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创设一定情境、巧妙设计问题、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提高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则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更容易发挥出来。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如教学《周总理借书》时,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文章时,自己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着周总理的伟大,他们的理解是准确而全面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但是,兴趣往往不会持久,需要教师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可以追问一些深化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提出一些有点拨作用,使学生柳暗花明的问题。三是当学生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肯思考问题时,提出有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個角度提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实现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一是学生对总理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难度。一位老师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收集的材料,教学很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再学习其他课文时,就能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还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搞不明白,难点在什哪里,便于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激发求知兴趣的作用等。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哪里质疑,一般来说,学生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有一位教师讲《蝙蝠和雷达》时,学生提出“为何用‘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那它为什么长眼睛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那么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互助解疑,努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
  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因此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一定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一定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一定要难易有别,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更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等。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起着积极引导作用。学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共同活动中,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有一位教师在讲完《麻雀》后进行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伟大的母爱。”话刚说完,有一位男同学马上举手,大声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立刻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总结看起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气氛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亲子之情。
  在这样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顺其自然地发挥出来,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和改变。正在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课堂教学不再呆板和拘谨,变得有生机和活力,发生这样的变化要归功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师非常注重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想尽办法在提高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六项主要任务。一、进一
摘 要: “单元提示”对课文教学有导向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单元提示”。本文以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为例,说明“单元提示”对“教”与“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单元提示 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材中或详或略都有“单元提示”,它是新教材教学思想的很好体现,指明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侧重点,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着力点,避免教学中的盲目
摘 要: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增加信息接收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让生活与语文实现双赢。  关键词: 生活化 语文化 双赢局面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中和屋子里,要让他们
现代租赁是以“融物”代替“融资”的新型信贷方式,是金融资本与商品资本相结合,金融与贸易一体化的一种服务贸易。它有哪些特点,作用如何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现代租赁业,本文试
摘 要: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悄然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可见,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活动丰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却把教材“丢”在一边,一堂课下来,文本的内涵没有得到有效发掘。作者认为这些课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让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没有真正成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它的病原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临床主要症状为喘气、气管啰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其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各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这一方面的初步探究,下面将作简要分析。  一、课堂教学环节增加提问数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法,无论是教学重点的强调还是教学难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体现教改理念,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还要注重课外拓展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使其更好地体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课外阅读课程具有三个方面显著优势:有助于弥补课堂时间与空间不足,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予以突破:一是以读写训练为抓手,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二是以实践调研为抓手,逐步积累生活创作素材;三是以竞赛活动为抓手,营造语文
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就是向未知的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精彩课堂往往源于意外