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新人类”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l0月26日的《中央民族大学周报》第4版《新生入学花絮》里有这样一段: “不知道图像艺术的火焰在多少年轻人心中熊熊燃烧。朱钢就是其中的一位。当他在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系无线电本科学习时就搜集了图像专业招生简章。当时由于经济条件差。他把向往深深埋藏在心底。毕业后他在深圳一家外资照相机公司工作。工作条件优越。待遇也颇不菲。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理想与追求。四年下来,稍有积蓄,第二届图像艺术专业招生的消息传来,他立即辞去了工作,加入到图像研修生的行列。”


  学生公寓 朱 钢摄
  


  被肢解的人体 朱 钢摄
  
  [爱图之心]:这则“花絮”写得够“花”。 但“花心”、“花蕊”并没写出来。实际比这更神。朱钢毕业后并不是一猛子扎到深圳的。他先回杭州一家公司工作,被派往沈阳办事处从事业务。雪白的硬领衬衣,大领结,天天“高脚杯”香槟干红。这在别人羡慕不已,可朱钢却腻味得不行,而且胃也不争气,闹毛病。他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于是才南下深圳当工程师,专搞技术,干得有滋有味。以后才有了北上重返校园一景。而且就这事也不简单。他不当白领、不要高薪,甘当穷学生。明显地属非傻即疯的行径,就连家人也是事先不得而知。
  [新人类]:然而,这究竟是怎样的图像人呢?他不仅不同于前驱、先辈们那种学者型、战士型及插过队的“类人猿”们,甚至,同与他一样也是无线电本科毕业的第一届图像研修生周海,时差只有两三年。也迥不相同,这从周海研修毕业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工业的凝重》个人摄影作品展中可以看出。朱钢是图像“新一族”、“新人类”,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衣着打扮:长长的头发,在脑后扎着大辫。大大的吊兜裤.笔挺的西服只挂床头不穿身上:表现在他的生活方式:欣赏摇滚,崇尚节奏。泡网建站。广交网友,当然追求时尚;表现在创作方式:脑袋时刻都在构思图像、思考问题,身边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都能触发他的灵感,令他浮想联翩;表现在创作工具:一台Canon EOS5,一台OLYMPUS C-1400L,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整天“游荡在数码和银盐之间”的“新人类”,更主要的表现还在于他的审美趣味、思维方式、艺术精神上。
  [没有偶像]:过去,大学生们在听到讲授大师名作时,总是睁大了眼睛。流露出无比钦佩崇敬之情,对先生们讲授的他们总是坚信不移。甚至说一不二。然而,今天,一切都变了。现代的图像人已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着现有的一切.他们已不再是人云亦云了。即使对于张印泉大师的扛鼎之作《力挽狂澜》,问世以来几乎无人提出过异议,朱钢则在他的《每周一评》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主题到表现、从标题到细节都“狂砸”一气,提出了不少质疑。对于曼-瑞这位达达主义摄影始祖,朱钢在研讨会上语出惊人。认为他的一些作品 “应该扔到垃圾堆里去”。朱钢却说自己:“非狂妄之徒,胆敢对前辈不敬”。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他说他“崇尚直觉和灵感”。直觉是他思考的原动力,灵感则是他创作的出发点,所以他才那么“酷”,那么“较真”。


  没有树木的土地 朱 钢摄
  


  无题 朱 钢摄
  
  [关注人类]:入学半年多,在紧张的学业同时,朱钢创作了一批作品。其中除了他自己命名的“概念风光”系列作品外,其余的都表现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如果细加分析,那么可归纳为:一、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忧虑,如《被肢解的人体》、《没有树木的土地》、《无题》等,十分触目惊心,作者在自白中写道:“看着这被砍伐了的酷似人体的断木,心中油然而生恐惧、怜悯和自悲。人类对树木的砍伐和损毁,其实跟杀人一样,都在进行着自我毁灭”。二、对人类生存、生活境况的关注,如《人类生活会是怎样?》、《学生公寓》《正在被挂起的皮衣》、《除非……》、《超级照相机》等,有的是借助动物之眼观察人类,有的在画面留下悬念,有的则篡改了人和物的虚实大小关系,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强烈炽热的现实关怀情感。三、对电脑时代的思考,如《操纵》、《电脑时代Ⅰ》、《电脑时代Ⅱ》等,无不反映着这个时代电脑和人的种种牵连。《操纵》讲述的是在高楼里的玻璃墙前,一个正在操作电脑的男子,被突然从显示屏里伸出的一只大手抓住领带,这种失控僵持的情形令人好奇、联想继而沉思,作者从人类对电脑的发明到今天与电脑的结合一直到今后与电脑的对抗,发出了:“最终是人类控制着电脑,还是电脑操纵了人类?”的惊叹。
  [自由的心态]:“新人类”的图像创作心态极为自由,决不苦兮兮地又流泪又拈须的,也不用别人给他命名提示,全部自出机杼,内心独白,而且由于直觉和灵感使他在极有限的生活范围内仍左右逢源,俯拾即是,毫无局促之感。《被肢解的人体》、《学生公寓》是在去教室的路上发现的,《除非……》是在街头邂逅的,学生宿舍、计算机房,可以说处处有生活、处处有文章。
  [现实与虚拟]:“新人类”成长于信息时代,计算机对他们如同第二个“脑”,第三只“手”,是他们精神和肉体的组成部分,因而“新人类”图像十分开放,实的虚的、真的假的,惚惚恍恍,亦幻亦真,他们都会玩、都爱玩,但对于朱钢来说,更具“个性化”的图像构筑方式是:素材绝对“真”、绝对“实”,合成则绝对“假”、绝对“虚”。他把传统银盐相机和数码相机配合使用,轮流上阵,扬长避短,最后数字化合成处理:扫描,传输,图像处理,计算机即暗房,人脑加电脑,快捷便利,潇洒、干净、利落,难怪“新人类”朱钢高呼“我重新找回了昔日摄影的快乐”。◆


