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孩不笨2》的教育理念解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小孩不笨2》深入探讨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反映家长管教子女时所面对的困难的主题,该片渗透出来的教育理念,令人深思。因此,加强沟通,运用赏识教育,宽容是消除代沟、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孩不笨2》 教育理念 宽容 赏识教育 代沟
  
  一
  
  新加坡导演梁智强2002年执导了《小孩不笨1》(内地上映时改名为《憨仔鬼精灵》,深受观众好评。根据该片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曾在央视八套热播。相隔4年后,梁智强继续拍摄了续集《小孩不笨2》。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
  《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竞争激烈的教育文化为背景,真实反映青少年在学校及家庭里所面对的压力,影片对华人社会的教育、儿童成长问题有细腻而深刻的表达。影片秉持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上半段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隔阂的铺叙,下半段是问题的集中爆发和解决,同时也是家长和学校通过这些事件的本身和事件中的线索来真正理解、认知孩子的过程。
  《小孩不笨2》深入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反映家长管教子女时所面对的困难的主题,永不落伍,放诸四海皆准。电影透过三个孩子(JERRY、学谦及成才)的成长故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包容和肯定。影片让父母反思“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
  《小孩不笨2》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香港教育城大力支持,推荐为父母与子女本年必看电影之一。
  
  二
  
  爱是电影的永恒主题。学谦的母亲是一家中文报刊的主编。学谦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中层人员,对于学谦和的教导严厉有加,希望他们心无旁骛,专心功课。由于平时工作繁忙,疏于引导,学谦并没有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沉迷电脑,功课不济。成才的父亲年轻时曾误入歧途,与人打架,腿落残疾,还曾身陷圈圄,独自抚养成才长大。他希望成才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成才则痴迷武术,不思进取。两个家庭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尽管方式粗暴,但舐犊之爱同样也是沉甸甸的。
  代沟是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一个鸿沟。学谦兴趣在电脑和写博客,曾在博客大赛中获得冠军。他的特长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同和支持,相反,更多的是对他学习成绩欠佳的训斥和责备。“较低的学习成绩会导致动机的缺乏,而且失败可以被看作对教师的责备而不是对学生的批评。家长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而忽视了自己和老师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创造力。成才爱好武术,也被他的父亲指责为不务正业,一言不合即导致其父的拳脚相加。家长与子女间沟通的匮乏使两代人之间沟壑纵横。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代淘同样是触目惊心的,在学谦的劝说下,成才一改往日不写作业的陋习,第二天交了作业,不但没得到任课教师符老师的肯定和赞扬,相反是挖苦和嘲讽,其结果只能是成才的自暴自弃、自甘沉沦,影片的上半部尖锐地指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所在。
  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灵之桥。影片把现代家庭中常见的沟通方式予以聚焦和放大,一是“纸条式沟通”,学谦家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孩子把自己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写在纸条钉在木板上,父母也通过纸条来回答和解决问题。双方的情感交流主要依赖于生硬冰冷的文字而不是心灵的沟通和爱的传递。二是“打压式沟通”。影片把当前大多数家庭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沟通方式予以戏剧化的再现。
  影片通过两个重要的事件对这种沟通方式予以反思。一是“光碟事件”。符老师在收缴手机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学谦的成人光碟。学谦慌乱中传给成才,几番传递,终被符老师截获。情急之下,师生互殴。“光碟事件”成为两人性格转变的分界线。学谦被鞭笞,成才被开除。被鞭之后,学谦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今天,杨学谦死了”。从此。两个少年开始他们的沉沦之路。二是“抢劫事件”。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放弃,同学的耻笑,两个人在孤独封闭的自我空间里徘徊,心灵之门逐渐禁闭。最后被黑社会吸收,黑社会大哥先设计两人去商场偷MP3,然后派人冒充警察敲诈。两人筹钱无门,走投无路之下,抢劫了一个过路老太的项链。“抢劫事件”对两个少年心灵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影片上半段凸显和揭示了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代沟和沟通问题。影片下半段则为这种“症候”和病结开出了良方:赏识教育。
  
