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培养习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以它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着孩子们,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激发阅读兴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喜欢绘本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以及实践收获等方法,来开辟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新领域,让学生通过绘本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真正现绘本的魅力。
  有人说阅读是孩子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新课标也进一步明确了阅读量,并且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程总目标”中,更进一步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是五万字以上。”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感到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而低年级又是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的关键时期。
  但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注意的持续性差,认识的字很少,怎样让这些稚气未脱的孩童爱上阅读?偶然中精美的绘本吸引了我,它文字大,形式有趣,真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但仅仅有了阅读材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精心、持久引导才能使绘本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引领环节,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小小的绘本爱上阅读。接下来我就和老师们一起分享自己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一、深情多变的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课,我都会精心挑选绘本为学生们讲解,起初讲解时我只是投入感情大声读故事给学生们听。后来我发现如果教师根据故事的内容,再加上适当的动作、神态等多种辅助语言来“演”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记得在讲《我永远爱你》这个故事时,我将自己就想象成了故事中的熊妈妈,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了导读中,真实地将故事“演”出时,竟有孩子泪珠闪烁。下课后,那个孩子用小手抻着我的衣襟说:“老师前两天我在家做错事了,但一直没跟妈妈承认,今天听了故事一定向妈妈认错。老师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明天还会讲吗?”我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脑袋认真说:“你敢承认错误这真好,你爱听故事老师今后还会讲给你们听。”听了我的话孩子满意地点点头。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我深情多变的导读中,学生们受到了感染,不仅明白了道理,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绘本的兴趣,达到了我们绘本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耐心细致的观察,教给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培养读书习惯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教给学生如何阅读的方法。只有孩子真正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它才能领悟书的内涵真正达到了阅读的目的。《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画面中除了男孩约瑟的毯子一次次在变化外,老鼠一家也在不断利用这块布料。而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只是过细节的刻画使他们和故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这个小小的细节,但在讲课中我没有特别强调,我想看一看学生们会不会自己看图自己发现。那是我们班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每当我讲故事时他都特别专注,那天讲课他把小手高高举起,认真地指着画面下方的小老鼠一家对我说:“老师您说过看图要全面、仔细,这块布小老鼠一家也在用。”听了他的回答我非常激动,既欣喜于学生们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激动于学生们学会了简单的读书方法。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他:“孩子你太了不起了。读绘本时学会了全面观察图画,读懂了更多文字以外的故事,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也像他一样读绘本时细心观察,大家把把掌声送给他吧。”掌声中我发现孩子会心笑了,我知道孩子第一次体会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
  三、丰富多彩的朗读,培养阅读习惯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实践中我发现在绘本多种形式的朗读上,“大声朗读”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大声读可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领悟到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我常常利用每天晨检几分钟时间大声为学生们读绘本,开始是全部将故事读完、后来是读部分故事剩下的过几天再读,最后我只读故事的开头,其余部分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读完。后来我把读书的主动权移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大声读给老师听,读给伙伴们听甚至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为了让学生能大声读绘本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我还设计了“大声读我最美”的活动,每周让孩子轮流读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给大家听,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他们读整本书,几行字甚至一句话都行,只要敢于大声读出来就是最美的,老师和同学都会为他送上最响亮的掌声,读的最美的同学还会成为我們班“最美的声音”。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老师,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刻起就引领他们由阅读绘本喜欢上阅读,近而步入语文学习的殿堂,虽然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带来的效果也不是立刻就能让人体会到的,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有所收获。就让学生的阅读生涯从这小小的绘本开始吧。让学生在美轮美奂的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喜欢上阅读。
  【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 河北】
其他文献
一、前言  似乎是在转眼之间,信息化的大浪就席卷而来,网络、论坛、E-mail……各种高科技使得新新人类们甚至来不及畏避它就被它同化,时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在我们身边悄然而又迅猛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成了人们接触世界、认识数字地球的最佳工具,二十一世纪中,它扮演著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的工具。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就中明确指出
蒋、庞二位先生都以人类实践为中心看待唯物史观,但是庞先生强调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性,蒋先生更注重以系统的方式把握人类实践的总体性.合理的态度应当是结合这两种眼光,兼顾
明代起居注制度时兴时废,但明代初期及后期历朝均有起居注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起居注的设置和废寝,对《明实录》的编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前者使实录生动而真
一、区域活动评价实例之现状分析  1.评价流于表面,错失幼儿经驗的提升契机  评价实录:建构区:搭建家乡的高楼和大桥。活动结束后,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活动区中玩了什么有趣的事?  A幼儿:我在结构区拼了一座房子。  师:你真棒!小朋友你们都过来看看他的房子盖得好不好?漂不漂亮?(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地看了几眼。)  B幼儿:我刚才搭了一座长长的立交桥,可是被××一下就推倒了,C幼儿
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立定跳远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协调,立定的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他们的本身力量较弱、协调能力差、注意力难以专注。在立定跳远的时候,需要通过手的摆动,带动腰腹用力,然后下肢力量的爆发,它考验全身的心跳性和爆发力。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考虑到他们的心智因素,我通过让他们观看视频、玩游戏、借助器材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
数学是一种运算规律,而观察则是这种运算规律的基础。通过细致而又耐心的观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不同,进而分析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这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在观察法中,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对实践的引导和对数字的不断变换,进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观察,发散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法会更容易接受,通过教师的引
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数学最为广泛和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能够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当今生活化教育的背景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现在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语文知识,轻语文能力;重语文成绩,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语文本身,轻情感态度。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但教学中,只抓知识点,多次反复地加强记忆,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完全为考试服务。老师教、教、教,学生考、考、考,都要变成机械地复制粘贴,就差老师没有代替学生去考试了
“实习场”是对学习环境的一个新隐喻,它的提出者森杰认为:“学习类同于体育场中的学习,球员利用模拟对抗练习和真实的比赛过程来不断提升自身球技。”意思是在一个真实或拟真的知识情境中使学习者理解知识。我园开展《“实习场”情境中幼儿开放式的活动的设计研究》,其意义就在于,让幼儿在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中,自主地选择和探索,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的经验和能力。为此,我们努力遵循《指南》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