   超级照相机 朱 钢摄
其他文献
风雪人生 广东 陈碧信摄         视觉 江苏 朱汉举摄 U2灯照亮2000年影赛获奖名单 风光类 一等奖 海礁 北京 齐凤臣   二等奖 月下的印象 广东 何棋荣   二等奖 夜色 甘肃 刘克军 三等奖 夜幕
期刊
玛丽·埃伦·马寇(mary Ellen Mark)是美国最著名的纪实摄影家。196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64年又毕业于安纳伯格学院摄影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在为《生活》、《国家地理》和《纽约星期日时代》工作期间,玛丽·埃伦·马寇走遍了世界各地。玛丽的摄影作品内容几乎都是人,有社会名流、明星、吸毒者、妓女、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以及精神病人等等。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曾说过
期刊
现在社会进步了,这种进步不光是表现在物质的进步和思想的活跃,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文化现象冠以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诸如“解构”“后现代”“后封建”“什么什么以降”等等。就象我们通常把阅读叫做“解读”,把看照片叫做“读图”。这当然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思维方法更加缜密了,对于社会文化的思索更加理性化。然而事情的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使用了新的名词而使事情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象我这种以摄影为生的人,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
期刊
现代建筑可谓发展迅速,视线中突然拔起一座高楼在大多数城市中也已是司空见惯了,所以本期“演兵场”的题目就是“现代建筑”。也许很多影友认为现代建筑随处可见,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儿太简单了?大家不妨先看看我们提供的样片,然后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拍摄,在体味和实践之后,或许会感受到这种看似简单的摄影其实并不简单。  《张杨路建筑群》是建筑工程师何惟增使用哈苏ArcBody相机拍摄的,由于合理地运用了ArcBo
期刊
现在,数字化浪潮在各个领域涌起,在摄影行业,数字化概念也几乎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了,传统的商业影楼也在所难免,这一浪潮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呢?面对百姓影像消费的传统影楼又要如何面对呢?这里所要介绍的这个案例,希望会对关心这些问题的人们有所启迪。  地点:北京“浪漫经典”婚纱影楼   案例背景:爱普生公司2000年11月到2001年4月举行了一个EPSON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的试用活动,主要业务为
期刊
▲ 这幅内景照片在拍摄中,运用了沙氏定律,并通过一次成像胶片拍摄后,加用了用于调整色温的柯达CC滤色片。拍摄使用仙娜f1型4×5相机;施耐得90mmF8镜头;捷信三脚架;柯达EPP4×5反转片;光圈F22、速度4秒 。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摄影往往是记录性的。客观、准确地记录建筑物的特征是建筑摄影师的工作宗旨。建筑摄影师在他的摄影中应尽量准确地表达建筑师的创作意图,照片的表现与建筑必须是互相协
期刊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光线从照射方向
期刊
中国自古就有画龙点睛的故事。将它用在人像摄影中再贴切不过了。一张人像摄影作品中,眼神的成功运用将有助于人物感情的表达。人物的丰富情感世界,或喜、或怒、或悲、或迷茫、或陶醉……都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展现出来。同样,在人像摄影作品里,眼神还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人物的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是作品的趣味中心,也就是摄影师要向读者表达的创作意图。因此,眼神表达得好,可以使作品传神,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反之,眼
期刊
在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最初年代,拍摄的对象大多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或者是名伶名妓。普通的平民百姓因为经济制约舍不得花钱去尝试这种从西方传来的怪玩意,或因愚昧担心自己的血被吸去、魂被勾走而不敢去拍照。  当时,一般的儿童照片很少见,除了受迷信与经济影响外,封建的礼教也是造成儿童照片稀少的另一个原因。在旧中国,妇女与儿童的地位很低,拍家庭合影时通常不允许妇女参加(图1)。儿童的地位决不象现在的独生子女被
期刊
民俗是与人类群体共生共存的,但民俗学的诞生却与摄影术的发明在时间上相差不多,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民俗事象主要是靠文字记录下来,成为当代人研究当代社会人群和后人了解前人并研究前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在摄影术发明之后,民俗工作者便增加了一种记录民俗生活的有力手段。比较起文字记录来,摄影能更为真切地记录下与民俗有关的群体生活的足音。在世界摄影史上,美国人萨克斯顿(Sax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