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差异 满足差异 发展差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引导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语文这门学科相对比较枯燥,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分析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材施教,将差异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到一起,强化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备课设计,体现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在制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我们以《掩耳盗铃》这节课为例,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一是学习本课中的生字词;二是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全文;三是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他的做法是聪明还是愚蠢,并给出原因。这些目标的设定,尤其是第三个目标,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相对有些难度,教师可以适当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并加以引导:为什么他把耳朵掩住还是会被别人发现?在他偷盗铃铛之前,他是否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出现?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他却还是这样做了,最终真正受到欺骗的是谁?但是这个目标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加大难度,让他们思考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这种备课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中的差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弹性教学,满足差异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环节,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备课设计虽然能够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实施的过程却至关重要,即使备课设计再匠心独具,课堂的实施环节出现问题,收到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弹性设置,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有充分的了解,为学生提供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潜力。在讲到《黄河象》这节课时,我首先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然后提出问题:你从这篇课文里读懂了什么?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自学和交流,有些学生看图学文,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理解课文的内容;有些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来理解课文;还有些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来品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另外,还有学生通过梳理文章脉络,从总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学生们交流过后,需向教师进行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学生个体的差异和自己本身独有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客觀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对学生的人格要格外尊重,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使构建的教学模式更加开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会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有效地激发出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致。
  三、优化组合,发展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起来,倡导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伙伴教学法。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读生字词和课文,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请教同组的学生或老师。这个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之间异质互补,从而达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课文学习完后,小组的成员互相听读课文,并告诉他们,读得好的,请给予鼓励,如果小组某位成员需要帮助,请尽你最大努力帮助他。这样不仅增添了优等生的自信心,也帮助了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从而使整个班级更加团结有爱。
  四、结语
  总之,合理有效的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差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灵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也更加理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善于将这些差异利用起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做更多努力。
  【作者单位: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明代起居注制度时兴时废,但明代初期及后期历朝均有起居注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起居注的设置和废寝,对《明实录》的编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前者使实录生动而真
一、区域活动评价实例之现状分析  1.评价流于表面,错失幼儿经驗的提升契机  评价实录:建构区:搭建家乡的高楼和大桥。活动结束后,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活动区中玩了什么有趣的事?  A幼儿:我在结构区拼了一座房子。  师:你真棒!小朋友你们都过来看看他的房子盖得好不好?漂不漂亮?(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地看了几眼。)  B幼儿:我刚才搭了一座长长的立交桥,可是被××一下就推倒了,C幼儿
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立定跳远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协调,立定的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他们的本身力量较弱、协调能力差、注意力难以专注。在立定跳远的时候,需要通过手的摆动,带动腰腹用力,然后下肢力量的爆发,它考验全身的心跳性和爆发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考虑到他们的心智因素,我通过让他们观看视频、玩游戏、借助器材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
数学是一种运算规律,而观察则是这种运算规律的基础。通过细致而又耐心的观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不同,进而分析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这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在观察法中,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对实践的引导和对数字的不断变换,进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观察,发散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法会更容易接受,通过教师的引
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数学最为广泛和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能够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当今生活化教育的背景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现在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语文知识,轻语文能力;重语文成绩,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语文本身,轻情感态度。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但教学中,只抓知识点,多次反复地加强记忆,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完全为考试服务。老师教、教、教,学生考、考、考,都要变成机械地复制粘贴,就差老师没有代替学生去考试了
“实习场”是对学习环境的一个新隐喻,它的提出者森杰认为:“学习类同于体育场中的学习,球员利用模拟对抗练习和真实的比赛过程来不断提升自身球技。”意思是在一个真实或拟真的知识情境中使学习者理解知识。我园开展《“实习场”情境中幼儿开放式的活动的设计研究》,其意义就在于,让幼儿在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中,自主地选择和探索,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的经验和能力。为此,我们努力遵循《指南》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
绘本以它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着孩子们,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激发阅读兴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喜欢绘本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以及实践收获等方法,来开辟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新领域,让学生通过绘本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真正现绘本的魅力。  有人说阅读是孩子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新课
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古代史研究,批判古史研究中的"黄金时代"说,侧重对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倡导用新的观点、新的研究视角、新的方法来研究中
日本史学家浮田和民所著《史学通论》 ,是一部广征博引西方诸家之说 ,同时又有自己识断的、以进化史观为指导的较为系统的新史学理论著作。梁启超在《新史学》等专论中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