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儿童照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最初年代,拍摄的对象大多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或者是名伶名妓。普通的平民百姓因为经济制约舍不得花钱去尝试这种从西方传来的怪玩意,或因愚昧担心自己的血被吸去、魂被勾走而不敢去拍照。
  当时,一般的儿童照片很少见,除了受迷信与经济影响外,封建的礼教也是造成儿童照片稀少的另一个原因。在旧中国,妇女与儿童的地位很低,拍家庭合影时通常不允许妇女参加(图1)。儿童的地位决不象现在的独生子女被捧为全家的掌上明珠、奉为上帝。那时侯,家庭虽然也把子女当成家族传宗接代的命根,并把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封建的教子方法是极其威严的。未成年子女在家中没有任何地位,不能与大人同坐在一个座位上。会客时没有讲话的权利,甚至不能与大人同桌吃饭。他们必须从小学会侍奉自己的长辈,接受“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事实。在这样的礼教下,想单独留影拍照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只能与长辈合影,站立在长辈两侧,如同卫兵一样(图2、3)。但早期进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与旅行者却不管这一套,只有他们在城镇乡村半纪实地捕捉了一些早期中国儿童的生活(图4、5)
  从这些照片上,很难寻找到少年儿童应具有的天真烂漫。他们经常像一个个木偶或小大人,脸上看不到一丝的微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决不仅仅因为拘束,而与中国的封建教育制度分不开。他们要么从小死背书本,一生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要么从小就要为养家糊口奔忙,过早地背上家庭沉重的负担。所以,“幸福的童年”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从未体会过的。
  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炮火强行打开,他们除了无休止地侵略和掠夺之外,还带来了西方的文化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教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国的儿童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早期的儿童摄影中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成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宝贵财富。◆


  图1:在"多福多寿多男子"的封建礼教下,一般拍家庭合影不许妇女参加,这幅三代人的合影就是一例。


  图2:妇女与儿童合影在清末很常见,这也体现了母子深情,但儿童绝不能与长辈同坐,只能站立在两侧。




  图3:这是一户小知识份子家庭的留影,但也透射出贫寒和艰难。于是,父母把希望留给了未来--自己的后代。   图4:大清国龙的标志,少年象征着龙子龙孙。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和高超的针线手艺,更体现了对子女的爱心。




  图5:这幅照片不仅体现出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意,也表现了贫困家庭的儿童从小就肩负着助家、养家的重任。   图6:祖母与孙儿合影,体现了隔辈亲的心理。传宗接代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孩子们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


  图7:儿童单独留影在清末很少见,在吃西瓜的夏日却穿着如此严实的服装,不仅说明对照相的重视,也说明当时儿童服装的单调。


  图8:十位学生和一位先生,学生的年龄极其悬殊。这是清末私塾常见的景象。从少年的服饰上看,西方文化已向传统的中国文化发起了冲击。
其他文献
四川·米亚罗
期刊
美国摄影家李元去2000年在中国出版了两本风光摄影集,拜读之后,感到其中的确有不少新东西值得体味。但当《大众摄影》要我就几个方面谈谈看法时,又觉无从下手。对一个陌生的外国摄影家,人们多少有些资料就可以说东道西,但那不过是资料传抄。而对于李先生,影友们太熟悉了,他身上究竟有些什么,就得动脑筋去观察,去研究。近二十年来,我注意到他的作品在变,究竟变成什么?怎样变的?又很难说清楚。无可奈何之下,还是说说
期刊
风雪人生 广东 陈碧信摄         视觉 江苏 朱汉举摄 U2灯照亮2000年影赛获奖名单 风光类 一等奖 海礁 北京 齐凤臣   二等奖 月下的印象 广东 何棋荣   二等奖 夜色 甘肃 刘克军 三等奖 夜幕
期刊
玛丽·埃伦·马寇(mary Ellen Mark)是美国最著名的纪实摄影家。196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64年又毕业于安纳伯格学院摄影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在为《生活》、《国家地理》和《纽约星期日时代》工作期间,玛丽·埃伦·马寇走遍了世界各地。玛丽的摄影作品内容几乎都是人,有社会名流、明星、吸毒者、妓女、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以及精神病人等等。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曾说过
期刊
现在社会进步了,这种进步不光是表现在物质的进步和思想的活跃,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文化现象冠以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诸如“解构”“后现代”“后封建”“什么什么以降”等等。就象我们通常把阅读叫做“解读”,把看照片叫做“读图”。这当然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思维方法更加缜密了,对于社会文化的思索更加理性化。然而事情的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使用了新的名词而使事情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象我这种以摄影为生的人,为了跟上时代的进步
期刊
现代建筑可谓发展迅速,视线中突然拔起一座高楼在大多数城市中也已是司空见惯了,所以本期“演兵场”的题目就是“现代建筑”。也许很多影友认为现代建筑随处可见,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儿太简单了?大家不妨先看看我们提供的样片,然后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拍摄,在体味和实践之后,或许会感受到这种看似简单的摄影其实并不简单。  《张杨路建筑群》是建筑工程师何惟增使用哈苏ArcBody相机拍摄的,由于合理地运用了ArcBo
期刊
现在,数字化浪潮在各个领域涌起,在摄影行业,数字化概念也几乎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了,传统的商业影楼也在所难免,这一浪潮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呢?面对百姓影像消费的传统影楼又要如何面对呢?这里所要介绍的这个案例,希望会对关心这些问题的人们有所启迪。  地点:北京“浪漫经典”婚纱影楼   案例背景:爱普生公司2000年11月到2001年4月举行了一个EPSON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的试用活动,主要业务为
期刊
▲ 这幅内景照片在拍摄中,运用了沙氏定律,并通过一次成像胶片拍摄后,加用了用于调整色温的柯达CC滤色片。拍摄使用仙娜f1型4×5相机;施耐得90mmF8镜头;捷信三脚架;柯达EPP4×5反转片;光圈F22、速度4秒 。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摄影往往是记录性的。客观、准确地记录建筑物的特征是建筑摄影师的工作宗旨。建筑摄影师在他的摄影中应尽量准确地表达建筑师的创作意图,照片的表现与建筑必须是互相协
期刊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光线从照射方向
期刊
中国自古就有画龙点睛的故事。将它用在人像摄影中再贴切不过了。一张人像摄影作品中,眼神的成功运用将有助于人物感情的表达。人物的丰富情感世界,或喜、或怒、或悲、或迷茫、或陶醉……都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展现出来。同样,在人像摄影作品里,眼神还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人物的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是作品的趣味中心,也就是摄影师要向读者表达的创作意图。因此,眼神表达得好,可以使作品传神,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反之,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