  三
  
  近几年,赏识教育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家长的认同,其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农民希望庄稼丰收的心情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相反:庄稼收成不佳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身找原因:而孩子学习不好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影片中符老师教育学生勤勉有加但收效甚微。为了提高学生的华文成绩,他利用周末给学生义务补课、自费买《新华字典》送给学生。这一切无私的付出不但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感激,反而激化了师生的对立和冲突。符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把它归咎于学生的厌学和贪玩。其实,原因在于符老师没有找到那位年轻老师所说的“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把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放大,让孩子能够感受到鼓励和关怀,再努力去做得更好。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老师、家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给处于逆境或失败中的孩子无穷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相反,一味的批评和责备只会销蚀孩子原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宽容是影片要传达的另一重要教育理念。学谦和成才误上贼船,在黑社会大哥胁迫下,去商店偷,结果被“警察”勒索封口费,两人四处借债,也拿出了为买父亲一小时的时间去看他演出而省吃俭用、甚至“偷窃”积累的储蓄,但仍相差甚远。两人情急之下,决定挺而走险,蒙上面具,打劫一过路老太太。在得手之后,两人善良的本性并没泯灭,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两人决定把打劫来的金项链还给老太太。可是,在归还时,路人在得知老太太的遭遇后,纷纷相助,欲抓两人归 案。然而,老太太在警察询问时却说跟警察开了个玩笑,结果因为“谎报”被警察带回警局,她回头笑着说:“没事,我去交代一下就行了”。老太太所表现出来的宽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犯错的孩子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关怀,让他们有机会重新矫正自己的人生路向。
  “抢劫事件”是整部电影叙事的转折点家长和学校开始真正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学谦和父亲冰释前嫌和好如初,JERRY的合理要求也得到了父母的重视,如期而至参加了他的演出。而成才的教训过于惨痛。成才父为救儿子摔成重伤,在弥留之际,向校长和符老师请求给成才继续学习的机会,成才得以重返学校。这一次,校长和符老师采用了赏识教育,根据成才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他参加武术训练班,“任何好的教育方法都不能同样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在一般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同时顾及到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认识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等。采取相应的个别教学措施,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成才不负众望代表国家参加武术比赛,最后获得了散打冠军。成才作为一个“烂苹果”的蜕变历程昭示了赏识教育的成功。所有的孩子都是不能丢的苹果,苹果的好坏除了苹果自身的素质之外,还要负责照看这些苹果的人懂得怎样照看。
  卢梭认为:“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赏识就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之门、通向成功之路的“钥匙”,对于孩子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的发现、重视和培养,注重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电影中所说:“每一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一面拿出来,……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对于孩子而言,你简单的、富有鼓励、赏识意味的几句话、几个字、甚或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已经改变了整个事情,或许你全然不知,已经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其他文献
[摘要] 李安在影片中将东西方伦理形态典型化,以一种难得的视角客观审视两种文化的利弊,并凭借自己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电影中采用双重文化视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伦理,又以东方文化批判西方伦理,将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构建一种个人与家庭同构、和谐的伦理概念。为构建一种理想化、高度和谐完善的文化伦理范式提供了蓝图。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家庭 西方个体本位 自由 责任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和
【作者简介】王海霞,女,河南鹤壁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理论研究。  最近,根据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以其细腻、精致、平淡、含蓄的创作风格,又一次引起影坛内外的瞩目。这部影片延续了导演《山楂树之恋》文革时期爱情的主题,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时期的政治文化气候中,被“误判”的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女被迫分离二十年后重新归来,却发现一直
[摘要] 派拉蒙出品的喜剧《在云端》[Up in the Air)由乔治克鲁尼和薇拉法米嘉两大巨星出演,根据沃尔特科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荣获2009年美国国家评论奖年度最佳影片,导演向人们传达了关于爱的思考,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出发,这部电影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 《在云端》 语言 力量    一、引言:影片内空概述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沃尔特·肯的同名小说,有人看过
[摘要]在追求新、异、奇现代电影价值观的今天,仍然有人在创造视听盛宴的同时苦心追寻着质朴的人性和优美的诗意。陈凯歌就是其中一位,在他崛起成长变化的30年里,东方情愫是他电影中不变的主旋律。他的电影充满着诗意,他力求将完美典雅的摄影镜头、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和内在情感、人性的含蓄表达融为一体,在他泛黄的回忆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境生像外的多样化影像。  [关键词] 诗意电影 陈凯歌 诗意性 意境  d
[摘要] 电视剧《闪婚》、《裸婚时代》等展示了80后一代人的爱恋行为,他们遭遇了和《伤逝》中同样的爱情婚姻困境。但相比于《伤逝》,主体在生存环境面前却有了更强或更自主的应对姿态,表现的情绪整体趋向于自尊、自嘲与怀旧。  [关键词] 《伤逝》 80后婚恋题材 困境 情绪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5  80后婚恋题材的爱恋行为与《伤逝》: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一位深刻影响了好莱坞电影发展的著名导演,他与马丁斯科塞斯和斯皮尔伯格同被列为新好莱坞运动第二梯队的主力干将。他接受过正规的电影艺术教育,加州洛杉矶分校导演系科班出身,深受学院派影响,因而不算是美国导演界的异类。然而,在学院派的理论基础上,他突破好莱坞的经典创作模式,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1]著名作品有《现代启示录》《教父》三部曲和《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等。作为名噪
[摘要]作为艺术,光和影是电影非常重要的元素。《碧罗雪山》中的光和影的处理使影片的生命、情绪、造型和风格得以完整展现。  [关键词]《碧罗雪山》 光影    电影的本质是艺术,无论它的表现有多么真实。  《碧罗雪山》正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原生態的演员表演和全部同期录音的少数民族语言对白,都不能掩盖它是一部很美的艺术片的实质。在这部平实而细腻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电影语言的美,例如“光”。“我们看
《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是许鞍华在“后新浪潮”时代向现实主义回归的代表之作。影片在真实记录的具体影像上消解了宏观背景,情感等软性因素更加突出,无论镜头技巧还是题材内容上的审美都更具有现实性、平民化色彩。同时,在现实主义的表象之下又蕴藏着其一贯秉承的诗意氛围。这种氛围不同于日本式诗意影片整体充斥的浪漫色彩或是如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写意,许鞍华所追寻的,是世俗生活中朴素的平民美学。  一、主题意蕴:平
【作者简介】  朱茂青,女,四川康定人,四川民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厅面上项目:乡土文学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1SB118)之阶段性成果。  2013年中国首部原创彝族微电影《彝剧》以彝剧诞生过程为主线,采用大电影的拍摄方式,实景实录,原生态地展示了彝族民间艺术家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彝剧,是50年代的云南楚雄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具有
[摘要] 台湾导演侯孝贤,缘起于八十年代台湾艺术电影的中坚力量。他的《恋恋风尘》中运用长镜头表现了一种至真至纯的“乡土”情结,始终以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真诚地关注普通个体在社会历史政治变迁中的命运。其独特的对电影美学的解构方式,于朴素平淡中展现出中国古典美学影响下的诗性情怀。  [关键词] 侯孝贤 《恋恋风尘》 长镜头 电影美学 乡土情结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电影创作走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