偶遇一尊红色娘子军的雕像,不禁仰止却步,浮想联翩……如若入梦又仿佛觉醒,它让人内心里分外感动和喜爱,让人凝视也让人沉想。  这尊令人心动的雕像其实并没有现代时尚雕像的超凡,更没有西方古典雕像的绝美与精湛。它不存在艺术论者有关创作的论谈,无需雕塑大家的评判,它只记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展示了一组英雄的传奇——世界上少有的为自由与民主拿起刀枪并高举战旗的伟大的女性们,她们的编制为连,却为后人敬
期刊
再过两天就是冬至了,用老家的话说十冬腊月猪狗也不离窝,天气已进入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  今天回老家上坟,爷爷的坟墓静静立在村头的荒野上,也许那里只是七年前爷爷短暂休息的地方,爷爷现在已经到了天堂,因为天堂没有寒冷。明天是爷爷去世八周年的日子,走在爷爷赶着驴车的羊肠小道上,路过爷爷种过的自留地,爬上爷爷曾经赶着羊群的悬梁洼,停车驻足再看一眼爷爷打的那口老井。东圪堵上那棵饱经沧桑的老杏树,没有叮嘱、
期刊
在乐山,早就听说这么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许你去过大佛、峨眉山、乌尤寺。但不知你去乐山市区逛过没有。在乐山市区游玩,那可是另外一种情趣。是的,在乐山看风景,无论是站在空中俯瞰,还是极目远致乐山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行走在绿心,你完全可以被道路两旁那粉红色的桃花惊呆。而在乐山高楼林立间穿越,那充满现代、时尚元素的都市又让你油然而生。  乐山,这座既有田园之色,又有都市之感,的确让人淋漓尽致
期刊
董志塬,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十几条河沟伸向塬心,把平坦的塬面分割成碎块,于是沟、峁、塬、梁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恰是这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董志塬独特的气候和景致。  董志塬四季分明,这里的春天来的较晚,乍暖还寒的日子,沟峁塬梁仍是一片荒凉,到了清明前后天气才渐渐变暖。山沟里向阳的山坡是最能感应到春天的地方,一片片新绿躺在暖坡上伸着懒腰,揉着惺忪的睡眼把早春打量。每到这个时候,田间地头人影穿梭,
期刊
一  大理把我变得庸俗了,庸俗的想让我在人民路上唱歌、呐喊、恋爱,想让我去穷尽所有庸俗的感觉,然后慢慢学会活的像个俗人一样,我不能拒绝,因为我爱这庸俗,因为这庸俗沾染的是大理最纯朴而厚实的泥土气,因为这庸俗沾染上的是苍山的云,是洱海的浪,是所有关于大理古城里南诏和大理国的传说,是每一个关于大理的瘾。  所以一定要把我变成一个俗人,这样我才能有最融洽的和谐感,像一个俗人一样在大理漫步,生活和寻觅,那
期刊
虽说“春打六九头”,往往在过年前后就已经打春,但北方的春天来得晚。即使是正月尽了,天气也不会暖和到哪去。人们把它依然当作“冬天”,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叫“正月”罢了!  村里的男人们不能再像冬天那样慵懒着生活。他们把如冻僵的长蛇一样的绳线从墙上取下来,扔到太阳底下晒苏醒了,像捋羊肠子一样,仔细捋一遍,检查一遍,如果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摔打摔打又挂在墙上。选一个暖和的天气,把盖着灰尘的被子沉睡了很久的犁
期刊
1987年9月,我考入冠县一中,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学习最勤奋、最刻苦的三年时光。  记得那年高中入学考试是在七月份。考试前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去一中看考场,才知道我们被分到离一中五里远的直隶村中学考试。可是晚上住宿又出了问题,考试前听说可以住高中宿舍,可當我们去问时,学校却不让住。这时一个同学说可以去他亲戚家,由于种种原因,他亲戚家也住不下。住宾馆?我们只带着两天饭费,没有住宾馆的钱。这可怎么办?难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